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7祖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25~27祖):三盏法灯,辉映传承深远之路。

第25祖~婆舍斯多尊者,志存高远,不落言诠,以一颗赤诚之心示现法门之妙,广弘佛法,点亮无量众生的慧灯;
第26祖~不如密多尊者,性格沉稳,不因顺逆而动摇,能以静谧之心观照一切因果,启示弟子于无声处听见真如之音;
第27祖~般若多罗尊者,慧深如海,悲广无边,善以方便为桥,广施无碍法雨,令众生得以破执成智。

他们以各自殊胜之德与深厚愿力接续法脉,让我们在夜色中听见法音流转,照亮你我修行前行之径 🕯️💛

【第二十五祖 · 不如密多尊者】

夜雨落在瓦上,发出“滴答”声,一下下如念珠落地。

小沙弥们窝在茶堂角落,听得正静。

老和尚摸摸火盆边的茶罐,慢声说道:

“今天讲的,是不如密多祖师。他啊,是个最奇特的祖师。”

慧远眼睛一亮:“是会变法术吗?隐身?飞檐走壁?”

老和尚笑着摇头:“不。他只会一件事——把自己变成‘不如人’。”

📿 假装愚人,为了接近众生

“他是婆舍斯多尊者的弟子,自幼聪慧,学识渊博。”

“可他一生都装傻,行事笨拙,说话迟钝。”

“甚至有时别人欺负他、骂他,他也不辩解。”

“有人问:‘你明明是高僧,何必装傻?’”

“他说:‘若我要你听佛法,先得让你不怕我。’”

“他一生以‘愚人’示现,不住寺庙,常住于最喧闹的市集、最混乱的边城。”

raw-image

慧空皱眉:“那别人不会把他当疯子吗?”

老和尚点点头:“是啊,但他从不怕被误会,只怕不能度人。”

📿 被打也不怒,是傻?是慈悲?

“有一次,一个酒醉的屠户见他衣衫破旧,说:‘你这穷光蛋也配谈佛?’”

raw-image

“他吐了他一脸酒,推他倒地。”

“不如密多起身,拍拍身子,什么也没说,只默默捡起屠户摔坏的刀。”

“第二天,屠户酒醒,惭愧不已,向他磕头:‘你没骂我一句,反倒拾我之物。你是人是佛?’”

“不如密多笑着说:‘我只是不如你。你能伤我,我不能伤你。’”

“屠户当场落泪,从此断屠为僧。”

慧广低声说:“这……这不是懦弱吗?”

老和尚温柔地看着他:“若你真有力量,却愿选择忍,那才叫慈悲。”

📿 度众生不是高声呼喊,是低头陪伴

“他常在人最苦的地方行走,遇乞丐就陪他们睡街边,遇孤儿就一边做工一边教他们念佛。”

“有一次,他背着病人走了十里山路,自己却发高烧。”

raw-image

“弟子问他:‘您为何不留在庙中清修?’”

“不如密多说:‘庙若空无众生,是石头堆;我若不能与人同苦,是空皮囊。’”

📿 传法偈语 · 愚中有慧,低中有光

“当他将法衣交给第二十六祖般若多罗尊者时,众弟子都惊讶:‘这位沉默寡言的师兄,是法嗣?’”

“他只留下了一偈:”

“我不如你,是为你安心;
我愿为愚,是为你放下戒心;
佛在高处,不渡众;
佛在卑下,才走得进人心。
愿你今后,不急于高讲,
只肯低身同行。”

📿 佛法,不是证明你“懂了”,是愿意“陪人”

老和尚收回目光,看着一脸沉思的小沙弥们。

“很多人修行,是为了有朝一日‘了悟’,站在讲台上说‘我懂了’。”

“但不如密多祖师说:‘我装作不懂,只为了你愿靠近我。’”

慧远低头:“那……有时候我不小心讲了很多佛理,是不是其实有点‘我懂’的心?”

老和尚拍拍他:“讲不是错,但你要问讲的动机——是显你‘会’,还是愿他‘听得进’?”

📿 佛若肯装傻,我们敢不低头吗?

风轻轻吹进茶堂,小沙弥们裹紧袍子,却一个都不打瞌睡。

老和尚合掌,低声念偈:

“佛不在说得多,
佛在你不说时,愿意陪人走。
我若不如你,
只是愿你最终,信佛也信自己。”

“好了,第二十五祖讲完了。”

“明晚,我们讲第二十六祖——般若多罗尊者。”

“他将一部大乘般若智慧,化为一句最简单的顿悟之语。”

他不是高谈智慧的人,却让许多人在一句看似平常的话中,忽然顿悟;不是因为他说得深,而是他说得“简”。

【 第二十六祖 · 般若多罗尊者】

夜深时分,茶堂里静极了。

只有火盆中的炭“咔”的一声,发出短促的裂响。

慧广低声说:“老和尚,‘般若’是智慧对吧?可我越读‘般若经’,越觉得不懂。”

老和尚笑了:“不懂才是正常。若你读了就说‘我懂’,那才是糊涂。”

他放下茶杯,悠悠说道:

“般若多罗祖师,就是一位不拿‘智慧’吓人的祖师。”

“他讲‘般若’,但讲得像在聊天;他说‘空’,却说得像在喂饭。”

📿 不离世间,而说最深智慧

“般若多罗生于南印度,自幼便通诸教义理。”

“但他有个习惯——不爱争,不爱讲,常说:‘我怕我讲得太好,别人就以为讲得好就是懂。’”

“于是他行脚各地,化身布衣,说法不着名相。”

“有人问他:‘什么是般若?’”

“他不答,只递给对方一颗蜜枣。”

那人嚼了几下,突然笑了:“我懂了。”

慧空惊讶:“这也行?!”

老和尚点点头:“般若,不在嘴上。在你心里‘甜’了一下,那才是。”

📿 一念回光,即是见性

“有一次,一位学者找他辩法,说:‘我已读百卷《大般若经》,为何仍苦?’”

“般若多罗笑问:‘你读经时,是想明理,还是想变厉害?’”

“学者一怔。”

“祖师又问:‘你一边读,一边批评别人不懂,是吧?’”

“学者低头不语。”

raw-image

“祖师轻声说:‘般若,是照自己,不是照人。你若真照见了自己,哪有空骂人?’”

慧远若有所思:“原来‘照见’是照回自己,不是用来照别人的短处。”

老和尚点头:“对。般若,不是拿来‘比高低’,而是拿来‘照见无我’。”

📿 传法于东土,为灯传心

“般若多罗祖师晚年东行,来到了中土。”

“彼时众僧敬他学识,却听不懂他所说的‘无言之教’。”

“他常说:‘若你不弃文字,不破我执,你永远只是‘懂佛’,却成不了佛。’”

“在中土,他遇见了一位木匠出身的青年——达摩。”

“他看了青年一眼,只说:‘你的眼里有火,心中有空,可成大器。’”

“便将法衣传之,立为第二十七祖。”

📿 传法偈语 ·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传法时,祖师只说一偈:

“若言般若在文字,则学者皆应成佛;
若悟无字真经,一句不说便是灯。
你若见性,不必再说‘我见’。”

“说完此句,他即寂然无言,安住而坐,终不再言说。”

📿 佛法不需你会说,只需你真懂

老和尚环顾一圈,看到几双眼睛已经泛红。

他温柔地说:

“般若多罗祖师,把深不可测的般若智慧,用最平凡的方式传下。”

“他告诉我们:你不需要‘说出佛法’,你只要‘活出佛法’。”

“你不必能讲《金刚经》,你只要在别人打你的时候,能生起一念慈悲。”

慧广轻声说:“那我以后遇到人顶嘴,我可以……不说‘你错了’,而是照照自己生气的心?”

老和尚点点头:“那一照,你就入了般若门。”

📿 火光不语,佛灯自明

夜色温柔,火盆如初,小沙弥们的呼吸和心念一样安稳。

老和尚缓缓念偈:

“般若不在经卷中,

般若在你低头时,愿意让人先走一步;

你一念慈悲,胜过万卷解说。”

“好了,第二十六祖讲完了。”

“明晚,我们讲那位从南印度横渡大海、来到中国少林、壁观九年、敲开东土心门的——第二十七祖,达摩祖师。”

但他真正的故事,不是“神通”,而是“沉默”;不是“震撼”,而是“定静”。

【第二十七祖 · 菩提达摩尊者】

那晚,山风吹过松林,空气清冷,茶堂里却是暖烘烘的。

老和尚点燃一枝沉香,火星如豆,一瞬间,香气静静弥漫。

“今晚说的,是达摩祖师。他从西天而来,只为找一个‘心’能承载佛法的人。”

慧空抬头:“就是那个‘面壁九年’的祖师,对吗?他是不是因为太凶,没人敢理?”

老和尚笑了笑:“他不是凶,而是深沉。他一句话,像把人整颗心翻了个面。”

📿 渡海东来,只为传心

“达摩是南印度香至王第三子,自小精通内外经典,法眼炯炯。”

“般若多罗祖师见他时,只说了六个字:‘你可堪传此法?’”

“达摩不言,只合掌垂目,顿首三拜。”

“祖师微笑道:‘你不说话,我已知你心中有山。’”

“于是,他踏上海路,只带一枝芦苇、一颗信心,漂洋过海,来到中土。”

raw-image

慧远嘀咕:“真的能踩芦苇过海?”

老和尚喝了口茶:“你若心定如山,一草一叶皆可为舟。”

📿 九年面壁,只等一个回音

“他来到少林,不言不语,面壁打坐九年。”

“有人嘲笑,有人驱赶,有人试图与他争辩——他都不动。”

“有人问他:‘你不传法,只坐干嘛?’”

“他答:‘我不传“言语”的法,只等一颗“会听”的心。’”

raw-image


“九年后,神光比丘斩断自己左臂,跪于雪中,请求得法。”

“达摩问:‘你求什么?’”

“神光说:‘求祖师安心。’”

“达摩回道:‘你心安否?’”

“神光沉思许久,忽然合掌叩首:‘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点头:‘我已将心安与你。’”

📿 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这便是禅宗第一代祖师的‘传心印心’。”

“达摩留下四句话,被称为禅宗的宗旨:”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他不讲经,不写论,只看你有没有一颗愿照见自己的心。”

慧广睁大眼:“那我们还要读经书吗?”

老和尚温声说:“你可以读经,但读到某一刻,要回头看看——那本‘无字经’,你自己心里有没有翻开。”

📿 传法偈语 · 心即是佛

“达摩将衣钵传给慧可时,留下一偈:”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若识心本性,生死何足惊?”

“说完偈语,他合掌坐化。无人知他葬于何处。”

raw-image

“后有使者见他背鞋西归,回朝问起,掘墓果然空空。”

“只留下一只鞋,和千古的‘一心传灯’。”

📿 真正的修行,是你敢不敢直视自己

老和尚看向小沙弥们的眼睛:

“达摩祖师的‘壁观’,其实是在观自己那颗躁动、贪求、害怕的心。”

“他不靠神通,不靠鼓舞人心的大道理。”

“他只是静静坐着,让你看见自己的不安、自己的虚妄、自己的执着。”

慧空问:“老和尚,我是不是也可以‘壁观’?只是坐着,看着墙?”

老和尚笑了:“可以。但最重要的‘墙’,是你心里那面挡住自己的墙——你敢不敢,坐下来,看着它不动?”

📿 静夜之中,祖灯未灭

风息了,香烟轻轻绕过佛像,像是时间的指尖,轻抚众生额头。

老和尚双手合掌,缓缓念出一偈:

“心若不动,风亦不动;灯若不灭,夜亦不黑。
我渡海来,只为此灯;你愿不愿,让它也在你心中点起?”

“好了,第二十七祖讲完了。”

“我们就要讲讲中国禅宗的正式展开,从慧可到六祖慧能,每一位都让佛法在中土开花结果。”

这便是《老和尚讲祖师的故事 · 第一至二十七祖》

✅ 完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灯照 · 静听法灯
1會員
44內容數
**欢迎来到 【佛缘禅事】散文总目录** 愿这些散文成为你修行路上的微光。 在行住坐卧中能观照自心。
灯照 · 静听法灯的其他內容
2025/07/09
本文為老和尚祖師夜話系列文章,介紹了第二十二祖至第二十四祖——鶴勒那尊者、師子尊者和婆舍斯多尊者,講述他們獨特的修行體悟和傳法方式。鶴勒那尊者主張「無為」的修行,以日常行為示現佛法;師子尊者則勇猛護法,捨身燃燈,堅定佛法正道;婆舍斯多尊者則深入民間,以溫柔慈悲之心接引眾生。
Thumbnail
2025/07/09
本文為老和尚祖師夜話系列文章,介紹了第二十二祖至第二十四祖——鶴勒那尊者、師子尊者和婆舍斯多尊者,講述他們獨特的修行體悟和傳法方式。鶴勒那尊者主張「無為」的修行,以日常行為示現佛法;師子尊者則勇猛護法,捨身燃燈,堅定佛法正道;婆舍斯多尊者則深入民間,以溫柔慈悲之心接引眾生。
Thumbnail
2025/07/08
🌤️你问佛性多远?我说,就在你不发火的时候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明明只是想安安静静喝杯茶,结果电话响了、外卖迟了、同事来信息说「报告还没交」,孩子还在客厅喊「WiFi怎么又断了」。 你手里握着的是杯清茶,心里却起了火山。 就在这时,你可能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佛性到底长什么样?”
Thumbnail
2025/07/08
🌤️你问佛性多远?我说,就在你不发火的时候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明明只是想安安静静喝杯茶,结果电话响了、外卖迟了、同事来信息说「报告还没交」,孩子还在客厅喊「WiFi怎么又断了」。 你手里握着的是杯清茶,心里却起了火山。 就在这时,你可能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佛性到底长什么样?”
Thumbnail
2025/07/08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19~21祖):三盏法灯,辉映千年传承之途。 第19祖~鸠摩罗多尊者,身怀广愿,善以方便度化人心,深知众生根性不同,以无碍智力施教,处处都是接引; 第20祖~阇夜多尊者,心怀赤诚,不舍一念一尘,以平常心示现深法,带领弟子在平淡中觉醒,开显自性之光; 第21祖~婆修盘头尊者
Thumbnail
2025/07/08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19~21祖):三盏法灯,辉映千年传承之途。 第19祖~鸠摩罗多尊者,身怀广愿,善以方便度化人心,深知众生根性不同,以无碍智力施教,处处都是接引; 第20祖~阇夜多尊者,心怀赤诚,不舍一念一尘,以平常心示现深法,带领弟子在平淡中觉醒,开显自性之光; 第21祖~婆修盘头尊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第七地的菩薩:不應著二十法,應具足二十法 不著:我、眾生、壽命、眾數及知者見者、斷見、常見、取相、作因見、名色、五眾、十八界、十二入、三界、著心、作願、作依止、依佛見、依法見、依僧見、依戒見。 具足:空、無相證、知無作、慈悲智、不念一切眾生、一切法等觀、知諸法實相、無生忍、無生智、說諸法一相、破
Thumbnail
第七地的菩薩:不應著二十法,應具足二十法 不著:我、眾生、壽命、眾數及知者見者、斷見、常見、取相、作因見、名色、五眾、十八界、十二入、三界、著心、作願、作依止、依佛見、依法見、依僧見、依戒見。 具足:空、無相證、知無作、慈悲智、不念一切眾生、一切法等觀、知諸法實相、無生忍、無生智、說諸法一相、破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又在做啥? 風緩緩,月滿滿,所愛在人間 歲千千,年萬萬,有祂亦心安 傳說很久以前某一處有一神仙... 你可知今日是什麼黃道好吉日? 快別偷懶了!跟著師妹去找觀音 今日是祂的出家日,祈福消厄障 有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不正是有所謂:我見你是佛,你見我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又在做啥? 風緩緩,月滿滿,所愛在人間 歲千千,年萬萬,有祂亦心安 傳說很久以前某一處有一神仙... 你可知今日是什麼黃道好吉日? 快別偷懶了!跟著師妹去找觀音 今日是祂的出家日,祈福消厄障 有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不正是有所謂:我見你是佛,你見我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點一盞琉璃燈,在佛前許個心願 訴一曲菩薩蠻,在心間求個寄託 前世註定有緣,彼此為難是成就 此生註定無緣,彼此刁難是心酸 走過千山萬水,再見一面是許諾 梔子花開之時,江湖再見道珍重 此情可待可追,桃李不言自成蹊 此願可圓可缺,明月幾時問青天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點一盞琉璃燈,在佛前許個心願 訴一曲菩薩蠻,在心間求個寄託 前世註定有緣,彼此為難是成就 此生註定無緣,彼此刁難是心酸 走過千山萬水,再見一面是許諾 梔子花開之時,江湖再見道珍重 此情可待可追,桃李不言自成蹊 此願可圓可缺,明月幾時問青天
Thumbnail
各位看客,你們認識多少大師?比如說普魯斯特、德希達、傅柯、胡適、錢鍾書。據說,南港中央研究院內部人士,常常互稱對方是大師,如此一來,大師、晶片、雄三飛彈,乃成為台灣三寶。大師的言行,每每貼近神諭神蹟,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大師,從而照耀人間,福國利民。日後大師往生之後,依然點亮地
Thumbnail
各位看客,你們認識多少大師?比如說普魯斯特、德希達、傅柯、胡適、錢鍾書。據說,南港中央研究院內部人士,常常互稱對方是大師,如此一來,大師、晶片、雄三飛彈,乃成為台灣三寶。大師的言行,每每貼近神諭神蹟,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大師,從而照耀人間,福國利民。日後大師往生之後,依然點亮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