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常是樂天派,阿貍的拿手菜則是悲情牌。
一開始吸引我的是溫柔的氣質和她的許多思緒,
我以為自己能夠想像許多往後我們要一起進行的事,
卻如她憂憂說的那樣,反覆在對方身上見到自己的過去。
"我是李漪,上班族,曾經當過管家。" 記憶中初次見面,阿貍的自我介紹很精簡。
她看起來很擅長運動,不太會做家事。
結果實際上相反,是個懶惰運動但會下廚與縫紉的人。
就像穿著打扮一樣,人們身上總是有許多標籤,自己貼的、別人給的,各式各樣。
世界之於我就像是個萬花筒,景色相仿、繽紛而清晰、無窮無盡,好好活在當下。
對阿貍來說可能像是一部黑白電影吧?
既是觀眾也是演員,旁白台詞很多,而且台語占比不少。
我曾不止一次問過阿貍,她有沒有精神疾病,她總是矢口否認。
後來在娛樂時事上有一封不願被看見的遺書,我想那很像阿貍。
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很政治正確,不過阿貍甚至說她不需要諮商。
阿貍時常讓我感到迷惑不解,我和阿貍自始至終像在雨中游移。
乾脆、有活力、下好離手、不拖泥帶水,我向來是這麼不受控。
衝突與爭執之下我逃走了。正確來說,我將阿貍趕出我的世界。
最討厭雨天淋雨了,沒辦法互相理解與好好相處,就只能道別。
時常說著要追求平穩與安心的阿貍,現在偶而還是會捎來訊息。
我還是能感受到這世界的匱乏與混亂,這也是我逃離阿貍的原因
如果我也是那麼混亂,希望阿貍可以無數次重複堅定地選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