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五四三-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華武術是全世界武術中最複雜的,而在這當中,太極拳是最多人練、也是派系最龐雜的,包含陳、楊、孫、武、吳、趙堡、鄭子等眾多路線(更別提我練的陳泮嶺99式),各有自家強調之處。從正面來說,如此生態展現出太極拳的生命力與發展性,既可健康養生,亦有技擊實用性(雖然這部份爭議較多);不過,這也帶來標準化和傳承清晰性上的挑戰(例如:各派標準不一導致學習者無所適從、功法解釋差異大、難以評估學習進度等)。

首先,就會有所謂「著相」的武術家,容易受制於條條框框(例如糾結在這個才是楊式太極,那個才是陳式太極,吳式太極不能這樣,孫式太極那樣才對!),難有進境。還有一種「著相」,就是糾結於「內外家拳」,強調再強調「內家拳不必練套路招式,因為氣功練到深處,舉手抬足就是殺招!」,我認為這是謬之大矣!這種「著相」於表象的執著,不僅限制了武者的視野,更阻礙其武學的實質進步;有如此認知者,容易陷入以下困境:1. 僵化思維,限制創造力;2. 畫地自限,難以融會貫通;3. 流於表面,忽略內在實質。不是有句話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套路在初期訓練中,對身體協調、勁力傳導和技法熟練度極為重要,即使是內家拳,也需要通過反覆練習來建立正確身體記憶與發力模式。

其實,從鬆開始,由柔入門,在練習的過程中培養出堅韌的勁道,以意念貫串、連綿不絕,卻又段落分明。透過正確拳架和意念引導,身體結構協調,勁力傳導順暢,內在能量流動便會自然產生,形成一種充盈感和力量感,這就是所謂的「氣」,應敵出招便有勁力之功,至此才不需再拘泥於特定招式或次序(因為已經懂得活用,但不代表外形潰散);此時意氣力便可相串連貫,周而復始,流轉自如。能達到這個程度,太極拳(技擊)或太極操(養生)就是一念之間的事。不過,在技擊方面要達到效果,就要有紮實練習與豐富實戰經驗,否則很容易落入「說得一口好拳,打得一蹋糊塗」的陷阱。

記得看過這樣的說法:「元主靜,不主動」,因為有人把這個「元」連同「歸元」與「渾元」的「元」都認定是丹田,所以要能「丹田內轉」,才可發出強大威力。個人淺見認為,那不算錯,但也非完全正確;真要計較丹田,還有上、中、下丹田之說,上丹田主神,中丹田主氣,下丹田主精,各自有其象徵意義。然而,若過於拘泥於某個具體部位的「轉動」,反而忽略了「意」的統攝作用,到底要轉哪個丹田?所以「元」其實是生命本「源」的諧音,真形為「意」,太極拳或其他內家拳的「意、氣、力」次序便是由「意」這個生命本源的驅動而來。它代表了對身體內在狀態的覺察、對動作方向的引導以及對勁力發放的統籌。若不弄明,而刻意要在外形上展現出「丹田部位的肌肉跳動扭轉」的畫面,武道容易誤入歧途,甚為可惜!

再多嘴說幾句,其實「將武術技法與中國傳統哲學的陰陽、五行、八卦等概念結合」是一種話術,拿來唬弄外行人很好用,其實說穿了,五行是人體結構與力學不同應用方式,也可以是方向的表達,配合「八卦」衍生出的方位概念,便有了太極十三勢的詮釋。「五行八卦」這些概念在過去提供了寶貴認知工具,幫助人們理解記憶複雜武術動作與原理。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更應透過現代科學視角,去解析這些概念背後的力學、生理學和戰術應用,讓武術回歸其根本。所有看似高深的理論,最終都應該回歸到「如何發揮效用」的根本。對於這些「話術」,必須能看清背後的務實性和科學性,促使我們更專注於訓練的實效,而不是被表象的「玄妙」所迷惑。

總而言之,太極拳要見功,得由簡入繁,由繁歸簡,循序漸進,返樸歸真,但每一個階段都要紮實認真修習。尤其要貫徹以意為本、活用不拘於形、並勇於實戰檢驗的原則,才能真正達到化境,這正是武學與宇宙自然法則相應合一,周而復始的不變真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陽SkyFusion的沙龍
1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製造,南非深造,連結全球;歡迎來到我的空間,一起遨遊寰宇,天馬行空!
2025/07/05
合氣道的本質是不爭、不抵抗,以調和為目標,但練習時,受方與取方的角色都很重要。在受方來說,護身技法中的騰空翻(tobi ukemi) 看來視覺效果很好,展現取方技法威力的強大,但是從務實角度看,並不實用,因為要那樣翻的人還得刻意、長期練習才作得出來。我認為,最務實的動作往往是最基本的動作…
2025/07/05
合氣道的本質是不爭、不抵抗,以調和為目標,但練習時,受方與取方的角色都很重要。在受方來說,護身技法中的騰空翻(tobi ukemi) 看來視覺效果很好,展現取方技法威力的強大,但是從務實角度看,並不實用,因為要那樣翻的人還得刻意、長期練習才作得出來。我認為,最務實的動作往往是最基本的動作…
2025/07/04
通常在課堂對練時,都是一招一招來,雙方互相配合,熟練技法。但到了模擬實戰情況時(在合氣道叫自由技、亂取),很多學員會因為心理因素(緊張、恐懼)、應變能力不足、對抗意識薄弱等要素而卡住或亂掉,證明練習還不夠,所以做不出來。
2025/07/04
通常在課堂對練時,都是一招一招來,雙方互相配合,熟練技法。但到了模擬實戰情況時(在合氣道叫自由技、亂取),很多學員會因為心理因素(緊張、恐懼)、應變能力不足、對抗意識薄弱等要素而卡住或亂掉,證明練習還不夠,所以做不出來。
2025/07/03
感覺在現代社會,「靠」是最佳太極拳應用,可避免在畫面中看來是肢體推擠互打(踢)的可能法律問題,使自己不但能自保、傷敵,卻又全身而退。 原因如下:
2025/07/03
感覺在現代社會,「靠」是最佳太極拳應用,可避免在畫面中看來是肢體推擠互打(踢)的可能法律問題,使自己不但能自保、傷敵,卻又全身而退。 原因如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經過思考佛像低眉的神韻,以及舍利子的由來,發現竟然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吻合時,就知道普渡眾生是現在進行式,現實裡隨時都存在著易筋經。
Thumbnail
經過思考佛像低眉的神韻,以及舍利子的由來,發現竟然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吻合時,就知道普渡眾生是現在進行式,現實裡隨時都存在著易筋經。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
Thumbnail
張公佐亮好詠春⋯⋯
Thumbnail
張公佐亮好詠春⋯⋯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從而瞬間判斷決定,並驅動自我本身。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從而瞬間判斷決定,並驅動自我本身。
Thumbnail
老衲三本作品集分別為前年出版的《說說八卦的八卦》,去年出版的《慕容先生的水路拳法》,以及今年出版的《流與離之島》。每篇文章都是短篇,字數不多,搭捷運時過幾站就可以看完一篇。文筆流暢好讀,基本上三四小時內就能整本完讀。今天要藉由介紹《慕容前輩的水路拳法》,說說一些武俠寫作的事。
Thumbnail
老衲三本作品集分別為前年出版的《說說八卦的八卦》,去年出版的《慕容先生的水路拳法》,以及今年出版的《流與離之島》。每篇文章都是短篇,字數不多,搭捷運時過幾站就可以看完一篇。文筆流暢好讀,基本上三四小時內就能整本完讀。今天要藉由介紹《慕容前輩的水路拳法》,說說一些武俠寫作的事。
Thumbnail
來自瑞士的Matthias老師,身懷六合拳以及傳承【霍殿閣】前輩的長春八極拳絕技 來臺期間特別前來武壇學習八極拳以及功法 集長春八極拳與武壇八極拳於一身 在即將返回瑞士的時刻,我們進行了一場武術交流 也有機會一睹長春八極拳的小八極以及六大開 武壇這邊也演示了武壇的六大開,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Thumbnail
來自瑞士的Matthias老師,身懷六合拳以及傳承【霍殿閣】前輩的長春八極拳絕技 來臺期間特別前來武壇學習八極拳以及功法 集長春八極拳與武壇八極拳於一身 在即將返回瑞士的時刻,我們進行了一場武術交流 也有機會一睹長春八極拳的小八極以及六大開 武壇這邊也演示了武壇的六大開,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Thumbnail
武者的氣質 今天上一對一劍術課程時🗡 學生提到當初會練劍術、太極拳☯️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武者的氣質。這在現實生活不容易看到,但很令人嚮往又充滿想像。 什麼是武者的氣質 迎著劍鋒、迎著刀鋒上🗡勇往直前不怕困難。所謂危機與機會並存!生死之間要搶奪先機。 但這不是只憑著暴虎馮河
Thumbnail
武者的氣質 今天上一對一劍術課程時🗡 學生提到當初會練劍術、太極拳☯️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武者的氣質。這在現實生活不容易看到,但很令人嚮往又充滿想像。 什麼是武者的氣質 迎著劍鋒、迎著刀鋒上🗡勇往直前不怕困難。所謂危機與機會並存!生死之間要搶奪先機。 但這不是只憑著暴虎馮河
Thumbnail
前導:攬雀尾有「掤、捋、擠、按」,拳師稱其為「四正法」。而配合「採、挒、肘、靠」的「四隅法」,還有在太極拳論中與五行相合的「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太極拳的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心法,被稱為「太極十三勢」。此詩,純粹詠「攬雀尾.捋」此動作。
Thumbnail
前導:攬雀尾有「掤、捋、擠、按」,拳師稱其為「四正法」。而配合「採、挒、肘、靠」的「四隅法」,還有在太極拳論中與五行相合的「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太極拳的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心法,被稱為「太極十三勢」。此詩,純粹詠「攬雀尾.捋」此動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