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所有景點裡,我最惦記圓明園。
沒有紫禁城的輝煌宏偉,沒有野長城的孤高冷咧,一無所有幾乎是它唯一擁有的,除了僅存的西洋樓之外。
那日很瘋,一早先去頤和園,在園中各種迷路鬼打牆後決定趕赴圓明園,不走三萬步不罷休。從頤和園某個側門打三輪車過去,車伕把我放在圓明園偏僻的一處入口,平面地圖看大概是西洋樓遺址的斜對角吧。一路走著,眼前什麼都沒有,只有乾黃的樹林和草叢,偶爾會跨越小小的溪流,勉強從一旁立的指示牌辨認,這裡是九州清晏、那裡是武陵春色,對著荒煙蔓草努力拼湊曾矗立於此的宮殿,搖搖頭,太難想像了。很幸運在途中一個新建院落裡看了《圓明園四十景圖》,這才從甫經之路指認出歷史的原貌。記得走了很久很久才抵達西洋樓,大概有兩個小時吧,它是圓明園唯一的非木造建築,得以在戰火中勉強留存一部分,斷壁殘垣在初春的暮色裡,更為驚心觸目。人潮洶湧,沒能在它跟前停留。當下非常想跟一個人說話,只是我也不記得要說什麼了。
再回想起,好珍惜這些獨自行走的時光。
────2019/11/02,寫於蘭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