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民政策,外國人到底被接納了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近年來,日本因勞動力短缺而逐漸放寬移民政策,目的是吸引更多外國人來日工作。
老實說,我就是這波變動的受益者之一。

然而,隨著外國居民人數不斷攀升,日本社會也面臨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治安方面。
有些政黨主張,政府應該在移民政策上設下更嚴格的限制,而不是無條件地接納所有移民。

身為一個在日本生活八年的外國人,我深知「不被接納」是多麼令人煎熬。
即使沒有人會當面說你不受歡迎,但某些態度與眼神,比言語還讓人難受。

我並不是說我從未感受到日本人的不友善;相反地,就算沒有人說出口,你仍能察覺……
尤其是當我和台灣朋友一起出門、在公共場所講中文時,那些打量的眼神與微妙的尷尬氣氛,總是提醒我:我依然是個外人。

我對自己的身分認同一直很矛盾。
明明我在這裡工作、納稅、育兒,卻始終沒有「扎根」的感覺。
我常覺得自己夾在兩種文化之間 —— 不是日本人,但也不再是完全的「外國人」。

我理解日本政府的顧慮:管理移民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在維持社會穩定的同時接納文化多樣性,更是一門需要細緻處理的課題。
但我也相信,大多數移民來到這裡,不只是為了生活,而是希望被真正接納 ,
而不是當成社會「不得不」包容的存在。

接納移民,是全世界都在面對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已開發國家更是如此。
在照顧本地居民與新住民之間,本來就難以取得平衡。
因此,建立更完善的支援系統變得格外重要 —— 像是語言學習協助、生活支援、或定期舉辦社區活動與國際交流等, 都能幫助外國人更快融入,也讓本地人更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

畢竟,每個人都渴望歸屬感,而不是只是那張簽證上的編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日小確幸與小崩潰
11會員
28內容數
2017 年開始在日本生活,如今是上班族,也是 1 個孩子的媽媽。這裡有我在日本遇到的小確幸,也有職場與育兒間的小崩潰。願這些文字能陪伴正在異鄉努力生活的你。
2025/04/24
一排排名牌嬰兒車,看似一致和諧,卻隱隱傳遞著一種階層意識。在這個講究集體和規矩的社會中,育兒真的可以自由選擇嗎? 身為一位在日本生活的外國媽媽,我開始思考,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我能否以一種「理所當然的不合群」繼續走自己的育兒路?
2025/04/24
一排排名牌嬰兒車,看似一致和諧,卻隱隱傳遞著一種階層意識。在這個講究集體和規矩的社會中,育兒真的可以自由選擇嗎? 身為一位在日本生活的外國媽媽,我開始思考,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我能否以一種「理所當然的不合群」繼續走自己的育兒路?
2025/03/31
耗時一個月的準備, 終於將申請資料備齊辦理永久居留權;回想剛來日本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只會在這裡待一年,沒想到命運一轉,我竟然在日本定居了。
2025/03/31
耗時一個月的準備, 終於將申請資料備齊辦理永久居留權;回想剛來日本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只會在這裡待一年,沒想到命運一轉,我竟然在日本定居了。
2025/01/07
生產完的第一個月是我身心最黑暗的時期。 什麼叫做你的身體已經不是你的身體,生產完後我才深刻地體會到。
2025/01/07
生產完的第一個月是我身心最黑暗的時期。 什麼叫做你的身體已經不是你的身體,生產完後我才深刻地體會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如果你即將移居到芬蘭或剛搬到芬蘭,各大城市有Spouse Program或是International House特別在支持移民融入芬蘭社會。
Thumbnail
如果你即將移居到芬蘭或剛搬到芬蘭,各大城市有Spouse Program或是International House特別在支持移民融入芬蘭社會。
Thumbnail
不動產投資,每個人有不同目的。 大部份是為了當東京包租公包租婆,享受每個月收「日幣」房租的樂趣。 日幣房租進到外幣帳戶後, 來日本可以直接花日幣,非常爽!! 有的人是享受那種「海外置產」的快感。 我去日本就可以不用去住飯店, 住「我・自・己・的・家」, 聽起來好夢幻! 移民,
Thumbnail
不動產投資,每個人有不同目的。 大部份是為了當東京包租公包租婆,享受每個月收「日幣」房租的樂趣。 日幣房租進到外幣帳戶後, 來日本可以直接花日幣,非常爽!! 有的人是享受那種「海外置產」的快感。 我去日本就可以不用去住飯店, 住「我・自・己・的・家」, 聽起來好夢幻! 移民,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幾個外國人找房案例。 對象是初來乍到、工作簽有收入的外國人、具有日文溝通能力(N1合格)的找房血淚史,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幾個外國人找房案例。 對象是初來乍到、工作簽有收入的外國人、具有日文溝通能力(N1合格)的找房血淚史,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引進外籍移工法令繁雜,雇主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法令呢? 委任仲介公司辦理外籍移工相關事宜也是實務需要。 但是有些規定,雇主還是需要知道,不能說不知道! 被主管機關開罰,就是千金難買旱知道。 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 第 22 條 雇主申請第二類外國人之招募許可,應備下列文件: 五
Thumbnail
引進外籍移工法令繁雜,雇主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法令呢? 委任仲介公司辦理外籍移工相關事宜也是實務需要。 但是有些規定,雇主還是需要知道,不能說不知道! 被主管機關開罰,就是千金難買旱知道。 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 第 22 條 雇主申請第二類外國人之招募許可,應備下列文件: 五
Thumbnail
日本物業為不少海外投資者鍾情的市場。近日市場卻拋出震撼消息,稱當局即將修改不動產登記法,凡購買日本房地產者,必須提供擁有日本長期居住權者的基本信息。而且其身份信息、姓名、住址等,會和購買人一同登錄在不動產登記簿上。
Thumbnail
日本物業為不少海外投資者鍾情的市場。近日市場卻拋出震撼消息,稱當局即將修改不動產登記法,凡購買日本房地產者,必須提供擁有日本長期居住權者的基本信息。而且其身份信息、姓名、住址等,會和購買人一同登錄在不動產登記簿上。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對於在台灣完成學業後希望留在這片土地上發展的僑生而言,入籍成為台灣人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本文將詳細介紹在台灣大專院校畢業的僑生如何申請入籍。
Thumbnail
對於在台灣完成學業後希望留在這片土地上發展的僑生而言,入籍成為台灣人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本文將詳細介紹在台灣大專院校畢業的僑生如何申請入籍。
Thumbnail
日本一直有這方面的調查,來提醒大家注意問題的嚴重性。台灣有這方面的追蹤調查嗎?
Thumbnail
日本一直有這方面的調查,來提醒大家注意問題的嚴重性。台灣有這方面的追蹤調查嗎?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日本故鄉(地方)納稅的這個政策。日本開始實施地方納稅這個政策是從2008年開始, 但我開始用參加地方納稅是3年前開始。 這個政策實施的理由, 是因為鄉下地方人口外移嚴重, 人口減少的關係收取的住民稅不夠負擔地方的福利或是環境或是教育支援費用, 反觀像東京橫濱這種大地方住民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日本故鄉(地方)納稅的這個政策。日本開始實施地方納稅這個政策是從2008年開始, 但我開始用參加地方納稅是3年前開始。 這個政策實施的理由, 是因為鄉下地方人口外移嚴重, 人口減少的關係收取的住民稅不夠負擔地方的福利或是環境或是教育支援費用, 反觀像東京橫濱這種大地方住民
Thumbnail
隨著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兩岸關係持續發展,越來越多台灣居民前往大陸旅遊、工作和定居。台胞證作為台灣居民來往大陸的重要身份證明文件,使持有人能夠更加方便地在大陸進行各種活動。然而,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的活動也涉及到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兩岸關係持續發展,越來越多台灣居民前往大陸旅遊、工作和定居。台胞證作為台灣居民來往大陸的重要身份證明文件,使持有人能夠更加方便地在大陸進行各種活動。然而,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的活動也涉及到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