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缺這一萬元嗎?」:臺灣的民生困境與環境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一場香檳盈杯、西裝筆挺的獅子會宴會上,賴清德語氣誠懇卻神色輕鬆地說出:「你會缺這一萬元嗎?」宛如一記掌聲般迴響在會場,卻如巴掌打在百萬庶民臉上。他的本意也許是想表達政策有成,人民安居樂業,但這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提問,瞬間揭露出台灣政壇與現實的巨大鴻溝。


根據主計總處與人力資源機構統計,2025年台灣約有七成上班族月薪低於五萬元,其中超過120萬人月薪低於31,000元,屬於「低薪族」;中位數薪資僅約38,000元。這代表什麼?代表在台灣,許多人在辛苦工作一整個月之後,仍得精打細算過活,才能撐到下個發薪日。對這群人來說,一萬元不是「缺不缺」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多一點喘息空間」的求救訊號。


然而在政治語言的世界裡,這樣的吶喊顯得多餘,甚至「不合時宜」。當賴清德以一句「你會缺這一萬元嗎?」來包裝經濟成長、政治穩定時,他似乎也間接傳遞一個訊息:缺錢,是你的問題;不缺,是我們的功勞。這正是「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翻版,只是從肉粥變成了新台幣一萬元。


諷刺的是,在另一片土地上,政府則忙著「生出更多錢」——不是給人民的錢,而是給廠商的綠電利潤。在高雄大樹、和山等地,為了配合中央綠能政策,多家業者興建太陽能光電場,卻未依規施工,任意剷除山林、破壞植被、超出許可開發範圍,形成嚴重的水土保持危機。民眾抗議無效,罰鍰不過區區90萬,對於動輒數億投資的開發商來說,不啻為散步花費。


這些廠商與政府口中的「綠色未來」,實際上染上濃厚的黑色——黑的是山頭,光禿一片;黑的是制度,被地方與中央互踢皮球;黑的是民心,對所謂環保、綠能的信任。當地居民憂心忡忡,擔心重演小林村悲劇,而政府則忙著發新聞稿說「已勒令停工」、「將檢討機制」。但從未有人真正為那剷平的樹林與驚恐的居民道歉。


於是我們看到,一邊是百萬庶民為了那一萬元斤斤計較,精算三餐,一邊是業者大剷山頭、毫無顧忌地「賺它幾億」。政治人物說:「你會缺嗎?」其實是在說:「我不會缺,你怎麼會缺?」他們不缺的是山林、不缺的是預算、不缺的是口號——他們真正缺的,是共感、是誠意、是面對真相的勇氣。


責任制員工在科技園區裡熬夜加班,加班費沒有、升遷無望;基層外場員工月領不到三萬,還要靠兼差補收入;偏鄉代課老師寒暑無薪、年資不認。這些人,不需要官員問「你會不會缺?」,因為他們從來都「正在缺」。問這句話,本身就是傲慢;更諷刺的是,問話的人同時還在批核破壞山林的綠能開發案,為環保之名蓋出環境之災。


而我們的媒體與輿論,卻似乎對這些現象漸漸習以為常。太陽能案場違規?再多開幾次記者會,過幾週就沒人記得。薪資停滯二十年?反正每年都有新的選舉口號來包裝。一萬元不是多,但對低薪者是希望;破壞一座山也許只是開發商的一塊地,但對當地社區卻是毀滅性打擊。


如果說「你會缺這一萬元嗎?」是對人民生活的錯估,那麼「綠能剷山頭」則是對未來政策的錯誤詮釋。前者低估了民生之苦,後者高估了政績的價值;前者輕視人民的努力,後者踐踏土地的尊嚴。這兩者,卻恰恰來自同一套治理邏輯——那就是:只要能說得好聽、包裝得美麗,人民自然就會「不再缺」。


但事實是:人民還在缺,山林已經缺了,信任也正在缺失。如果我們繼續讓這種「一句話治百病」的政治話術橫行,那麼我們真正缺的,將不只是一萬元,而是未來所有可能變好的機會。









詢問 ChatGP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庸人的奇思妙想
0會員
13內容數
庸人的奇思妙想的其他內容
2025/06/29
立法院通過法案,要求司法院推動法庭直播,原本被視為台灣司法史上的一小步、人民監督司法的一大步。但諷刺的是,當「陽光」照進法院大門的同時,卻照不穿人心的陰霾,反倒讓人民更清楚看見——在這座莊嚴的殿堂裡,正義早已不是誰來誰有理,而是誰錢多誰有理。 直播,本應是透明的象徵,卻在司法院內部遭到強烈反彈
Thumbnail
2025/06/29
立法院通過法案,要求司法院推動法庭直播,原本被視為台灣司法史上的一小步、人民監督司法的一大步。但諷刺的是,當「陽光」照進法院大門的同時,卻照不穿人心的陰霾,反倒讓人民更清楚看見——在這座莊嚴的殿堂裡,正義早已不是誰來誰有理,而是誰錢多誰有理。 直播,本應是透明的象徵,卻在司法院內部遭到強烈反彈
Thumbnail
2025/06/29
一、當「捍衛言論自由」成了政治武器 「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自由。」這句經典民主箴言,本是保障多元共存的最後防線。如今,它被政治人物拿起來當作辯護盾牌,用以合理化污名、標籤、清洗──彷彿言論自由只是用來攻擊別人的工具。 二、「雜質說」:「團結十講」的陷阱 總統在「團結十講」
Thumbnail
2025/06/29
一、當「捍衛言論自由」成了政治武器 「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自由。」這句經典民主箴言,本是保障多元共存的最後防線。如今,它被政治人物拿起來當作辯護盾牌,用以合理化污名、標籤、清洗──彷彿言論自由只是用來攻擊別人的工具。 二、「雜質說」:「團結十講」的陷阱 總統在「團結十講」
Thumbnail
2025/06/22
各位看倌,看過宮廷劇嗎?那些個權傾朝野的奸臣,或是仗勢欺人的地方惡霸,最愛掛在嘴邊的,莫過於一句「我的人」了。這話一出,什麼天理昭昭、什麼國法家規,統統都成了笑話。今兒個,咱們就來聊聊這句「我的人」在現代行政體制裡,是如何變形、如何作惡,以及為何在這樣的語境下,監察院非但不是可有可無,反而是撐起
2025/06/22
各位看倌,看過宮廷劇嗎?那些個權傾朝野的奸臣,或是仗勢欺人的地方惡霸,最愛掛在嘴邊的,莫過於一句「我的人」了。這話一出,什麼天理昭昭、什麼國法家規,統統都成了笑話。今兒個,咱們就來聊聊這句「我的人」在現代行政體制裡,是如何變形、如何作惡,以及為何在這樣的語境下,監察院非但不是可有可無,反而是撐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試著融合臺灣現況、經濟發展與自我的使命,居然發現能一以貫之的邏輯,在無以回報的感激涕零裡,再試著將其分享出來。
Thumbnail
試著融合臺灣現況、經濟發展與自我的使命,居然發現能一以貫之的邏輯,在無以回報的感激涕零裡,再試著將其分享出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以「教訓民進黨」為前提投給藍白政黨的選民們,在看到接近台灣政府年度總預算的2兆元之後,恐怕也會嚇到吃手手。建議投給藍白政黨的選民們,在選戰的激情之後,務必要冷靜下來去監督藍白政黨,不要讓藍白政黨以多數民意之名來進行如此脫序的惡意立法,如此恐怕在教訓到民進黨之前,就先教訓了自己的荷包。
Thumbnail
以「教訓民進黨」為前提投給藍白政黨的選民們,在看到接近台灣政府年度總預算的2兆元之後,恐怕也會嚇到吃手手。建議投給藍白政黨的選民們,在選戰的激情之後,務必要冷靜下來去監督藍白政黨,不要讓藍白政黨以多數民意之名來進行如此脫序的惡意立法,如此恐怕在教訓到民進黨之前,就先教訓了自己的荷包。
Thumbnail
賴總統政治動作你要謹慎觀察,千萬別自做聰明 台灣貧富差距已經從30年前的16.8倍,一舉暴增到將近67倍,這種令人民憤怒的數字,三十年來掩耳盜鈴、束諸高閣,怎麼會在新總統宣誓就職前,由主計總處主動公布,現任主計總長還建議每四年公布一次,那就是一個總統任期,賴總統很明白政治表態,要解決嚴重貧富差距
Thumbnail
賴總統政治動作你要謹慎觀察,千萬別自做聰明 台灣貧富差距已經從30年前的16.8倍,一舉暴增到將近67倍,這種令人民憤怒的數字,三十年來掩耳盜鈴、束諸高閣,怎麼會在新總統宣誓就職前,由主計總處主動公布,現任主計總長還建議每四年公布一次,那就是一個總統任期,賴總統很明白政治表態,要解決嚴重貧富差距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落幕,賴清德成功當選,但得票率未達半數,引發各方關注與討論。文章分析了選舉結果、影響因素以及社會對未來的期待與擔憂。
Thumbnail
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落幕,賴清德成功當選,但得票率未達半數,引發各方關注與討論。文章分析了選舉結果、影響因素以及社會對未來的期待與擔憂。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不管你對政治敏感與否,對台灣人而言,最大的新聞應該是這這個了 13日舉行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約558萬票獲得勝選,國民黨侯趙配獲得約466萬票、民眾黨柯盈配獲得約368萬票。賴清德指出,台灣須走向「溝通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不管你對政治敏感與否,對台灣人而言,最大的新聞應該是這這個了 13日舉行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約558萬票獲得勝選,國民黨侯趙配獲得約466萬票、民眾黨柯盈配獲得約368萬票。賴清德指出,台灣須走向「溝通
Thumbnail
這次總統選舉、立委,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選贏的沒多開心,選輸的沒多沮喪,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畢竟民意如流水。 賴清德或許將成為傀儡。 名份上的共主,實則形同空殼。 現在縣市長、國會都是朝小野大。 這次民禁黨贏得總統選舉,失去國會多數席
Thumbnail
這次總統選舉、立委,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選贏的沒多開心,選輸的沒多沮喪,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畢竟民意如流水。 賴清德或許將成為傀儡。 名份上的共主,實則形同空殼。 現在縣市長、國會都是朝小野大。 這次民禁黨贏得總統選舉,失去國會多數席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