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府與北京之間的貿易齒輪再度緊咬之際,川普政府祭出「再加50%關稅+談判終止」的雙重施壓,不只是重演過去貿易戰的劇本,而是將美中關係推向一個更具對抗性的臨界點。

「不合作就得屈服」—這是川普時代的貿易語言,也可能成為全球新秩序的開場白。
川普以極端的時程表設下談判界線:中國若不撤回34%的報復關稅,美方將加碼到50%的懲罰性關稅,並終止所有中國主導的談判。與此同時,他刻意釋出對其他國家「立即開放協商」的訊息,形成明確的外交排他性。
對全球市場而言,這不只是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博弈,更是對供應鏈彈性與全球貿易框架的再次考驗。若北京不讓步,全球企業將面臨新一輪關稅風暴,台灣、韓國、德國等出口依存度高的國家也可能被迫重新計算其與中美兩邊的風險敞口。
而對中國而言,這是一道戰略選擇題。
是維持「對等回應」的原則,還是為避免更大損害而主動重啟談判?當前經濟壓力沉重,北京的選擇不只影響雙邊,也將影響整個區域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