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指數化投資人來說,買進大盤、長期持有、做好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那如果要對 台股市場做指數化投資那該怎麼做呢? 以下分享我知道的一些方法給各位。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買進一檔市值型ETF0050或006208長期持有
透過買進0050或006208市值型ETF投資台股市值前50大的公司,跟隨台灣前50大企業一起成長,這樣的投資方式最簡單直接,不需要花時間研究各公司的財報,也不用承擔投資個股的單一風險,持續買進並長期持有,跟隨台灣經濟成長。
優點:最簡單的台股指數化投資
缺點:投資範圍僅限上市大型公司,並未涵蓋上櫃及中小型公司
除了0050、006208之外,還能夠怎麼搭配?
正如同前面所提到的,0050、006208僅限於上市公司市值前50大企業,若能夠搭配像是元大中型100(0051)投資上市公司市值前51至150名的企業,或是元大富櫃50(006201)投資上櫃公司市值前50名企業,如此便能夠獲得更加貼近投資大盤的報酬。
常見的配置有:
0050+0051: 2檔ETF投資上市公司市值前150大企業
0050+0051+006201:3檔ETF投資上市公司市值前150大企業加上上櫃公司市值前50大企業
這樣的配置方式相比只投資0050或006208來說更加複雜、總費用率更高,但是能夠更貼近大盤的報酬。至於是否需要這樣複雜配置仍須看投資人的個人需求決定。
0050+0051+006201的替代方案?
在台股若要投資涵蓋上市櫃公司的ETF至少需要2檔至3檔才能夠達成,那如果不想這麼麻煩,那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使用MSCI指數的ETF做配置,常見的MSCI 指數ETF有以下2檔。但是MSCI指數的ETF目前仍有費用率過高以及流動性的問題。因此沒有那麼推薦納入配置。(P.S. 0057近年的費用率有調降趨勢,這部分可以在後續追蹤該ETF,是否可以納入配置中)
富邦摩台(0057):
元大MSCI台灣(006203):
其他不同策略的市值型ETF?
除了0050、006208這兩檔單純以市值加權的市值型ETF之外,市面上還有其他不同主題或策略的市值型ETF,像是ESG、低碳、smart beta等等。
代表性的ETF有富邦公司治理(00692)、FT台灣Smart(00905)、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23)。
這些ETF並不是單純按照市值加權,而是有策略或主題的ETF,因此在績效上偏離大盤的機率非常高,若投資人認同該ETF的策略或主題,可以少量配置。
節稅的配置方式?
投資股票或ETF的現金股利除了所得稅外,單筆現金股利(54C)超過新台幣2萬元,也要課取2.11%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那要如何減少這些稅賦成本呢? 以下提供幾種方式
0050連結基金
0050連結基金(TISA版本)
連結基金有一部份配置現金以因應投資人基金贖回,所以股票部位曝險小於投資0050ETF,因此連結基金的績效不完全與0050一樣,會有一些偏離,這點在投資連結基金前須考量一下。
台指期貨
使用台灣指數期貨相較於投資ETF持有成本更低,但是使用期貨這項工具須考量個人可承受的槓桿倍率,以及在面對正逆價差時仍可克服心理因素進行轉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