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再起:不是經濟戰,是選戰的延長線?點擊觀看影片
2025 年 7 月,前總統川普再次拋出震撼彈,對日本、南韓等 14 國發出正式通知,宣佈自 8 月 1 日起,將對這些國家出口至美國的商品課徵高達 25% 至 40% 的關稅。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戰」不僅震動全球市場,也再次把川普推上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次受影響的國家,包括日本、南韓、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寮國、孟加拉、突尼西亞、南非等。川普強調,這是一場「對等貿易」行動,目的是要讓美國企業獲得公平待遇。不過外界普遍認為,這其實是川普為了 2025 大選所設的戰略棋局。
從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開始,川普就擅長以「關稅」作為政治工具。這次也不例外。他瞄準的不是中國,而是中國以外的製造基地與傳統盟邦,等於是在整頓全球供應鏈的第二階段,企圖逼使這些國家就範,重談雙邊貿易協議。
市場方面,美股一度劇烈波動,亞股在消息曝光後也快速下殺。台灣、日韓供應鏈企業紛紛面臨轉單壓力與需求不確定性。雖然短期可能出現轉單利多,但長線來看,若多國報復性關稅跟進,全球貿易環境將更趨不穩。
川普的這一步,表面是爭取美國利益,實際上卻是拿全球市場當籌碼,爭取國內選票。8 月 1 日起,全球貿易局勢恐將再次進入「高風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