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他在異鄉也有家的感覺,我在門口撒下第一抹顏色。
自從哈斯本正式成為台灣的新住民後,因為人生地不熟,我總是想多照顧他一些,好讓他不會覺得孤單或格格不入。
你或許會問:既然有老婆我在身邊,怎麼還會覺得孤單呢? 有些家庭的細節就不細說了,但試想要搬到一個語言、文化、環境、飲食都完全不同的國家,工作性質也與以前截然不同,壓力自然很大,這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於是,在他來台灣的第一年,我就開始想:要怎麼樣,才能讓他在這裡也有家的感覺?
不知哪來的靈光一閃,我突然想:那就來慶祝排燈節吧!
於是,就這樣我在門前畫起了 Rangoli——然後這一畫,就是九年,至今從未中斷。 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好神奇:我當時怎麼會想到要做這件事呢?
其實在那之前,我從來沒畫過 Rangoli,一點基礎都沒有,也沒有任何工具或彩粉。
那該畫什麼好呢?該怎麼畫呢?我還真不知道。
還好那時候已經能在網路上找到很多影片與圖片,於是我就土法煉鋼地自己試。
家裡剛好還剩下一些 Holi 節的彩色粉,可是白色呢?要怎麼辦? 我記得我就直接拿了過期的麵粉,還有之前買來做Chapati 的粉,哈哈哈……
就這樣,第一個屬於我們家的 Rangoli 就誕生在門口。
說實話,時間有點久了,當初是怎麼開始畫的有些都忘了。
直到有天翻照片,才驚覺:原來第一筆是哈斯本下手的! 這才又想起來,當時我提出要慶祝排燈節、要畫 Rangoli 的時候,其實完全不知從何下手。 他看我愁眉苦臉,笑著說:「就簡單畫幾朵花交疊就好啦。」 還記得他把水加進粉裡,說這樣粉比較不會被風吹得亂飛。 現在看那張照片,反而覺得很像一幅水彩畫呢。

我們畫 Rangoli 時,因為不能踩到剛撒好的粉,所以常常腳得張開像蹲馬步一樣。 有一張照片是我從哈斯本後面的跨下拍他畫畫的手, 小心翼翼地避開 Rangoli,拍出了很有趣的角度。
我也忘了那天為什麼他剛好有空可以一起畫,
但現在回想,真心覺得那是個很棒的開始—— 我們兩個,
親手一起開啟了我們家的第一個 Rangoli。
那一年,我們畫得很簡單,圖案不複雜,彩粉也沒用多少。
但最令人開心的是:我們真的畫了,也畫完了。
還畫上了 Lakshmi 的腳印,象徵財神踏進我們家,
點上了小燈,在神壇前祭拜,
在門口玩仙女棒—— 雖然在印度都是放煙火和鞭炮,
但在台灣,這樣小小卻誠心的排燈節儀式,也已經足夠。
就算再簡單的圖,點上燈就很像畫龍點睛般,整個都圓滿了,都亮了。
照理來說,應該要好好拍下點燈後完整的 Rangoli 才對啊。
結果現在回頭看照片,我真的想不通當時到底怎麼回事……
是手機不好,還是我眼睛不好?難道沒發現自己根本沒拍完整嗎?
只能一邊翻照片一邊苦笑,問自己:到底在拍什麼啦?
不過,後來我又仔細看了看那些照片。
雖然構圖很簡單,顏色也不多,但畫了這麼多年再回頭看,
真的覺得——那個圖不差耶。 是真的很好看耶。
或許沒有留下漂亮完整的照片,卻留下了一個很棒的開始。

那年我們畫的 Rangoli、點的小燈,還有玩仙女棒的樣子,都收在臉書相簿裡了。
如果你也想看看那一天的光和笑,歡迎點進來
👉延伸閱讀:【2016年的Rangoli 色彩筆記】Notion展示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