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無名-(二十)戰中影

更新 發佈閱讀 19 分鐘

風從巷口灌入,雪在巷中飛旋,落在阿冷的髮間與肩頭,霎時融化。

她站在巷口,望著前方那幾個已成圍勢的男子。

那扒手已退入他們之中,嘴角帶笑,像是把她當成一場玩笑的開端。

「好一隻小野貓,還敢追來?」

巷子陰暗逼仄,風捲著雪從牆角繞入,吹亂了對面幾人的衣襟。

五人排成半圓,兩人持刀,一人握著鐵尺,另兩人空手而立。

阿冷不動,心卻極靜。

其中一人拍了拍手中的鐵尺,冷笑著上前半步。

巷子狹長,牆壁斑駁,無人出入,這裡,是這些人下套的地方。

阿冷沒說話,目光卻沉了下來。

她的眼掃過眼前三人:那個扒手空手而立,另外兩人則分別持刀、持鐵尺。

先看武器——刀柄長短、磨痕深淺,判斷出慣用右手者有兩人;再看站姿與衣角浮動,那是風勁被動帶動,還是身形微動所致?她迅速辨別出最右側那人右膝略沉,是習慣先出右步者,對面的刀手則習於左撇,握刀位置太高,會起手劈斜角。

他們還未動,但她已在腦中排好了順序。

先破那個持刀左撇子的角度、再封空手者的動線、最後才牽制鐵尺那人。

高處,衛無咎輕聲笑了一下。

「她在算。」他像是對風雪說話,又像對自己說,「不是亂撲,是在看……哪隻手提兵、哪條腿起步,衣角怎麼飄……這是觀戰者才會做的事,不是參戰者。」

阿冷的右手輕輕摸向髮間,那裡插著阮姑娘送她的木簪,溫潤細緻,雕著極簡的花紋。

此時此刻,它不再是閨中飾物,而是她目前唯一能抓住的武器。

她毫不猶豫地將其從髮髻中抽離。

霎時間,束縛已久的青絲如水波般湧動,盡數傾瀉而下,紛亂地灑落在她瘦削的雙肩。

昏暗光線下,她散著一頭烏髮,卻不顯狼狽,反而令那張冷靜的臉龐更添一份決絕。

她的緩緩向前踏了一步,身形微低,像是在尋找某個角度。

下一瞬,阿冷動了。

她身形低伏,腳步輕巧地跨向側方,卻不直衝,而是借著一旁牆壁翻身躍起,一記橫掃腿腳使刀手重心晃動,旋即手腕一扣,木簪刺出!

左撇子果然出刀角度過大,來不及調整,刀才舉起便被簪身點中虎口,刀脫手。

另一人撲來,她身形一轉,衣袖捲起地上的泥雪,遮住對方視線,反手一擊點在對方膝蓋外緣,使他腿骨微偏,跪倒在地。

但鐵尺來得更快,她來不及再閃,只能撐地翻身,木簪擦過鐵尺,發出一聲脆響。

她手腕震得發麻,掌中木簪微顫,已見細裂痕。

那名持鐵尺者冷笑一聲,將鐵尺橫握,腳下發力,準備再度衝來;那名被她擊中膝蓋的漢子已扶著牆邊站起,臉色雖白,目中已然帶怒;而那失刀之人則弓身撿起兵器,虎視眈眈。

阿冷無聲深吸一口氣,目光迅速掃過四周。

她不知該稱這是求生的直覺,還是模仿來的本能,總之,她學會在動手前「看」。

三人中,持刀者重心偏左,腳下微弓,衣角被風揚起時,她看見了對方後腳踮起。

那是要斜步快進的前兆。

另一人則下意識地搓手,顯然先前傷處未癒,但也可能是假動作。

持鐵尺者雙膝微曲,明顯是正面突刺的預備動作。

這一瞬間,她的身形雖靜止,腦中卻像走馬燈一般推算下一步。

轉身,轉瞬,她瞥見那堵牆角——有一根落在地上的木棍,長度與練武用的木劍幾無二致。

那是她唯一的機會。

下一瞬,鐵尺破風而至,她側身滑步,幾乎貼著地面鑽出空隙,手臂向前一伸,指尖勾住了那木棍。

「啪——」聲一響,是鐵尺擊中石地的餘音。

阿冷已握棍在手。

她腳步不停,順勢一旋,一記下斜斬打在持鐵尺者肘彎處,那人悶哼一聲,向後踉蹌。

另一側持刀之人怒吼而上,刀鋒如斧劈木,直劈她肩。

阿冷不迎,只避,腳步像是從花枝那學來的灶房舞步,又像是某次看見劉先生揮筆時那忽左忽右的律動,她借力再回旋,木棍反手一橫,撞開刀鋒——

火星四濺,木棍雖不破,卻也震得她虎口發麻。

高處屋脊,積雪滑落,衛無咎披著灰毯坐在屋脊一角,雪沒過了他肩頭。

他沒言語,沒喝酒,僅一雙老眼銳利如鷹,直盯著下方那名披麻著粗布、手握木棍的小丫頭。

她剛才的腳步,是觀過敵人身法後模仿而來,連擺臂與重心的偏移也近似。

他認得,那不是胡亂模仿,而是近似「身入其形」的領悟。

那是一種能學,也敢學的膽。

他心念未動,表情依舊。

這不是驚奇,也不是讚賞,只是專注,是一個真正尋找答案的人,對一道可能出現的解題線索,深沉凝視的樣子。

雪又落了些許,風聲中,衛無咎微微眯起眼,目光再度轉向那場尚未結束的搏殺。

巷口一側,陰影之下尚站著兩人,一人倚牆抱著刀,嘴角噙著笑,一人則蹲踞地上,拾起一根細竹枝在地上隨意劃畫。

他們並未參戰,只靜靜看著那一場混亂。

「哈,三個大男人,竟然還拿不下一個丫頭?」持刀的那人冷笑,語氣中滿是輕蔑,「要不要我上去幫忙啊?不然這年節禮可要送不成了。」

「別急、別急。」蹲著的那人將竹枝往旁一拋,笑嘻嘻地說:「我倒是想看看這丫頭能撐多久。要是她真能打倒他們三人,我看這幾個該改行賣糖葫蘆了。」

這番話落進那三名正在搏鬥的人的耳中,頓時像是火星落油,惱羞成怒。

鐵尺再度橫掃,持刀者低吼著斜劈,膝傷者則強撐著撲來。

原本還能冷靜應對的阿冷,逐漸感受到壓力遞增。

她雖仍能捕捉到敵人的動作起點——腳尖的力道、眼神的轉移、肘腕的預備——但身體的疲憊卻慢慢攀升,像是滲入骨縫的寒氣,揮不掉,也避不開。

木棍上已留多處裂紋,雙臂因震動微微發顫。

這些人原本尚留幾分試探與戲謔,如今被激怒,攻勢全變,動作中多了狠意與殺氣。

她收回原本要進攻的步法,轉而防守,每一步都計算著對方的落點、角度,只求拖延。

但她清楚,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氣力在耗,視線也開始模糊。

她咬著牙,仍沒喊聲,也沒後退,僅是死守著,守著自己的重心,也守著那根幾近斷裂的木棍。

——遠處屋頂之上,衛無咎動了動身子,灰氅隨雪輕搖,他低下頭,手指輕敲膝蓋,神情冷靜,依然未語。

……阿冷還在撐著,木棍上的裂痕越來越深,她的氣息也愈發急促,汗水與雪水交融,沿著頸側滑下,卻無暇顧及。

她的眼神仍在掃視敵人的重心,預判下一擊,但體力已明顯下滑,每一次閃避都拖得更重、更慢,雙臂酸麻如鉛。

就在此時,巷口外傳來一聲尖銳驚呼,劃破了這狹仄空間的緊張節奏。

還未交手的兩人,一人持刀,一人空手,他們循聲望去,只見兩道身影匆匆趕至,是花枝和陳旺。

「阿冷!」

花枝眼前看到的一幕是──

巷子深處,阿冷衣衫狼狽,髮絲散亂,神色堅毅卻已氣喘連連,被三名大漢持刀持尺包圍。

那一根早已裂開的木棍像是她此刻全部的依靠,護在身前,強撐著不倒。

花枝的腦中「嗡」地一聲空白,身體先一步做出反應,幾乎是本能地想要衝上前幫忙。

但下一瞬,她猛地頓住,理智如冷水潑頭般將她從衝動中拉回──她幫不上忙。

她不是阿冷,手無寸鐵,連站穩都可能被踢飛。

「不行……」她喃喃自語,雙唇發白。

於是,她轉身就跑,打算衝出巷子找人求救。

腳步剛跨出沒幾步,只覺肩頭一寒,整個人猛地被扯住,一柄冷冷的刀鋒已架在她脖子上。

「別動。」

低沉的男聲帶著幾分玩味。

接著他轉頭朝著裡頭大喊一聲:

「夠了,別打了!都給我住手!」

這聲音沉沉地壓了下來,像是砸在巷中眾人心頭,把那場如暴風雨般的打鬥硬生生叫停。

那人冷冷瞥了阿冷一眼,緩步走上前,刀鋒仍貼著花枝細嫩的脖頸。

街角吹來冷風,掀起他的髮角與破舊外袍,像一頭盤踞市井的餓狼,終於現出獠牙。

「我這人心善,沒打算要命。」他語氣輕慢,一手從花枝髮邊挑開幾縷亂髮,像在戲弄貓狗,「可不識趣的,總得學點教訓。我們不要命,要銀子,拿出來,就當交個『過路費』。」

陳旺已嚇得臉色慘白,雙手顫巍巍地從懷裡掏出錢袋,抖著聲說:「大、大哥,我……我只有這些了……」

花枝咬緊牙關,一動不動。

她的身體在微顫,卻硬撐著沒有哭出聲。

阿冷站在原地,眼前的畫面彷彿凝固。

那人掂了掂手中的袋子,滿意地笑了,「不錯不錯,懂事。不過……」他眼神一轉,看向阿冷,聲音沉下來,「就妳,倒是棘手。」

他嘴角一勾,譏諷之意更甚:「小兔子想從籠裡跳出去,是嗎?本事不小,還能打個一打三。可惜,還是太嫩了點。」

他忽地一聲冷哼,舉刀在花枝肩頭一拍,嚇得她倒吸一口氣。

「我改主意了。」他舉手朝那三人一擺,「這丫頭交給你們,腿給我打斷,讓她學會記住一件事——」

他的聲音冷得像石縫裡滲出的水:「江湖,不講英雄,只看規矩。兔子不乖,就得剝皮。」

三人互視一眼,擦了擦臉上的瘀青與鼻血,眼裡都是狠意。那人又側頭對身邊的空手漢笑道:「咱倆就看場好戲吧,看這隻小兔子能蹦躂幾回。」

阿冷站得筆直,汗與血混著落下,黏住了額髮與下巴。

她死死盯著前方的三人。

她知道自己體力漸漸耗盡,肩膀與大腿已然酸痛,每一口呼吸都夾著熱意。

但她沒退。

她只是看著那三人,再次觀察——

持鐵尺者呼吸稍快,左腳略前,似是準備自右側切入;空手者眼神飄忽,似在尋破綻,雙拳微微發抖;持刀者最穩,腳下紋絲不動,卻氣勢如山,似是打算最後收尾。

她雙手無物,但眼神裡有火。

那不是求勝的火,是守護的火。

她腦中閃過琬姑娘讀書時的微笑、小蠶抬頭問問題的眼神、四娘訓話後轉身輕輕嘆息的背影——還有此刻臉色慘白、卻仍試圖站直不讓自己倒下的花枝。

她知道自己是丫鬟,不應逾分。但她也知道——

這一刻,沒有人會保護她們。

只能靠自己。

她腳步微沉,身形再度壓低,準備迎戰。

三人步步逼近,腳步穩沉,像是訓練有素的獵犬,將獵物困進死角。

阿冷喘息急促,背後牆角已無退路。

她緊握木棍,餘光瞥向袖中那支快裂開的木簪,眉頭微皺。

她低聲喃喃:「……對不起。」

她抽出木簪,反握在左手,身形略低,一手木棍,一手木簪,宛如雙劍在手,氣勢頓時一變。

就在此時——

一股冷風拂過耳邊,一道聲音卻未從風中來,而是直接「落」入了她的心裡。

「妳為何執兵?」

那聲音蒼老低啞,卻清晰得像耳語貼在心頭,仿佛不是從人間發出,而是從某處古老荒寂的深林中回響。

阿冷一驚,腳步微頓,雙眼驟然收縮。

那聲音太真,太近,卻又無跡可尋。

她來不及細想,只聽那聲音繼續自語般低喃:

「若不自知何為動手,兵在手,殺在身,而道無歸也。」

語罷如雷,瞬息寂靜。

世界彷彿在此刻停了一瞬,所有聲音抽離,只餘她心跳與呼吸。

阿冷不明白那是誰,但她明白那句話的重量。

她低下眼,看著自己一手的木棍、一手的木簪,想起花枝被刀抵頸時的眼神、想起陳旺嚇得蹲地的顫抖、想起這一切荒誕卻真實地攔在她面前的殺意。

她心裡浮出三個念頭:

「我要保護她們。」

「我要活著。」

「我要回去。」

那不是為了誰的命令,不是主僕的責任,也不是什麼江湖的道義。

那只是她此刻,最真實的渴望與選擇。

她緊了緊雙手,雙眸凝定,像是從懵懂中拂去一層薄霧,生出了一道真正的「意」。

下一瞬——

她動了。

一擊自左方斜劈而來,阿冷順勢低身,木簪橫舉,硬生生架住了那刀刃的一瞬,手臂傳來一陣劇痛,但她沒有退。

反手一棍,像是點水似地刺出,直逼對手小腹,對方閃得慢了半拍,臉色一變。

接著第二人再撲上,她左手木簪往下一壓一挑,彷彿撩起布簾一般,那人腿根被點中,身形一歪。

她的棍子已如影隨形,又從右側掃擊而上!

她的眼神空靈,沒有一絲多餘的情緒,像是整個人陷入某種極度專注的狀態。

忽地,她腦海中閃過一段話。

那是某次和雲雀一起看話本時,讀到的戲文:

《一刺驚蛇出草,二劈斬斷飛雲,三撩挽月繞枝,四挑起死回生,五點似燕穿林。》

她當時只覺得那些句子好聽又生動,雲雀還笑說:「這些招式,聽著倒是唬人,什麼驚蛇飛雲的,真有人舞劍能這麼玄乎嗎?我看不過是話本子裡編出來,哄咱們小姑娘罷了。」

可這一刻,她的身體比大腦更快記起了那些動作。

「刺,是直出。」

「撩,是上挑。」

「點,是極快的落擊。」

這不是話本,不是夢,而是真真切切,刀光與氣息逼人的街巷之戰。

她在「用」這些字,不只是「記」這些字。

身體就像一塊久未觸水的海綿,瘋狂地吸收著那些曾經聽聞、看見、模仿過的一切。

她不是武者,沒練過拳,也無師傳授。

可她是觀察者、是記錄者、是那個將萬象映入心底,再逐漸理解、轉化為行動的人。

她不是照著套路在打,她在「理解」。

她那原本粗略模仿的攻擊,如今開始生出韻律。

她每一次出手,都帶著剛剛才構築出的「因應」與「回應」。

屋簷上,衛無咎雙手懸在膝前,一直未動分毫。

他看著那小丫頭的動作逐漸清晰、逐漸有「道」,甚至比許多年輕習武人更快地掌握了「出手要有意,回身有根據」的本質。

他心中暗想——

這是心。

一種無師自通、無念而悟的心

阿冷進入了近乎「悟道」的臨界狀態。她的呼吸越來越穩,動作也不再只是下意識的

應對,而有了明確的意圖與方向。

腦中那段戲文的後半,突兀地浮現:

《六崩碎影影中藏,七截亂鋒半途斷,八掛江月映枝頭,九雲無形化身行,十斬驚雷破空鳴。》

那曾被她與雲雀當作茶餘笑談的俚句,如今化作血肉,編織進她的四肢百骸中。

木棍崩擊刀鋒,震出一陣火星;她借勢反身「截」住第二人的路線,手起一擰,身形彷彿掛枝飛燕,轉身「掛」於側,再朝著空檔一「雲」旋,步如隱形,氣息銜接於無聲處。

短短數招,幾近不可思議地連續打出。

那持刀的首領臉色逐漸從戲謔轉為凝重,他握刀的手收緊了,唇角那一抹「賞玩獵物」的笑意逐漸褪去。

「……這小丫頭,不對勁。」

他低聲呢喃,語氣中帶上了警惕。

旁邊那名始終站在他身邊未曾出手的同伴也皺起眉頭,望著場中,低聲說:「她剛剛那一招,是……掛劍轉身?哪個門派教出來的?」

「不是門派教的。」首領盯著那瘦小的身影,冷聲應道:「是她自己從死裡摸出來的。」

三名手下此刻也漸漸吃緊,剛才還以為是簡單活兒,怎麼一轉眼,反倒被一個丫頭逼得節節敗退。

可越是這樣,他們反而越是恨極——丟人丟到這地步,要是不把人剁了回去,日後還怎麼混?

他們惱羞成怒,攻勢一陣急過一陣。

但阿冷的眼神卻愈發沉靜。

她不再追求一擊制敵,而是以撐為攻、以守為勢,一招一式都帶著內在邏輯,雖不完美,卻逐步成型。

在這場刀鋒與命搏的風雪之中,一顆未曾求生的心,正在因為「要回去」這個念頭,而生出劍意。

她已不再只是個模仿者。

她開始「選擇」出手的時機,「決定」身法的方向。

她正在成為「執兵者」。

衛無咎靜靜坐於屋頂,背後積雪無聲落下,眼前的場景殺伐之意漸起。

那丫頭的雙眼不再只是單純的冷靜,而是開始泛出一種他極為熟悉的神色。

——那是理解後的決意。

他原本想問出第二問:「妳可承其血?」

但他沒問出口。

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已經給出回答。

她不是為殺而殺,而是為護而戰。

這樣的心,尚能守住自身,不失分寸。

她承得住,至少此刻能承得住。

那他想知道的是——她知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對手是誰。

於是,他再次凝氣傳聲,一字一字送入她心中:

「妳知敵為誰?」

這次,他的語氣比上回更緩,卻也更重。

阿冷聽那聲音,再次在腦中響起。

她一度以為是幻覺。

可那語調沉穩、蒼老,帶著斷世經年、如潮般的威壓感,讓她無法忽視。

「妳知敵為誰?」

她的雙眼猛然收緊。

她在思索,但只是一瞬,她的心裡便響起自己的聲音:

——這些人,出爾反爾。

——他們手持利器,劫財挾人,視命如草。

——他們嘲笑、羞辱、打壓,視旁人如魚肉,動手時不留餘地。

她深吸一口氣,下一瞬,那口氣如同沉入心海,轉為殺意。

她知道敵人是誰了。

敵人就是——眼前這些要將她與朋友困死於此的惡徒。

殺。

她的眼神變了,不再只是專注,而是帶著冰冷的斷意。

那木簪與木棍,每一次出手都多了三分狠意——不是亂殺,而是「必要之殺」,為守而出,為護而斷。

對手也察覺到變化,他們不再只是與一個小丫頭交手,而是與一個眼中有殺氣、有判斷、有步伐的對手纏鬥。

衛無咎微蹙眉頭,心中卻微微一震。

「好個小丫頭……這股氣,不是未經世事的蠻勁,而是……『分辨之心』已成。」

他沒笑,面容反而更沉。

他知道這樣的心態,一旦種下,要麼開出道心之花,要麼墜入殺劫深淵。

但他不阻止。

因為他看到了,這丫頭,在以她自己的方式,一問一答,步步向前。

持刀首領見那丫頭的氣息越來越穩,雙手配合得幾近本能。

他本是想戲弄、消遣,卻不料見那木簪竟擋住了鐵尺之攻,木棍出擊也不再只是胡亂亂揮,而是招招逼命。

他瞇起眼,看見她的呼吸雖急,卻並未亂;雙腳雖顫,卻未退。

這一幕,讓他腦中浮起一種不安的預感。

他轉頭與旁邊那名空手夥伴對視一眼,彼此眼神凝重。

那夥伴低聲道:

「此子不可留。」

他點頭,神色冷下來,顧不上手中的人質,刀鋒一轉,便要親自下場——

這次不再是戲弄,也不是教訓,是殺意已決的出手。

然而,就在他踏出那一步的瞬間——

「——那丫頭,夠努力了。」

一聲輕歎,從兩人頭頂傳來。

聲音不大,卻像是突地灌入耳中,帶著歲月風霜,沉穩如山,讓人心口一震。

兩人驚愕抬頭。

只見屋檐之上,不知何時站了個老者,一身破衣,亂髮灰白,手中拎著一個破酒葫蘆,斜睨而下。

未等兩人反應過來,那老者腳尖一點,身影宛如斷雪橫風,瞬息而至。

兩聲悶哼。

刀未出鞘,人已倒地。

兩人身形一頓,四肢癱軟,被點住大穴般動彈不得,雙眼瞪大,滿是驚恐。

阿冷聽見那聲音響起時,心中如被什麼重重敲了一下。

下一瞬,一道身影從天而降。

她根本來不及看清對方怎麼出手,只看見首領和那人如破麻袋般倒下,動也不動。

有人來了。

有人來幫她了。

她的身體還繃著,但那緊繃得太久的那一口氣,終於鬆了。

肩膀微微一垮。

眼前的光開始斑駁,呼吸聲在耳中變得遙遠。

她想再站穩,卻已經沒有力氣。

最後一眼,她看到的是那老者身影,接著,她眼前一黑,整個人向後倒下,不知人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路路的異想平台
17會員
118內容數
目前作品同步連載於 1.「POPO小說原創」https://www.popo.tw/books/856563 2.「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siruru/ 3.「Content x Creator」https://cxc.today/zh/@siruru/work/38158
2025/07/14
衛無咎——此名若曾記於紙上,當初應是寫在金箋玉牘之中。 衛家是寧川府的鹽商世家,數代經營,財富綿延,樓船通江,倉廩積粟。 無咎為家中長子,生來富貴,父母慈愛,兄弟友睦,妻子溫婉,膝下一女如花。 他的前半生,說來幾乎無隙——無疾、無憂、無咎。 若說衛無咎有何不好,便是這「無咎」之名,給得太順。
Thumbnail
2025/07/14
衛無咎——此名若曾記於紙上,當初應是寫在金箋玉牘之中。 衛家是寧川府的鹽商世家,數代經營,財富綿延,樓船通江,倉廩積粟。 無咎為家中長子,生來富貴,父母慈愛,兄弟友睦,妻子溫婉,膝下一女如花。 他的前半生,說來幾乎無隙——無疾、無憂、無咎。 若說衛無咎有何不好,便是這「無咎」之名,給得太順。
Thumbnail
2025/07/12
雪落下來時,她正站在庭中掃地。 不是風雪驟起的那種落法,也不是書中描寫的「漫天如絮、似夢非夢」,它落得極輕,像是有人從天邊偷偷撒下一捧又一捧細鹽。 她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 那東西落在掌心,初時毫無重量,涼得像是剛從井底取出的水珠。 接著不到數息,便化了。 雪化開的感覺有些奇特,先是沁涼,再
Thumbnail
2025/07/12
雪落下來時,她正站在庭中掃地。 不是風雪驟起的那種落法,也不是書中描寫的「漫天如絮、似夢非夢」,它落得極輕,像是有人從天邊偷偷撒下一捧又一捧細鹽。 她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 那東西落在掌心,初時毫無重量,涼得像是剛從井底取出的水珠。 接著不到數息,便化了。 雪化開的感覺有些奇特,先是沁涼,再
Thumbnail
2025/07/12
臘月廿一,天未亮,霜氣已凝。 阮府東廂一早便開了窗,窗紙拆下重糊,簾帳褪舊換新,廊檐下多了一道紅紗影子,掛得齊整,不偏不斜。 灶房起火比往日早了一刻,甑中米香混著蒸糕的甜氣,透著微開的窗縫散出來,在風裡一縷一縷地浮動。
Thumbnail
2025/07/12
臘月廿一,天未亮,霜氣已凝。 阮府東廂一早便開了窗,窗紙拆下重糊,簾帳褪舊換新,廊檐下多了一道紅紗影子,掛得齊整,不偏不斜。 灶房起火比往日早了一刻,甑中米香混著蒸糕的甜氣,透著微開的窗縫散出來,在風裡一縷一縷地浮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他們走上工廈天台,夕陽已然褪去,餘下漫天的紫紅色晚霞,眺望遠景,該區繁密且破舊的工商樓宇如同籠牢,四面圍困。環境昏暗使女生看不清前路,險些被地上綜橫交錯的渠管絆倒,男生見狀上前攙扶。   陳素拘謹頷首,抬手示意不必。受拒的天賜如是悠哉地走在前頭,哼起了歌,每當遇到絆腳的渠管或台階,便跺兩下腳以
Thumbnail
  他們走上工廈天台,夕陽已然褪去,餘下漫天的紫紅色晚霞,眺望遠景,該區繁密且破舊的工商樓宇如同籠牢,四面圍困。環境昏暗使女生看不清前路,險些被地上綜橫交錯的渠管絆倒,男生見狀上前攙扶。   陳素拘謹頷首,抬手示意不必。受拒的天賜如是悠哉地走在前頭,哼起了歌,每當遇到絆腳的渠管或台階,便跺兩下腳以
Thumbnail
寒夜幾番凍結了一切景光,卻無法冷藏一顆顆燼燃的心。閉上憔悴地眼皮,精神就陷入放鬆狀態,一一淡忘了所有,緊接著無意識來到森暗的街頭,有位好心的女子,看見兩隻年幼的小貓,原本打算要帶牠們回家去,可牠們全身都是吸血蟲,女子便拿粗糙地毛巾東擦西除,但爬滿的蟲子,一隻都除不掉,她根本不敢帶牠們回屋,我幫她把兩
Thumbnail
寒夜幾番凍結了一切景光,卻無法冷藏一顆顆燼燃的心。閉上憔悴地眼皮,精神就陷入放鬆狀態,一一淡忘了所有,緊接著無意識來到森暗的街頭,有位好心的女子,看見兩隻年幼的小貓,原本打算要帶牠們回家去,可牠們全身都是吸血蟲,女子便拿粗糙地毛巾東擦西除,但爬滿的蟲子,一隻都除不掉,她根本不敢帶牠們回屋,我幫她把兩
Thumbnail
  烈日當空,萬里無雲,可街上仍舊熙來攘往、絡繹不絕。這裡是庸城,當年不過一鎮規模,因其是劍神故居今日才能蓬勃發展至此。雖說路上衣著風雅華貴之人不少,可最多的還是那些販夫走卒,為了生計,在這酷暑天哪怕赤著上身也得忙活。   在這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一名身形頎長的男子正緩緩踱步,身穿黑道袍、頭戴褐斗笠
Thumbnail
  烈日當空,萬里無雲,可街上仍舊熙來攘往、絡繹不絕。這裡是庸城,當年不過一鎮規模,因其是劍神故居今日才能蓬勃發展至此。雖說路上衣著風雅華貴之人不少,可最多的還是那些販夫走卒,為了生計,在這酷暑天哪怕赤著上身也得忙活。   在這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一名身形頎長的男子正緩緩踱步,身穿黑道袍、頭戴褐斗笠
Thumbnail
  我佇立在偏僻獨居男子家外的樹林處,穿上雨衣和雨鞋,畫上綻紅如血的口紅,屋內男子歡快的嘻笑聲沒有留意到靠近的另個輕盈腳步, 『主人。』清朗的女聲入耳,我抿了唇抬頭望去,高挑纖瘦胸前波濤的氣弱女子。 『身體借我。』我莞爾。 她顫了肩,點頭。 「『老師......』」
Thumbnail
  我佇立在偏僻獨居男子家外的樹林處,穿上雨衣和雨鞋,畫上綻紅如血的口紅,屋內男子歡快的嘻笑聲沒有留意到靠近的另個輕盈腳步, 『主人。』清朗的女聲入耳,我抿了唇抬頭望去,高挑纖瘦胸前波濤的氣弱女子。 『身體借我。』我莞爾。 她顫了肩,點頭。 「『老師......』」
Thumbnail
在彷徨漫漫長夜裡 我踽踽獨行在冷冽街道 縈繞身邊的是凜冽狂風 撕扯著我單薄的衣裘 夜沉沉地壓城 寒冷彷彿永無止境 我瑟瑟發抖 無處遮身 是什麼在遙遠燃起了一絲溫暖? 那絲暖意匆匆劃過街角 我追隨著暖意而去 來到了一間昏黃的小店 店中老翁手執鐵壺 細
Thumbnail
在彷徨漫漫長夜裡 我踽踽獨行在冷冽街道 縈繞身邊的是凜冽狂風 撕扯著我單薄的衣裘 夜沉沉地壓城 寒冷彷彿永無止境 我瑟瑟發抖 無處遮身 是什麼在遙遠燃起了一絲溫暖? 那絲暖意匆匆劃過街角 我追隨著暖意而去 來到了一間昏黃的小店 店中老翁手執鐵壺 細
Thumbnail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
Thumbnail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