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行人格的陰行與陽行,還有五型人格的陰性與陽性(下)
(續上回)
天同與太陰的性質呈現,與水型小孩的特質算是吻合的,發展方面也不會差距太遠。但天相與破軍的性質呈現,相較水型小孩的特質發展,一個太穩重,一個太激烈。雖然以水性的發展不無可能發展出這兩種類型,但關於兩者的陰陽分類所呈現的狀態,似乎又與前面所描述的有所衝突。
例如天相重平衡秩序,審慎要求自我的特性,依前述關於陽水的特質來看,顯然有些差距,反倒作為陰水的可能性還較大。
破軍則相反,其帶來巨變的豐沛情緒與強烈行動,與其說是靜謐深潭的陰水,不如說是烈動洪川的陽水還較為合適吧。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吾認為,這是系統運用上的差異。
姑且不論天干地支在四柱八字上的意義解釋,在八字系統上要論斷,重要的是「用神」、「喜神」與「忌神」,相形之下,干支代表的內在個性與外顯個性的重要性是次之的。
而紫微斗數的論斷,以紫微系統來說,每顆主星坐落在何方宮位,其三方四正必有其會照的主星。
會照的主星會交互影響,所以解讀紫微斗數命盤時,若只以單一主星來論斷人格特點,本就會有系統的缺失存在。
例如上述天相星的對宮(四正方位)就永遠會照破軍星,且天相星的三方中,天府星永遠在坐落宮位向右數四格的位子。
這三顆星的位置與之間的距離都是固定的。
不管怎麼變換生辰年月日,徹查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十二時辰,並分男命女命,共計四十二萬(有人計算出有重複的命盤)至五二萬餘種(傳統計算上)命盤的話,都一定必會在三方四正中會照彼此。
所以,要論一顆天相星的特質,就絕對無法忽略破軍星與天府星的存在與影響。
同樣的,破軍的三方四正中,對宮的四正方位上永遠是天相,三方會照的方位上,坐落的宮位順時鐘數四格的位子永遠是貪狼,逆時鐘數四格的位子永遠是七殺。
而七殺、破軍、貪狼三星組合,古稱「殺破狼」。
「殺破狼」通常的命理解釋是:一個特殊的命格,是命宮的三方四正(命宮、財帛宮、官祿宮)同時出現了七殺、破軍、貪狼這三顆星曜。
殺破狼格局象徵著動盪和變化,具有積極進取、勇於開創的特質,但同時也可能伴隨著風險和挑戰。
許多命理初學者常會誤以為「殺破狼」是命盤中的兇局,因為古傳評語都不好,因為這三星合而為體,構成一種不安定、強烈主動、激烈轉變的命運力場。
在講究君臣官民倫理制度的古代社會中,這是很不受歡迎的存在。
當初尚未理解紫微斗數前看到關於「殺破狼」的描述,曾以為這聽起來很帥的三顆星是在特別排列時才會剛好會合在一起,是種特殊的命運格局。
理解紫微斗數後,才發現這三顆星都屬於南斗星系,排列口訣是「府陰狼門相梁殺,空三安破軍」,其中便有「狼」、「殺」與「破軍」。
所以殺破狼這三顆星永永遠遠都會在三方彼此會照,每個人命盤中也都一定會有「殺破狼」存在;所謂殺破狼格局,就是命宮中有這三顆星時的命格,並非什麼特殊格局。
而且也不是什麼湊巧的「同時出現在三方」,而是「永遠都會固定在三方」,且也沒有「四正」方位的關係。
因此,若要談論破軍星,此四顆星(天相必在破軍對面,也屬南斗星系)都必然要納入論斷考量。因為這四顆在三方四正的位子是不會變動的。
而要認識紫微斗數,更重要的是它的星名象徵,而不是五行屬性。
例如紫微星便是以帝王的屬性去判斷基本特性,天相則是以宰相的屬性去判斷;太陽星則是以自然界的太陽特性去考量意義,太陰星則是自然界的月亮。
初學者通常學習星名特性與象徵意義就能掌握其特質方向,解盤上也就不容易偏差太多,其實是不用學陰陽五行的。
當然,如果懂了陰陽五行,對於星性的掌握會較深入,而且星與星之間也會有屬性衝突,對於了解複星屬性的特質確實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例如紫微破軍的組合,紫微屬陰土,破軍屬陰水,以土剋水來看,如土佔優勢,紫微的穩重與經驗主義可確實壓制破軍的大破大立,使破軍的消耗不至於損耗過大;然若水占優勢,破軍的衝進也會可破解紫微可能會有的固執問題,使之不會限於故步自封的保守情狀。
但這是比較深入的解釋了。
通常使用上,五行屬性多是用來判斷該主星與與所坐落宮位之間屬性的適宜性,最簡單舉例的太陽與太陰:太陽屬火,若坐落在代表凌晨子時的子宮,便會是「失陷」的評價,坐落在日正當中的午宮時,便會得到「廟旺」的評價。
太陰星亦是如此,以此類推。
但要說這些五行屬性之間的描述衝突——主要是陽水陰水屬性之間的描述差異——就認為其中必有誤導與錯誤嗎?
那倒也不必。
雖然同是五行系統的使用,但四柱八字自成一套整體系統,紫微斗數自成一套整體系統,同樣的《王鳳儀言行錄》亦是自成一套整體系統,吾家所開發之身心靈關係圖的諸我意欲互動也是自成一套整體系統。
畢竟是身心靈領域的東西,能用、適用比較重要,至於是非真假,也許是目前尚未有人勘破其中聯繫的奧秘,又或許每套系統在創建時只是借用五行生剋系統代稱自己所指涉的概念內容,與傳統五行觀念實際上是毫不相干?
不管如何,本「肉體鍊魂」想研究的是五行本質的共性,所以並不適宜使用命理或其他系統的五行意義強行帶入使用。
但若它能用、且適用,能幫助理解,我們還是可以將此素材納入參考。
不否認,作為心理狀態與行為特徵的判斷,依自己替人解盤的經驗,準確率還是很高。
只是要考慮對方的心智境界在哪一階。
據經驗,在八階的下四階者,差不多都是呈現該屬性特質的負面缺點居多,高階者則有將原本缺點昇華為優點的情況。
不過,這些內容對於想要探討五行本質的共性來說,用處就不大了。
也因為如此,所以才會選用《火孩子,水孩子》一書的概念作為素材。
因為多數人格理論研究的都是成人,人格特性與言行描述上,我們很難明白在成為如此情狀之前,到底已經過多少因素的影響與干擾,才會呈現如此被描述形容的特徵狀態。
而且,人格評述與評價,亦可能會為了討好某些閱聽大眾而調整得好聽些,或者可能為了避免損害閱聽者的自尊而略有調整。
或者雖無討好視聽大眾之意,但成人的言行表現經過長期學習與發展,究竟其間是否有其他屬性干涉——五行人格是五種屬性交互作用下的產物——這才發展出目前被稱為優良的人格特質,或是低劣的人格特質,除非能深入探討當事人的人生,否則非常難判斷其中變遷的轉化過程。
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尚處於先天個性的小孩特質,去發覺還未受到太多影響的本有人格雛型,方能窺探五型人格的原始表現與原初本質。
因此,吾才會在《火孩子,水孩子》這本書上多加著墨與琢磨。
然後,關於靈我的人格特性,前面描述了兩個特點即:
(一)獨立於世界之外的時間感。
(二)靈感與意念的內在洪流。
接下去,則要第三個判斷靈我性質的特點,即(三)感覺能力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