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跟大家分享蘭嶼食記,相信有很多人開始對蘭嶼感到好奇!這篇將要帶大家看蘭嶼的風光美景啦!
【蘭嶼遊記】來到蘭嶼吃什麼?飛魚卵香腸、林投果汁、飛魚炒飯!
臺灣的第二大離島——蘭嶼,面積約有 48 平方公里,雖然是座小島,然而其中竟有約八成面積屬於山地,雖然最高山的海拔僅 548 公尺,然而卻因為其挺拔、陡峭的山形,讓蘭嶼的風景處處都充滿魅力。
初踏上蘭嶼土地,就禁不住被這座島的美景所吸引。緊鄰大海的懸涯峭壁、高聳巨大的漆黑山洞、湛藍無比的海天一線、還有造型獨特的奇岩,甚至,還有一片青青草原。小小的島上,可說是什麼風景都有。
蘭嶼的山有如青綠色地毯
蘭嶼的山很綠,看上去就像一層毛茸茸的地毯,依附著山的綿延造型,不停向遠方延伸而去。我們沿著環島公路騎機車,一路都在讚嘆沿途景色。

蘭嶼的山景非常雄偉迷人
隨處可見的林投樹長滿路邊,路上的林投樹基本上沒看到什麼果實,大概是正值果實成熟期,都已經熟了摘完了。沿著路邊經常能見到以石頭堆疊而成的小圍牆,以及用石頭圍出來的水芋田,非常有就地取材的精神。

蘭嶼沿途可見長滿了林投樹

蘭嶼的水芋田,用石頭堆砌成一個範圍
神奇的是,蘭嶼這個小島裡,竟有一片青青草原!位在蘭嶼西南側的青青草原,其占地相當遼闊,從環島公路停好機車,踏進青青草原的步道路口,還要走路一段距離才能抵達草原。
據說,青青草原在春天的時候會開滿野百合和山菊花,當下真的超扼腕,在夏季才來拜訪早已沒有花朵可欣賞,我只在居民的田間瞥到一朵白色百合花。實在好想看看野百合花海啊!

青青草原可遠眺小蘭嶼

青青草原腹地廣闊,天氣好還能看見臺灣本島
在充斥著岩石的蘭嶼裡,青青草原可說是相當獨特的存在,不只是在說草原平原的部分,這裡居然有紅土呢!這裡是珊瑚礁台地,因為隆起的時間較長,鐵、鎂、礦物積成紅土,於是形成一片大草原。站在青青草原上,遠眺南端的小蘭嶼,倘若天氣好,還能看見臺灣本島呢!

青青草原是珊瑚礁台地,由鐵、鎂、礦物積成紅土
有如誤闖精靈國度的蘄艾美景
沿著環島公路一直走,在島上的每個角落都有充滿特色的存在。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位於蘭嶼東南側象鼻岩一帶的景色,遍布整座山壁長滿了淡綠色的蘄艾(海芙蓉),大家對它應該不陌生,就是平常用來驅邪的那個芙蓉。蘄艾是一種臺灣原生種植物,既耐鹽又抗風,在民間常作為避邪、燻香與藥浴的植物。

象鼻岩附近有一處蘄艾美景
平常家裡有種芙蓉,雖然我不確定我家種的是臺灣芙蓉還是日本芙蓉,但是在蘭嶼一見到芙蓉的植株,我一下子就認出來了。更讓我驚訝的是,它們竟然長滿了整座山壁!整片山望去,就像是來到了精靈的國度,當陽光灑在山坡上,燦燦金光點綴了芙蓉的葉片,那個夢幻的畫面實在是令我難以忘懷!

滿山滿谷的蘄艾,場景夢幻到不行
據說,蘭嶼的蘄艾過去曾遭盜採,一度陷入危急,在98年5月11日行政院將其列入蘭嶼文化資產保護區,盜採者將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也許是罰則有效,才能造就這片感動人心的美景。

淡綠色的蘄艾在草地上格外亮點
不能不來一場「奇岩鑑賞」
當你沿著公路繼續走,不難發現整座島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奇岩」,因為蘭嶼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造就了很多奇怪造型的石頭,當地便將它們依造型來取名字。象鼻岩、軍艦岩、老人岩、龍頭岩、雙獅岩......等,來到蘭嶼的一大樂趣,當然就是尋找奇岩,然後看它到底像不像!

蘭嶼知名景點「雙獅岩」
在廣大岩石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龍頭岩!它的造型實在太過奇特,以至於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我忍不住驚叫出聲。那真的很不像現實世界會出現的岩石啊!除此之外,雙獅岩也很有意思,一開始我根本看不出來哪裡有獅子,直到我發現雙獅岩的「獅」,是舞龍舞獅的「獅」啊!真是誤會大了,哈哈哈!

龍頭岩的造型非常奇特,很不現實!

岩石上面通常會有羊!
不只是大的岩石很有意思,海邊隨手拾起的石頭,也充滿精神。島上最多的火山岩,其石頭孔隙很大,然而在陽光照射之下,竟有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效果。因為實在太美,我在海邊把玩石頭好一陣子,每一顆都很有自己的獨門姿態,很有意思。

海邊處處可找到火山岩,在陽光下變得很閃亮
瞧!婦女孩童不宜久留的禁地
除了岩石之外,蘭嶼還有一處非常驚人的景點,那就是位於蘭嶼北側的「五孔洞」。
怎麼說呢,五孔洞光是從遠處遙望,就油然而生一股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崇敬感,他是一座海蝕洞,見證了海岸升起的痕跡,碩大山洞一共有五處出口,每一個洞口都有自己的傳說。當地人將此地稱為「惡靈之窩」,第一個洞是蛇窩,第二個洞是休息的地方,第三個是相撲洞,第四個不知名,第五個洞是杵小米之地。

知名海蝕洞——五孔洞的其中一洞
五孔洞很令人震撼,高度高達 10-16 公尺,寬 10-27 公尺,洞深達 30-40 公尺,洞口能相互連通,站在五孔洞前,就能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高達三四層樓的五孔洞,非常壯觀!
只不過看著黑漆漆的洞,本人實在有點膽小,總覺得還是不要踏進去比較好,遠遠的拍幾張照片就很滿足了。

五孔洞的解說牌
當山上的泉水在海邊聚集
從蘭嶼山上流下來的水資源很豐沛,整座島六個部落各自有溪流行經,站在路面上向下看著溪水流向大海,清澈的水聲繚繞耳邊。

山上的溪水很豐沛,一路流向大海

溪水匯入大海的風景
然而最酷的莫過於野銀冷泉的存在,由山泉水伏流而下,於接近海邊的位置破口而出,因為受礁岩包圍而形成一處天然游泳池,當你踩進冷泉,水的冰涼感可會讓你冷到縮回來唷!越是靠近大海的區域,就越是有上層冰涼、下層溫熱的感受,這可不是誰在海裡偷尿尿,是山泉水和海水的交會處所形成的溫差,非常好玩!冷泉不只是玩水的好去處,也是當地人以前的天然浴池,更是充滿潮間帶生態的區域。
我們穿著泳裝在冷泉探險,看見了疑似海蛇或海鰻之類的條狀生物,而沿著礁岩仔細觀察,則能找到非常多的小螃蟹、寄居蟹,腳邊也不時有魚兒經過,真的很美又很好玩。可惜因為玩水什麼都沒帶,我是一張照片都沒拍到啦,嗚嗚!

蘭嶼的海清澈到看得見海中岩石(此為青青草原旁的老人岩、鯨魚洞)
蘭嶼的海,被稱為蘭嶼藍。來到這裡,還真的深深被那湛藍的海給迷住。也許是沿岸的關係,海水清澈到從岸上就能看見海水下方的岩石,給人一種透心涼的感覺,看了就好想下去踩踩水!

蘭嶼常見的潮間帶
然而真的下水之後,我又覺得很害怕,海的宏偉,海的無窮力量,是我所敬畏的存在。當我將全身浸泡在大海裡,隨著海浪載浮載沉,因為沒有東西可以抓,雙腳只能不停踢腿來保持平衡,我是既興奮又恐懼的,有夠矛盾!
當然還是很推薦大家到蘭嶼玩水,不過千萬別忘記大海的力量,確保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

某個秘境的海水,下水要留意礁岩,別受傷囉!
除了山海奇岩,蘭嶼還有什麼?
讓蘭嶼跟綠島、小琉球不一樣的地方,我想就是原住民文化了。
因為有達悟族/雅美族在這裡生活,街道上的風景,處處都有著迷人之處。路邊正曝曬中的飛魚乾、海攤上整齊排列的拼板舟、基督或天主教與原住民圖騰的結合、山坡上的傳統地下屋,街上時不時的還能看見穿著傳統服飾的當地導覽員,熱情的與觀光客招手。

蘭嶼的拼板舟

某戶人家的飛魚乾
在蘭嶼島上的時間,流速感覺跟本島不太一樣,也許是因為這裡網路訊號不太好,手機基本上是沒用的,所以人們更能夠享受當下,在山裡、在海裡、在每一刻時間裡。
我們刻意在早晨五點時起床,天還濛濛亮的時候,坐在民宿外面的小平台,望著東方海面,有如蛋黃一般的太陽緩緩升起,躍出海面、藏入雲層裡。日出和日落的樣子幾乎是一樣的呢,只是看待太陽的角度不同罷了。
蘭嶼有種悠哉悠哉的魔力,不單純是訊號不好這種搞笑用的理由,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沿著環島公路走,不難發現路邊經常可見的涼亭,有些涼亭是私人所有,有些則是公共可使用的,奇妙的是,我總是能看見涼亭上有人倒頭睡著午覺。
在即將離開蘭嶼的倒數兩個小時,為了打發時間,我們找到一處沒有人的涼亭,坐在上面靜靜的看海,那時候我才真正能體會到,為什麼總是有人在涼亭上睡覺,因為真的很舒服啊!儘管是在日正當中的海邊,涼亭裡就是涼涼的,伴隨海風,既安靜又舒爽。即使後來有其他旅客也來到這座涼亭,大家也安安靜靜地享受自己的悠閒時光,彼此互不干擾。

坐著坐著不小心就會睡著的涼亭
小結
蘭嶼的美,很難用三言兩語來形容,也不是區區一張照片可以傳達出來的,更不是三天兩夜就有辦法體驗完整的。還有好多景點還沒去過,像是還沒去看過地下屋導覽,還沒去爬山,還沒蒐集完所有的奇岩等等,我感覺這趟旅程像是打開了一個令人驚奇的寶藏盒,而我還沒摸索完其中的寶物們。

有山、有海、有人文、有生態,蘭嶼真美!
於是未來肯定要再去蘭嶼旅行的吧!為了讓每一次的旅程都能看見蘭嶼原始之美,大家在旅行中一定要切記,尊重當地文化,不隨意碰觸拼板舟或是去禁忌之地、不盜採植物或獵捕動物、不亂丟垃圾等原則,一起守護島嶼上的美景。
下一篇蘭嶼遊記,預計要來分享蘭嶼的動物與植物們,喜歡這個系列請記得一起來追追追!
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 + 愛心 + 留言❤️
💟小額支持我持續創作好文章~請我喝一杯珍奶🧋
💟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 Instagram / Threads,看我分享生活!
💟訂閱【茶水間|陪你跨職場旅人生】,看 10 位職人專欄文章
延伸閱讀
🟧旅行小筆記:走訪屏東牡丹鄉 Part1
🟧書影輕鬆讀:《看不見的國家》觀後感:身為臺灣人就該看這部片!
🟧職場下午茶:找不到人生方向?3 提問,協助你探索自我
🟧設計實驗室:簡單學會色彩對比,提升設計可讀性
🟧邊境隨筆:擺脫「成功」的框架,活出你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