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祖 · 跋陀尊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开篇引语

在世间的顶层放下“我是谁”,在修行的最底处看见“心是空”。跋陀尊者用一钵一袍走千城,不讲权贵、只讲空性。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佛法,不在言说,而在放下身份后的自由。

火已低,灯微黄,小茶堂宛如一间漂浮在时间之外的禅室。

📿几个小沙弥靠在蒲团边,

盖着旧布被,暖暖的,恍如梦中听法。老和尚换了一盏清茶,靠着窗边坐下,望着月光照在地板上的影子,缓缓开口:

“今晚我们讲的是——第七祖,跋陀尊者。”

“跋陀……”慧空翻了个身,声音像猫打哈欠,“听起来像……霸道。”

老和尚笑了:“他确实曾是霸道的贵族——后来却成了最谦和的禅者。”

raw-image

📿 婆罗门贵子,转身问道

“神若慈悲,为何不施米于饥人?” 跋陀尊者质问出身背后的虚伪荣光,开启“真道”的人生旅程。
raw-image

“跋陀出身贵族,家中富贵无数,是摩伽陀国的大婆罗门族系。”

“你们知道婆罗门是什么吗?”老和尚看向慧广。

“是印度的……最上层的教士阶级?”慧广小声说。

“不错。”老和尚点头,“那时候婆罗门人都以祭祀天地、自认为‘神之血脉’为荣,不屑佛弟子。”

raw-image

“但跋陀从小心中有疑。他看见父亲日日祭天祈福,却见国中贫苦无数。他问父亲:‘神若慈悲,为何不施米于饥人?’”

“他父亲斥他‘妄言’。而他却从此开始思索人生之‘真道’。”

📿 舍位修行,拜弥遮迦为师

“此钵,不是为乞,而是为空。” 他以放下为悟,以空性为归,成为法脉的真正继承者。
raw-image

“二十五岁时,跋陀偷偷离家,改衣换装,一人步行千里,只为寻见当时的祖师——弥遮迦。”

“当他终于见到祖师,跪地请求出家。祖师不言,只递他一只破钵。”

“跋陀一愣,说:‘您要我行乞?’”

祖师摇头:“此钵,不是为乞,而是为空。”

“他顿悟,收下钵,跪而不语三日。祖师笑道:‘此子,识得一分空,日后可担法门。’”

“后来,祖师将法印传于跋陀。”

慧远眨眨眼:“那他传的是什么?”

老和尚轻声说:“传的,是一种‘敢放下’,也‘真不执’的力量。”

📿 一钵一袍,行化千城

“心若未明,王亦囚;心若已净,乞者亦王。” 他的教法,不在权势之上,而在人心之中。

“跋陀尊者得法后,便行脚四方。”

raw-image

“他常以一钵一袍入人间。有一回,他至一座王城,国王得知是婆罗门之后,亲自迎接,请他入宫。”

“跋陀说:‘我今非贵种,只愿讲一句话。’”

“王说:‘讲吧。’”

“跋陀说:‘心若未明,王亦囚;心若已净,乞者亦王。’”

“那王听后,默然无语,退位七日,请跋陀住城讲法。”

慧空摸摸自己的衣角:“所以他真的把‘出身’全忘了吗?”

老和尚点头:“他不是忘了,而是放下了。”

“跋陀常说:‘我非佛种,亦非神种,我是空种。’”

“佛弟子皆从空来,不带来,不带走。”

📿 传法之刻:无位之尊

“身如瓦器,心似虚空。” 法不挑人,人挑法。以身教法、以破执为传。
raw-image

“跋陀晚年,弟子问:‘师父,您本是贵人,为何终日住破庵?’”

“他答:‘贵贱在心不在屋,法灯在行不在言。’”

“弟子又问:‘您将把法传给谁?’”

“跋陀笑道:‘法不挑人,人挑法。’”

“后来他将衣钵交予弟子——婆须密多尊者,即第八祖,并说了偈语:”

“‘身如瓦器,心似虚空。瓦坏不碍空,身灭不碍道。’”

“说完,当夜安坐圆寂。”

“第二天清晨,弟子入室,见他面含微笑,身旁只留一钵一袍。”

raw-image

“我非佛种,亦非神种,我是空种。” 放下身份,才盛得下佛法的浩瀚与慈悲。

老和尚喝完最后一口茶,说:

“跋陀这一生教会我们什么?”

“不是如何布道,不是讲了多少经,而是——你是否放下了‘我是谁’这回事。”

“你们记得他那句话吗?”

“‘我非佛种,亦非神种,我是空种。’”

“你是空的,才盛得下万法。”

📿 佛法,是不把“我是谁”带去讲

“我非佛种,亦非神种,我是空种。” 放下身份,才盛得下佛法的浩瀚与慈悲。

老和尚喝完最后一口茶,说:

“跋陀这一生教会我们什么?”

“不是如何布道,不是讲了多少经,而是——你是否放下了‘我是谁’这回事。”

“你们记得他那句话吗?”

“‘我非佛种,亦非神种,我是空种。’”

“你是空的,才盛得下万法。”

📿 灯火之中,照出真我

慧远望着桌上的茶杯,小声说:“我觉得……跋陀尊者,好像很自在。”

“他自在,是因为他不再需要任何人来定义他。”

老和尚摸摸他的头:“这就对了。”

“真正的佛法,不是在‘你知道你是谁’,而是——你终于不再介意你是谁。”

窗外月华如水,院中的竹影恍如幻化的僧影,一盏灯火照着茶堂,也照着他们脸上微微的笑。

raw-image

“好了,今夜讲到这里。明晚——我们一起去见那位愿藏心海、甘为舟筏的祖师——第八祖,婆须密多。”

🪷 佛法关键词导读

🍀空种:放下“我是谁”的执著,回归一切皆空的真相,才能容纳万法、布施无碍。

🍀无位之尊:不依身份,不执地位,不以名号为贵,而以愿行为道。

🍀一钵一袍:象征舍弃外在,简行修道,法在简朴之中不减光辉。

🍀敢放下:真正的智慧,是敢于放下世俗的荣耀,走入无我的境地。

🍀不执传承:跋陀尊者教导我们,佛法非血脉承袭,而是愿心与领悟的相应。

🌿 转念句·行住坐卧中修

🚶 行 · 当我匆忙赶路时

  • 我是在奔向成就,还是逃避空性?

🪑 坐 · 当我执念安稳时

  • 这安稳是真安,还是执着所营造的假象?

🛏️ 卧 · 当我沉入疲惫时

  • 我累的是身体,还是“必须是谁”的假我?

🧍 立 · 当我被称呼定义时

  • 若失去称号,我是否依然知道如何安住于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灯照 · 静听法灯
1會員
44內容數
**欢迎来到 【佛缘禅事】散文总目录** 愿这些散文成为你修行路上的微光。 在行住坐卧中能观照自心。
灯照 · 静听法灯的其他內容
2025/06/30
☁️ 开篇引语 他不言不语,却照见人心。 弥遮迦尊者,一位以“安静”为法门的祖师,他教人无言度心、静中化人。 真正的佛法,不一定说出来,但一定能让人——安静下来。 📿夜风渐止,院外的竹影安静下来。 茶炉已熄,老和尚用炭灰把余热封住,只留一盏旧铜灯在案上,灯火轻跳。他坐回蒲团上,环顾一圈—
Thumbnail
2025/06/30
☁️ 开篇引语 他不言不语,却照见人心。 弥遮迦尊者,一位以“安静”为法门的祖师,他教人无言度心、静中化人。 真正的佛法,不一定说出来,但一定能让人——安静下来。 📿夜风渐止,院外的竹影安静下来。 茶炉已熄,老和尚用炭灰把余热封住,只留一盏旧铜灯在案上,灯火轻跳。他坐回蒲团上,环顾一圈—
Thumbnail
2025/06/30
☁️ 开篇引语 “智慧照耀天地,愿心超越一切。” 提多迦尊者未以言语胜人,而以愿心照世。他教我们,佛法不是说得多,而是执念少;不是藏于经书,而是化在愿行。一句“愿化千灯”,成就他圆满的修行,也点燃我们心中那盏未灭的光。 📿 茶快凉了,但老和尚还没讲完。 慧远不知什么时候披上了厚袍子,手里还
Thumbnail
2025/06/30
☁️ 开篇引语 “智慧照耀天地,愿心超越一切。” 提多迦尊者未以言语胜人,而以愿心照世。他教我们,佛法不是说得多,而是执念少;不是藏于经书,而是化在愿行。一句“愿化千灯”,成就他圆满的修行,也点燃我们心中那盏未灭的光。 📿 茶快凉了,但老和尚还没讲完。 慧远不知什么时候披上了厚袍子,手里还
Thumbnail
2025/06/30
☁️ 开篇引语 在夜色与茶香中,祖师的故事如火光缓缓照亮。优波鞠多,一位“能见心者”,不靠咒术、不斗妖魔,却能以定力解缚,以慈悲度人。他用一念清净,转化世间最深的黑暗。 📿夜色越深,茶香越浓。 院外微风徐来,吹动窗前竹影。老和尚在灯下小心翻了一页旧书页,重新斟了一壶茶。几个小沙弥已经窝在角落
Thumbnail
2025/06/30
☁️ 开篇引语 在夜色与茶香中,祖师的故事如火光缓缓照亮。优波鞠多,一位“能见心者”,不靠咒术、不斗妖魔,却能以定力解缚,以慈悲度人。他用一念清净,转化世间最深的黑暗。 📿夜色越深,茶香越浓。 院外微风徐来,吹动窗前竹影。老和尚在灯下小心翻了一页旧书页,重新斟了一壶茶。几个小沙弥已经窝在角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八大人覺經敘述了佛教八個菩薩大人的如教修行的經典,內容討論了生滅變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等觀念。
Thumbnail
八大人覺經敘述了佛教八個菩薩大人的如教修行的經典,內容討論了生滅變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等觀念。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