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藝出生那年,阿公已經七十五歲了,從小到大,生活中就只有阿公阿嬤陪伴她和妹妹。小藝的爸爸長年酗酒,媽媽吞忍十來年,終於在小藝國小六年級畢業當天離家出走。女主人走後,這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兩個上年紀無工作能力的老人,一個弱智難以溝通的姑姑,一個長年酗酒的父親,以及兩個十歲、十三歲的孫女。
阿公年紀大了,志工決定安排阿公住進養老院,讓專人照顧,小藝哭著說不要,她說不能沒有阿公,沒有阿公她就什麼都沒有了。志工最後想了兩全齊美的方法,就是在老房子旁蓋一間鋼骨結構的小木屋安頓祖孫。三個月後,小木屋完工,總計有兩間房,一間浴廁、一間小廚房兼客廳,祖孫三人終於不用跑到屋外,使用那間木板亂搭而成的「浴室」洗澡上廁所了。為了揮別淹水夢魘,志工在房子四周做了四道匣門,鐵牆鐵壁,再大的水都淹不進來了。
負責小木屋工程的志工阿建說,「阿公九十多歲了,總有一天會先走,小藝和妹妹的人生正要開始,這一間小木屋就當作是延續祖孫的記憶,讓祖孫情份得以繼續幸福快樂下去。也是為了給小藝和妹妹一個安定的『家』,不用擔心淹水和颱風,安心在小木屋學習,好好讀書,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將來有能力也能回饋社會,總之,就是愛的傳承吧。」
給人圓滿,讓人幸福,成人之美竟是這般快樂,這是參與這次蓋屋工程的志工阿雪的內心話。阿雪是家庭主婦,生活很順遂,先生工作順利,小孩也順利成長,她活在不虞匱乏的環境,無法想像阿公和小藝竟是這般過日子。見苦知福,阿雪學會了感恩,不再把家人對自己的好視為理所當然,她努力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把這一份感動和幸福傳遞下去。
#見苦知福
#付出無所求
#傳遞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