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撐跌破就賣出?我怕砍錯、砍在低點怎麼辦?這是許多投資人面對停損時最常見的糾結。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判斷是否真的該賣,或是該怎麼賣得更有策略:
1️⃣ 確認支撐是否設定正確,是不是落在關鍵位置?
✅ 像是重要均線(如月線、季線)
✅ 底部型態的頸線
✅ 多次測試過的實體K棒低點
🔍 避免憑感覺抓支撐,錯誤的支撐位置反而讓你更容易砍在低點。
2️⃣ 成本低,心態穩,一檔股票,成本愈低、風險愈低
📌你會發現:「不管賣哪裡都還是賺錢」,操作就不會慌張
📌 好的買點,是防守的基礎!
3️⃣控制好進場成本,才能撐得住,不要低檔而買少,高檔反追高
✅平均成本愈高,你的停損空間就只能設得很短 → 更容易「被洗掉」
✅ 低檔買多、高檔保守,才能讓停損空間更合理
4️⃣ 把握訊號的時效性,千萬不要拖延!
⏳ 明明跌破支撐,還抱著「再看看」的僥倖心態
⚠️ 最後從小賺變小賠,甚至由小賠變大賠,有紀律、有反應,才能控制風險
5️⃣ 怕砍錯?就採用「分批減碼法」,不是全賣、也不是死抱
🎯 有把握:減碼 1/2🌀 不確定:減碼 1/3
📉 留一部分觀察,能攻能守,但最忌諱:什麼都不做、一路看它下跌!
🔚 小結:
「怕砍錯」是人性,但最怕的不是砍錯,是你根本沒有動作。支撐跌破本來就不是萬無一失,但搭配合理的支撐設定、分批減碼策略,加上良好的成本控制與時效反應,就能讓你「就算賣錯了,也錯得漂亮」。
下一集聊一個延伸議題,為什麼明明是多頭股票,別人買都賺錢,自己卻能賠錢?是不是方法錯了?還是節奏對不上?👀讓我用實戰案例拆給你看!
👉 記得按讚、分享給朋友,你的一個動作,就是我繼續做內容的最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