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寫作,看待感情、找靈感、發揮創意的正確心態
在社群,靠寫作變現的方法:
1. 選定一個有人付錢的主題(我選 SEO)
2. 在社群日更:亂寫、隨便寫(但嚴格只寫步驟 1 的主題)
3. 從表現好的貼文找規律:加深、加長,再發社群
4. 訂出書名、章節,再把表現好的貼文填進去
5. 繼續寫深、加長,嚴格遵守步驟 1,把空的章節補滿
這樣,你就會得到:
▸ 社群流量(因為你一直發文)
▸ 追蹤數(因為你一直發文)
▸ 訂單詢問(因為你嚴格遵守步驟 1,還一直發文)
▸ 能出版的一本書(因為你遵守步驟 4、5)
▸ 專家感、權威感(因為你出版一本書)
▸ 更多社群流量和追蹤數(因為你出版一本書,還一直發文)
▋如何不帶感情的寫作?當商人,別當文人
商業寫作,你根本完全不需要放感情,那是「文藝作品」才需要的東西。
要搞清楚:今天你寫東西完全是為了「做生意」:
• 你在寫一本包裝自己、邁向權威的書
• 你是要寫一本「給客人的常見問答」
• 你是為了抓眼球、吸流量而寫
• 你只要看數據,不用談情緒
那你怎麼會需要放感情?
當你寫一本「產品使用說明書」、「客人最常問的解答書」,結果你放了感情?那肯定是你寫錯了。你把自己心情手記和日記「偷渡」進去污染作品了。
重商主義的寫作方法,是先好好當個商人,然後寫作。
別想著沈浸在文藝世界,那是給有文學天賦和才華的人,不適合一般人,更不適合商人。
重商主義的寫作方法,就是絕對別把自己當文人,當商人。
▋創意?好文案根本不要創意!
有用的商業寫作,沒人在搞「創意」的。
你看看搜尋引擎:大家最常輸入、最值錢的關鍵字就那幾個。簡直和「字典」一樣,你沒事發揮「創意」幹嘛?
故意耍帥、替換成更優美的詞彙,結果根本沒人氣,還減損商業價值,何必呢?
再看 NIKE 的「Just Do It」、看麥當勞的「I'm Lovin' it」,似乎很有創意,但它根本沒在換。
因為商人們都知道:能賣的文案,你就是要一直用一直用一直用,用到市場疲乏為止。
在商場裡你只需要談生意,不用談「創意」;商業寫作更是一樣,別搞創意。
創意不是有用的東西,也不是值錢的東西。
「我不要聽到你和我說:『這文案寫的好有創意』。我只要你看完,忍不住去買單。」
— 大衛 · 奧格威(奧美廣告公司創辦人)
▋寫作是在市場做生意;做生意不談感情
想抓住客戶注意力,這本質就是一場交易,交易不談感情。
你憑什麼享有注意力?你要拿價值來換,你的文字必須讓讀者讀了覺得「划算」啊!
不然我問你:你沒事會去關注低產出、高內耗、毫無聲量、剛起步的創作者嗎?
不會。
你連他在哪都不知道了、你連自己動態都滑不完了,怎麼關注他?
連自己都不會做、做不到的事,又憑什麼期待別人做到?
所以,如果你想在市場拿到注意力,你就必須學會在市場「做生意」。
▋背棄「靈感」。商業寫作不談這種鬼東西
靈感象徵「利己主義」:它是「你覺得有感」的東西。
但好的寫作,有感的從來就不該是你,是讀者才對。你只能寫「讀者覺得好」的東西。
就像編字典,,你只要照順序乖乖從 A 寫到 Z,你不需要靈光閃現、發明一個「Ἂ」。
靈感的意思是你想表達,想抒發,想讓全世界看到你。
但世界憑什麼看見你?
你要滿足世界的需求、給世界價值,世界才需要「考慮」看你。
滿足需求不需要靈感,只需要「手感」。
在重商主義的世界裡,手感是這樣來的:
1. 談風格 – 寫出風格的方法(✘ 流量低)
2. 談風格 – 如何寫出專屬風格(✘ 流量低)
3. 談風格 – 寫作,別去追求風格(✘ 流量低)
4. 談風格 – 提升文字質感的 9 種技巧(✘ 流量低)
5. 談風格 – 如何在文字裡,偷偷落下專屬你的浮水印 ✓
低流量的 1 – 4,是用來犧牲的棋子,是任人使喚的馬前卒,是為了找出 5 的犧牲品。
5 是靈感,1 – 4 就是找到靈感的方法。
別找靈感。那只是阻止你變強的東西;別找靈感,找需求。
市場需求在哪裡,你的靈感就該出現在那裡。
▋你不需要姿勢優美,只需要贏
以前高手下圍棋講究「美型」:除了贏棋,還要注重棋盤上的形狀 —— 什麼「宇宙流、秀策流」是真的存在的局面。
直到 AI 出現:誰鳥你棋不棋型啊!
它開局就使出新手超愛用的庸俗招式,還對著世界棋王連下!
更誇張的是:它贏了之後還下「放水棋」,就像打球領先不進攻了,把球放在原地拖時間。這些在人類眼裡瞎到不行的招式,AI 根本不在意。
為什麼?因為它能贏。
只要賽局能贏,誰管你姿勢優不優美?美不美型?
後來職業棋士們發現這樣的效率之後,也開始向「AI 老師」學習、不再執著棋型。
優美辭藻是什麼?文筆是什麼?都是無關局面的雜訊。
你需要的,是寫出一篇又一篇最醜、最難讀的糞作,不斷丟到社群河道當作邁向成功的墊腳石。
然後,你就知道什麼叫品質了。沒有數據,何來品質?
沒人會記住你第一句話文筆優不優美,只會記得最敢發言、話最多的角色。
然後你就贏了:因為你最敢講、聲量最大、商業價值最高。
記住:就算靠最醜姿勢取勝的贏家,也永遠比輸家更美。
▋完美主義:完美的失敗主義
在幫自己冠上完美主義稱號之前,你要先有「執行主義」。
有發現嗎?那些分享自己寫作掙扎、起心動念、心情轉折的人,都是有流量的人。
你存 99 篇「完美」文章,但永遠都在「蓄勢待發」,誰理你啊?
沒產出的人,談寫作的掙扎、談心路歷程,有人理嗎?沒有的!
它的局面就跟最不完美、最瑕疵的拖延仔,一模一樣。
「完美主義」是高產菁英才有資格得的症狀。
所以「完美主義 vs. 拖延症」你最多只會罹患其中一種。
想成為重商主義的寫作機器?寫,就對了。
p.s.
當你擁抱重商主義、讓高產出成為你的武器,你就會發現:
追蹤者想聽你談感情了、你變得有創意了、讀者肯定你的靈感了,你知道怎麼「贏」了。
為什麼?因為你有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