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沒想到會來到第三集。拖延大師如我,終於重新打開電腦作業
在經歷兩天的補眠依然沒有睡飽(◍¯﹃¯◍)
希望大家看了問題和勳的回答後,能了解勳在創作的心境
祝 閱讀快快樂樂

🎤:身為製作人,SEVENTEEN的音樂涵蓋這麼多風格,你應該需要具備快速掌握各種曲風的特性吧?
🍚:我覺得自己一直都在學習,真的從來沒停過。
最近我每天都會聽新的音樂,有時會打開串流平台,點進那些我以前根本不會去碰的分類,或是特地去找一些平常完全不會聽的歌來試試看。
我不覺得光靠現在手上的東西就能一直走下去,所以總是希望自己能再進步一點、再好一點。
也因為這樣,即便我很多時候是靠直覺在做音樂,但腦中還是會不自覺反覆確認、琢磨那些旋律和聲音。
🎤:那麼在創作的時候,你需要在直覺和邏輯間取得平衡。通常你是如何開始創作一首歌的?
🍚:簡單來說,很多時候我反而會選擇不先從鼓點開始。會有種感覺,「我今天不想聽鼓聲,也不想聽合成器的低音。」
其實我大概有80%的創作日子都是這種狀態。
像我第一次嘗試製作〈Ruby〉的那天,就是跟PRISM FILTER的Kitae還有BUMZU一起先從吉他開始。雖然最初的那個版本沒有成功,但可以這麼說,〈Ruby〉起初是從一把木吉他出發,那時我給它設定的「祕密武器」就是「情感。」
即使後來音樂一定會進到電腦裡製作,但我覺得「情感」是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而木吉他這種原聲樂器,恰好能很好的傳遞那種感覺。
🎤:你長期和BUMZU、PRISM FILTER等創作者合作,你的歌曲風格多元但合作對象卻很穩定,而這樣的合作模式有為你帶來什麼優勢?
🍚:最大的優勢就是「默契」。
因為默契十足,所以我們都很清楚對方的習慣與擅長的領域,也知道彼此想要什麼。
使我們在合作時可以更精準的協助,也會為了對方不斷努力、進步,這樣創作出來的音樂當然會越來越好。
能和這麼多不同風格的音樂朋友一起工作,我覺得真的很棒。
但我會跟他們一起合作,不是因為我自己做不到。而是因為在合作的過程中,總能發現一些我本來不熟悉的新東西,這讓我覺得很有收穫。
而且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完全坦然的。如果某個段落不夠好,會直接說出來;覺得好,也會不吝嗇的稱讚,想要重做,也會立刻提出來。
像PRISM FILTER在負責混音時,有時候會為了一首歌反覆修改二、三十次,這種狀況如果是跟外部製作人合作就很不容易。但我們之間完全不會因此起爭執,反而因為大家都拼命的想讓作品更好,讓我很感動,也很感謝他們。
🎤:那麼,對你來說,在這些你參與創作的歌曲中,有留下什麼專屬於你自己的印記?
🍚:這其實很難用言語去形容,但對我來說,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這些歌本來就『命中注定』要給某個特定的人唱。」
因為在這首歌誕生時,演唱者好像就已被決定好了。
我試過很多不同的風格、節奏和概念,來回探索,但終究沒有一首歌讓我覺得「這不適合SEVENTEEN」。我覺得這點真的很奇妙,也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