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瓊瑤的《窗外》,就像是在一個靜謐的午後,偶然推開了一扇通往青春與夢想、痛苦與掙扎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個特殊年代裡,一段令人心碎又難以忘懷的愛情故事,雖然母親不太喜歡讓我看瓊瑤小說,現在中年的我,母親就不再干涉,要我在網路寫作與工作兼顧就好°
書中的江雁容,一個敏感、內向且充滿才情的女孩,她就像一朵在陰影中獨自綻放的百合花。她的內心世界豐富而細膩,對於生活、對於愛情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渴望。在那個以成績為重的教育環境下,她就像是一個異類,無法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她的苦悶、她的孤獨,在字裡行間流淌,讓人感同身受。
而康南,這位年長的國文老師,他就像是江雁容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他的才華、他的溫柔,以及他對江雁容的理解,深深地吸引著這個迷茫的少女。他們之間的愛情,超越了年齡的界限,卻又處在道德與倫理的邊緣。這份感情從一開始就註定充滿了艱難和阻礙。在那個保守的時代,師生戀是社會所不容的,他們的愛情就像是在狂風暴雨中飄搖的孤舟,隨時都有可能被巨浪吞沒。在閱讀過程中,我為江雁容的勇敢而感動。她敢於直面自己內心的情感,不顧世俗的眼光,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這種勇氣,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同時,我也為他們的愛情感到惋惜。世俗的壓力、家庭的反對、社會的輿論,像一座座大山壓在他們的身上,讓他們的愛情之路走得異常艱辛。
瓊瑤在書中對人物心理的描寫可謂是細緻入微。她將江雁容內心的矛盾、掙扎、痛苦和喜悅都生動地展現出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少女在愛情面前的純真與執著,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愛情帶給她的巨大影響。書中對江雁容家庭的描寫也讓人印象深刻。父母對她的不理解、對成績的過分看重,更是將她推向了一個孤獨的境地,也間接促成了她對康南的依戀。
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愛情有時候是那麼的無奈和脆弱。它可以讓人充滿希望,也可以讓人陷入絕望。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窗外》所展現的愛情故事,更像是一首悲傷的輓歌。它讓我們看到了愛情與社會現實之間的衝突,也讓我們反思,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世俗的壓力,如何在道德與情感之間找到平衡。
同時,《窗外》也讓我感受到了青春的迷茫和成長的代價。江雁容的經歷,是一代人青春的縮影。她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著內心的煎熬和痛苦,在愛情與現實的碰撞中,逐漸學會了堅強和妥協。這本書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的模樣,也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