【第九祖 ·伏驮蜜多尊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开篇引语

不是每一颗种子都会被看见,不是每一位修行者都站在讲坛之上。伏驮蜜多尊者用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佛法,是种在泥土里,悄悄发芽,不为自己结果,只愿后人得食。

📿夜深得如水墨。

小茶堂的灯仍亮着,像一盏明灯照着梦未醒的土地。火盆里新添了几块炭,暖意又重新升起,照在几个小沙弥熟睡的脸上。

慧空今晚似乎特别撑得住,他睁着大眼靠着老和尚的蒲团,低声问:“师父,那……我们今晚讲谁了?”

老和尚看着他:“第九祖,伏驮蜜多。”

“他是不是那个背小孩来拜师的人?”慧远迷糊中也睁了眼,补了一句。

老和尚一笑:“嗯,说来就说到点子上了。你们今晚要听的,就是一场‘孩子引来传灯人’的因缘。”

raw-image

📿 异子难生,法缘自到

“不是神子得法,而是肯背种子的人,传了灯。” 他不是天选之人,却因愿心而被选中承载佛法。
raw-image


“伏驮蜜多是天竺人,出身平凡。”

“但他的儿子不同。”老和尚缓缓地说着,“这孩子在母胎中住了六十年才出生。”

慧广瞪眼:“六十年?!那不是……老太太生孙子?”

众人哄笑,老和尚也忍不住笑了:“所以这孩子出生时就被叫做——‘难生’。”

raw-image

“当时谁都不知道他有何不凡,直到伏驮蜜多带着这个‘老小孩’,去拜见第八祖——婆须密多。”

“祖师一见这孩子,便低声说:‘此子非凡,宿植善根,应得法藏。’”

“于是,他把伏驮蜜多留下,传以衣钵。”

“有意思的是,他并未先传给‘难生’,而是先传给了他的父亲——伏驮蜜多。”

慧空歪着头:“为什么不直接给那个‘老胎儿’啊?”

老和尚抿茶笑道:“因为传法之人,必须先懂‘愿心’与‘承载’。伏驮蜜多虽非神通弟子,却有一颗肯背孩子、愿带种子的心。”

“他不是为了自己修行,而是为了让种子有落地的地方。”

📿 不讲高法,只播种子

“我种的不是菜,是心地。” 佛法若不能生于尘土中,终究是空谈;他用双手种下法的根。
raw-image

“伏驮蜜多尊者得法后,没有急着讲经说法,而是开始种田。”

“他真的拿锄头种田?!”慧空惊道。

“是。”老和尚点头,“他说:‘我得一法种,便要从土中起,教世人知修行不在空谈。’”

“有人笑他是‘耕地僧’,也有人说他‘得法反退’。”

raw-image

“可他笑着说:‘我种的不是菜,是心地。’”

慧远喃喃念:“心地……”

“对。”老和尚望着窗外,“佛法若不能种入凡尘,那再多讲道都只是风声。”

“尊者每日于田边诵经,每月一日才出门布施讲法。”

“他度人不急,一天只讲一句。”

📿 一言度人,万念归一

“佛即是此草。” 伏驮蜜多以最日常的物件,打开众生心中的门,不讲玄理,只示本心。
raw-image

“有一次,一名商人来拜他,请问‘什么是佛?’”

“伏驮蜜多尊者递了他一把草,说:‘看见了吗?佛即是此。’”

商人愣住:“草不是佛。”

尊者说:“汝心中执着分别,佛即远离;若汝见草不起分别,佛即在眼前。”

慧空轻轻抿嘴:“听起来……好像很难懂。”

“难是因为你还在找‘神奇的答案’。”老和尚拍拍他肩膀,“佛法不是解谜游戏,而是放下游戏的心。”

“尊者度人,不是讲‘空’,而是用凡物、平语、静坐,令人在‘生活中见法’。”

📿 传法遗偈:守愿不说,愿自有光

“语皆为愿,愿不为己。” 临终前他将心愿留于稻田间,不求名,不立碑,只愿后人不荒此地。
raw-image

“伏驮蜜多晚年,唤弟子近前,指着远方田地,说:‘我一生种此,未求果熟,只愿来人,能不荒田。’”

“他写下偈语——”

“‘我本无语,语皆为愿;
愿不为己,但为后人。’”

“说完,当夜安坐不动,圆寂如睡。”

“塔建于田中,不立石碑,仅插一稻草,以记法缘。”

“至今,那处田地被称为‘法耕园’。”

📿 佛法,是一种“悄悄种下”的智慧

“愿你比我更近佛。” 他以此为愿,终其一生,不为成就自己,只为耕心利他。

老和尚合上念珠,望向茶盏中还未冷尽的水。

“你们以后若问:佛法到底是什么?”

“那你们就想起伏驮蜜多。”

“他是那个不显耀、不争名,只愿把心法化为种子、埋在土里的修行人。”

“别人开花,他不嫉妒;别人摘果,他不求认。他心中只有一句话——‘愿你比我更近佛。’”

慧远轻声说:“他是不是很像我爷爷种树那样?”

老和尚一笑:“比你爷爷还更静一点。”

“你爷爷还会骂草长慢,他连草不长,都只说:‘它还在听法呢。’”

📿 灯虽微,愿火长明

老和尚起身,把茶盏端去灶边清洗。

夜静得只能听见茶水入碗的声音。

raw-image

小沙弥们一一安静入睡,只剩窗外的月亮,仿佛也靠在屋檐听完了这一夜的故事。

老和尚轻轻念出一句偈:

“种子虽细,法力无边。

愿心若续,佛火常燃。”

他看了看炉火,又看了看几个少年熟睡的面容,低声说:

“下一位……便是那六十年等来的孩子——难生,也就是第十祖:胁尊者。”

🪷 佛法关键词导读

🍀法种:象征佛法的本体,如种子,虽微小却蕴藏无边智慧。

🍀心地:佛教常言“修心即耕地”,心如田,法如种,需勤修持。

🍀不争光者传光:真正承载法灯者,并不执著自身光亮,而愿他人得照。

🍀耕地僧:以种地喻修行,象征佛法需落地生根,非仅空谈理论。

🍀愿语:言语中皆藏愿力,不为显扬,只愿利益后人。

🌿 转念句·行住坐卧中修

🚶 行 · 在忙碌与重复中感到乏味

❓我是否在做一件“看不见成果”的事?

🎋若这是在为未来种下一颗善念,那结果不急于我见证。

🪑 坐 · 坐不住时思绪纷乱

❓我为何坐着?是为了得智慧,还是为了显出“我在修”?

🎋伏驮蜜多说:愿不为己,坐也无我。

🛏️ 卧 · 夜深失眠,思及未来无望

❓即使没人理解我的苦,我愿不愿继续种下希望?

🎋就算今夜黑暗,愿心是灯,我可为明日的人照路。

🧍 立 · 被忽视时感到委屈

❓他人受光而我被忘,是否让我不甘?

🎋我若是真修行人,愿你得光胜于我得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灯照散文集 · 静听法灯
1會員
20內容數
**欢迎来到 【佛缘禅事】散文总目录** 愿这些散文成为你修行路上的微光。 在行住坐卧中能观照自心。 愿你在这些佛法散文中, 抚慰,疗愈,心灵深处的自已。
2025/07/01
☁️ 开篇引语: “修行,从来不是脱离生活,而是深深活在每一刻里。就如那不语的槐树,每年花开,不争春,也不言法,却是最深的示现。” 🪷 第一段 【法不在语 · 风中有道】 “若心中执著于‘说’,法就不是法。” 阳光透过榆树的叶缝,洒在小镇茶铺斑驳的石桌上。正是春末,空气中弥漫着老槐花的清甜
Thumbnail
2025/07/01
☁️ 开篇引语: “修行,从来不是脱离生活,而是深深活在每一刻里。就如那不语的槐树,每年花开,不争春,也不言法,却是最深的示现。” 🪷 第一段 【法不在语 · 风中有道】 “若心中执著于‘说’,法就不是法。” 阳光透过榆树的叶缝,洒在小镇茶铺斑驳的石桌上。正是春末,空气中弥漫着老槐花的清甜
Thumbnail
2025/07/01
☁️ 开篇引语 我们常说“修行”,却忘了最该被修的,是这一刻的自己。 当夜已深、梦未醒,当茶已凉、心仍热, 你是否愿意回头看一眼—— 谁在看茶?谁在动心?谁又在执着那个“我”? 修行,不在庙里,不在远方,就在这茶凉之前。 📜 一 · “佛法,是你活的那一刻觉知。” 茶馆里没有说教,只
Thumbnail
2025/07/01
☁️ 开篇引语 我们常说“修行”,却忘了最该被修的,是这一刻的自己。 当夜已深、梦未醒,当茶已凉、心仍热, 你是否愿意回头看一眼—— 谁在看茶?谁在动心?谁又在执着那个“我”? 修行,不在庙里,不在远方,就在这茶凉之前。 📜 一 · “佛法,是你活的那一刻觉知。” 茶馆里没有说教,只
Thumbnail
2025/06/30
☁️ 开篇引语 在世间的顶层放下“我是谁”,在修行的最底处看见“心是空”。跋陀尊者用一钵一袍走千城,不讲权贵、只讲空性。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佛法,不在言说,而在放下身份后的自由。 火已低,灯微黄,小茶堂宛如一间漂浮在时间之外的禅室。 📿几个小沙弥靠在蒲团边, 盖着旧布被,暖暖的,恍如梦中听
Thumbnail
2025/06/30
☁️ 开篇引语 在世间的顶层放下“我是谁”,在修行的最底处看见“心是空”。跋陀尊者用一钵一袍走千城,不讲权贵、只讲空性。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佛法,不在言说,而在放下身份后的自由。 火已低,灯微黄,小茶堂宛如一间漂浮在时间之外的禅室。 📿几个小沙弥靠在蒲团边, 盖着旧布被,暖暖的,恍如梦中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0803 寫在< 普巴金剛佛 >布施供養迴向之後 那年,本尊練習完成後的某天夜裡,在山上的鐵皮屋,接受大善知識的指導。 他說:你應該開始學習「不空成就佛」的法門了。 我:啊?不空成就佛?為何? 大善知識依著往常的習慣,吸了一口煙,沒有任何回答,只是看著我,淡淡笑了一
Thumbnail
20240803 寫在< 普巴金剛佛 >布施供養迴向之後 那年,本尊練習完成後的某天夜裡,在山上的鐵皮屋,接受大善知識的指導。 他說:你應該開始學習「不空成就佛」的法門了。 我:啊?不空成就佛?為何? 大善知識依著往常的習慣,吸了一口煙,沒有任何回答,只是看著我,淡淡笑了一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第九拜 禮佛現光《拜文》【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無不照見,如黃金山,出於海面,其中萬物,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有無數聲聞菩薩恭敬圍繞,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第九拜 禮佛現光《拜文》【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無不照見,如黃金山,出於海面,其中萬物,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有無數聲聞菩薩恭敬圍繞,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春雨空花散,秋霜碩果低。牽枝出纖素,隔葉捲柔荑。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色現黃金界,香分白麝臍。願從靈運後,接引證菩提。」——明代朱多炡五言排律〈佛手柑〉
Thumbnail
「春雨空花散,秋霜碩果低。牽枝出纖素,隔葉捲柔荑。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色現黃金界,香分白麝臍。願從靈運後,接引證菩提。」——明代朱多炡五言排律〈佛手柑〉
Thumbnail
在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內,有一藤蔓上長出鮮紅紡錘形果實,上面點綴著白色小花、與闊心形的葉片相襯...
Thumbnail
在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內,有一藤蔓上長出鮮紅紡錘形果實,上面點綴著白色小花、與闊心形的葉片相襯...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晦暗的世界,唯有佛日慈悲才能增輝;矇矓的人心,唯有法燈智慧才能照亮。
Thumbnail
晦暗的世界,唯有佛日慈悲才能增輝;矇矓的人心,唯有法燈智慧才能照亮。
Thumbnail
這幾天,我的心裏樂開了花,原本潮溼的空氣,嗅起來都是香甜的。這會兒在菩提樹下,我把腿子一盤,腦子裏想到的都是前二天佛陀對我的讚歎 。
Thumbnail
這幾天,我的心裏樂開了花,原本潮溼的空氣,嗅起來都是香甜的。這會兒在菩提樹下,我把腿子一盤,腦子裏想到的都是前二天佛陀對我的讚歎 。
Thumbnail
初春,祇園裏百花盛開,美不盛收,但我一點欣賞的心思都沒有,昨天佛陀講完《金剛經》,就說過二天「可能」會口試,天啊!我有聽但沒太懂,最怕怕考試,正愁著,就遇到在苦楝樹下打坐的舍利弗,真是天助我也。
Thumbnail
初春,祇園裏百花盛開,美不盛收,但我一點欣賞的心思都沒有,昨天佛陀講完《金剛經》,就說過二天「可能」會口試,天啊!我有聽但沒太懂,最怕怕考試,正愁著,就遇到在苦楝樹下打坐的舍利弗,真是天助我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