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日本旅行,我也跟許多人一樣,是從參加旅行團開始的。每天被行程推著走,從東京的成田機場一路被遊覽車載到銀座、淺草、台場、迪士尼樂園,再換一個景點走制式化的行程。雖然我到現在還是很懷念當時的「天喜旅行社」,然而隨著造訪次數增加,我對日本的熟悉也一點一滴累積起來。跟團旅行再也無法滿足心中的期待。
儘管我的日文程度非常有限,連五十音都還沒背熟,片假名幾乎完全不會,但有了網路、有了部落客的圖文分享和各種交通攻略,這些語言的「不安」,逐漸被資訊的「勇氣」取代。
我開始規劃自己的旅行。先是定點式探索——東京、京都、大阪、札幌、福岡,這些大城市成了我的起點。接著是輻射狀的日歸旅行:住在一個據點,每天搭電車前往周邊的景點,像是從大阪出發去姬路、奈良、神戶。直到有一天,我手裡握著第一張JR周遊券,心裡突然有種「我準備好了」的感覺。於是,我開啟了自由流動的旅程,用鐵路把自己送往一個又一個陌生的車站,讓「移動」本身成為旅行的主軸。

我用過的JR周遊券清單:
· 關西鐵路周遊券
· 關西廣域周遊券(使用次數超過兩次)
· 北陸地區鐵路周遊券
· JR東日本-東北地區鐵路周遊券
· JR九州鐵路周遊券(北部/全九州版本)
· 山陽 & 山陰地區鐵路周遊券
· 四國鐵路周遊券
至於那張「全國版 JR Pass」,我還沒用過。一直想留在某個完美的時機。譬如,在春天由南到北持續追櫻、在秋天從北海道一路南下賞楓。到時候,就能用一整個月,大範圍隨心所欲的跨縣旅行。
這次的主角:四國鐵路周遊券
四國周遊券是一張使用範圍廣、又相當彈性的票券。除了JR鐵道,它還涵蓋了地方渡輪(像是從高松到小豆島)、路面電車、地方公車等多種交通工具。比起其他地區的JR Pass,它更像一張「島嶼通行證」。
不過也要小心:**這張票很薄,很容易遺失。**尤其一天內可能反覆使用數次,進出車站、搭車轉乘,務必妥善保管,不然真的會心碎一地。
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四國沒有新幹線(是的,完全沒有!)。因此,這張周遊券並不涵蓋新幹線指定席。雖然這一點稍微不便,但我反而覺得,這正是四國之所以迷人的地方。沒有新幹線的高速節奏,反而保留了它的緩慢與樸實。
使用這張周遊券若要搭乘指定席車廂,則需另行購票。我買了四張,共1200日圓。這與我年初在山陽山陰地區、或更早在東北使用的周遊券不同,那時是可以免費劃位的,我甚至會在領票時就一口氣規劃好整週的指定席,為旅程節省不少麻煩。
所以我建議,有興趣使用周遊券的人,務必事先詳讀官方網站的最新規定。有些條件、優惠可能會悄悄變動,提前掌握,才能安心上路。

每個人對「旅行」的期待不一樣
有人曾經問過我:「為什麼要用JR Pass?搭車搭這麼遠,不會很累嗎?」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對於別人來說,長時間待在列車上不見得是「享受」,而可能是一種「消耗」。
可對我來說,鐵道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種旅行節奏的選擇。我有個擅長攝影的朋友,她就說過:「我不喜歡定點旅遊,我只愛搭JR四處走動。」她用一張周遊券,像水一樣流過日本的各地。
是啊,每個人旅行的方式都不同。有些人喜歡在一個地方靜靜感受;有些人則偏愛在移動中發現新的自己。這世界就像一張鐵道地圖,每一站都是一種選擇,每張票券也都寫下了一種風景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