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前,一位於我爸爸仍在世時曾替他打工的員工找上我,連同一位一直很尊敬我爸爸的中間人記者,我們幾人一起有個仿若穿越時空的短聚。當日除了跟他們暢談我爸爸在世時的點滴,也說到今時今日香港社會和傳媒的發展和境況,即使我們不過是第一次見面,但透過我爸爸間接給我們撮合起來的這次短聚,讓我發現原來在身邊也有一些對歷史重視及有感受的有心人。
想不到一年後又有一位長輩跟我聯絡,於是又有機會因我爸爸的緣故去認識一些有趣之人。這次是一位喜歡收藏雜誌的收藏家,雖然我對於各式各樣對某些東西情有獨鍾的人也見怪不怪,只是我覺得認識這樣的收藏家也挺有意思,何況他也欣賞我爸爸的貢獻。
香港擁有著豐富的傳播媒介歷史,因著地緣上和政治上的獨特,甚至我還覺得曾經相當輝煌,令上世紀香港出產過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影響到全世界的雜誌、電影、電視劇。聽那位前輩所說他自己對於足球及電影尤其感興趣,所以在他的家中收藏了很多這兩方面的雜誌。我十分感興趣的問他既然那樣喜歡收藏,那麼他究竟會租用一個幾大的倉庫又或怎樣儲存他的珍藏,想不到他卻說很害怕放在令他不安心的陌生地方,亦不想因為放在遠方而浪費心血,所以他把那些東西一一藏在他的家中,我便打趣說那你豈不是住在一個很大的豪宅嗎?大家笑了一笑。這位前輩跟我家父其實未曾遇上,但他對我爸爸曾出版的刊物卻頗為清楚。由於他有收藏的經驗,所以也有興趣想知道我怎樣儲存那些珍寶,但我卻不好意思的說我實在不孝,未能承繼我爸的事業,但我也知道他所出版的東西也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所以我實在不想把它們隨便棄掉,因為我覺得這既對不起我爸爸,也有可能對不起香港的某部份歷史。
我和這兩次見面的前輩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就是對香港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後的發展、歷史和印記都存有一定的感情,當然他們可說是在某些範疇中的專家,我遠遠也比不上他們的名望和專業程度,我所擁有的可能就只是一份感情和心意,只是這份心意卻無能力再去發揚光大或做更多。
也許承傳了我爸爸的基因,所以對於傳播媒介也有一些偏袒和喜愛,可惜當我一路成長過來,卻發現人生有些東西比那些歷史及其瑰寶更加重要,例如人的靈魂、健康、家庭等等,人的資源和時間是有限,既然我知道未能花上時間、決心和耐性投放在那些瑰寶上,我倒不如讓其他有心人及比我更懂得處理的人去處理那些東西吧,免得白白糟蹋這些瑰寶,也糟蹋我的人生。
人真的需要有自知之明,無論我是否找到其他更有意義或重要的人生意義,但我要知道我並非一個有天份及魄力去處理那些東西的人,所以我尋找博物館,也尋找大學學者,亦尋找一些有心人,那管是收藏家,或對傳承及保留歷史具有相當抱負的人,很高興藉著昔日我爸爸認識的行家、朋友及擁躉,他們協助我去作聯繫,雖然事情還未得到突破,但最少透過和他們的認識,我也更認識自己,更認識我爸爸,也認識在小小的香港原來也有很多有心人,並且一直為傳承我爸爸的珍藏和香港的歷史而努力的人,也繼續為留下來的東西存留出路。
(0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