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道到做到:學習成長四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學習任何新知識或技能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高估了「知道」的價值,卻低估了「做到」的難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聽完一場很棒的理財講座,當下覺得「太有道理了!」

但隔天醒來,該刷的卡還是照刷、說好要研究的投資,還是沒有任何開始?

很多時候,這並不代表你不努力,而是我們誤以為「知道」就是「學會了」。

真正的學習,就像爬一座山,從看地圖、走錯路、找到方向,到最後站上山頂。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過程,也有它的意義。

這是一段從認知到行動,從行動到內化的旅程。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學習成長四階段」,幫助你釐清自己現在在哪一步,又該如何邁向下一階。


第一階段:知道(Knowledge)

「我聽過、我懂了、我記下來了。」

這是學習的起點。我們透過閱讀、聽講、觀看影片等方式獲得資訊,並在腦中建立起對一件事的初步理解。

但此階段的關鍵限制是:知道 ≠ 能做到。光靠理解並不足以產生變化。

「原來這樣投資更有效率!」、「這句話可以讓客戶更容易信任我!」

這些頓悟,就像我們拿到一張地圖,知道山頂在哪、路線怎麼走,但腳還沒真的踏出去,我們此刻有了資訊、理論、方法,但還沒有經驗。



第二階段:嘗試(Practice)

「我試著去做,但過程中繞了路,也有些許成就感。」

這時我們開始將「知道」的事情付諸實踐。過程中會出錯、會迷惘,也可能有收穫。這個階段的特徵是反覆嘗試與修正。

例如:你可能試著開始記帳,但三天就忘了填(或是不想填了);你也可能試著研究投資標的,但發現自己看不懂,或是比想像中更複雜。

這階段是「知易行難」的縮影,但也是最真實的磨練期。就像第一次上山,走錯路、抽筋、氣喘吁吁,但也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景象。

你開始在錯誤中學到的,不只是方法,還有伴隨而來可能遇到的更多問題、挑戰,甚至你發現,你因此需要學的東西更多了!

這段嘗試的過程中,會讓你逐漸從「只會說」變成「稍微會做」。

直到某一天,你忽然進到了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領悟(Internalization)

「我不只是會做了,而是明白為什麼這樣做、怎麼做得更好。」

到了這裡,你的學習開始內化。你不只操作熟練,更懂得調整策略、掌握節奏。

你不再只是照表操課,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方式。

記帳不再只是紀錄,而是你感覺「我在為自己負責」; 投資不再是跟風,而是「我知道我在幹嘛」。

這時的你,開始內化知識,甚至調整心態。你會發現:「我不是靠意志力在撐,而是已經懂了這件事的本質。」

這就是領悟。不是更聰明,而是更理解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它是一種從「技巧」轉為「心態」的蛻變。

而當你持續不斷的有更多「領悟」以後,漸漸的,你將得到更多的結果。



第四階段:身份轉化(Identity Shift)

你不只是做到,你成為了這樣的人。」

這是最終的實踐與實現階段。你不只是理解與掌握,而是持續運用、養成習慣,而且是專屬於你個人的習慣!

創造結果,靠的往往不是某個關鍵時刻突然爆發,而是你一天天累積下來的習慣,默默長出了果實。

你不再需要提醒自己記帳,因為它早已變成每天的反射動作;你不再逼自己學習投資,而是會自然地關心市場,思考如何優化資產配置。

這階段的關鍵不是「做得多完美」,而是—你變成了那種人。
一個透過「習慣」來驅動自己的人。

那個有紀律的人,那個會為自己財務負責的人,那個活出主動人生的人。

不是因為你特別拚命,而是因為你已經把那些「要努力的事」,變成了不努力也會做的事。


回頭看看,你在哪一段?

我們都曾經停在「知道」的起點,也都在「嘗試」的路上跌跌撞撞;曾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聰明、不夠自律,但很可能,你只是還在路上而已。

真正的改變,不是靠一股衝動、也不是靠某本書的一句話,而是靠一次又一次選擇嘗試的你。

所以,何不問問自己:

我現在在哪一段?

我是否願意,帶著理解與好奇,再往前踏一步?

祝福你在學習的路上,也能持續精進。

Jef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ff的轉變金錢筆記
2會員
15內容數
Jeff與你分享關於金錢、理財、投資、心理學與個人學習心得,協助你對生活有更多創新思考與覺察
2025/07/13
第一階段:看見與金錢的關係 財務覺醒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看見自己與錢的關係。 這不是關於數字的檢視,而是覺察你怎麼看待匱乏與擁有。
2025/07/13
第一階段:看見與金錢的關係 財務覺醒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看見自己與錢的關係。 這不是關於數字的檢視,而是覺察你怎麼看待匱乏與擁有。
2025/06/29
看見支出,是一種深層的自我理解。 我們不需要省下每一塊錢,但每一塊錢,都值得被理解。因為花錢的背後,不只是物品與價格,還包含著我們的對生活的渴望、價值與選擇。
Thumbnail
2025/06/29
看見支出,是一種深層的自我理解。 我們不需要省下每一塊錢,但每一塊錢,都值得被理解。因為花錢的背後,不只是物品與價格,還包含著我們的對生活的渴望、價值與選擇。
Thumbnail
2025/06/22
「戴比爾斯(De Beers) 成功說服了成千上萬的人買鑽石,他們的方法是發明一種商品稱為訂婚戒指,可以托住這些白色小鑽石。在那之前,根本沒人想要那種東西...」─ ​ 安亞.蕾德 ​ 珠寶設計師
Thumbnail
2025/06/22
「戴比爾斯(De Beers) 成功說服了成千上萬的人買鑽石,他們的方法是發明一種商品稱為訂婚戒指,可以托住這些白色小鑽石。在那之前,根本沒人想要那種東西...」─ ​ 安亞.蕾德 ​ 珠寶設計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在這個世代的新一輩年輕人,學習資訊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很多知識都會從自己的查詢能力找到,而對於我們這先中壯年,如果不是搞資訊或是花時間去學習的人,就會發現遠遠不如後輩,雖然這不代表賺的錢、理的財一定就輸給年輕人,但關於很多人不了解理財資訊時,這時候的你/妳,會想要去學習嗎?
Thumbnail
投資理財,在這個世代的新一輩年輕人,學習資訊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很多知識都會從自己的查詢能力找到,而對於我們這先中壯年,如果不是搞資訊或是花時間去學習的人,就會發現遠遠不如後輩,雖然這不代表賺的錢、理的財一定就輸給年輕人,但關於很多人不了解理財資訊時,這時候的你/妳,會想要去學習嗎?
Thumbnail
雖然課程已經講解得很棒,但我認為自己在債券上了解非常缺乏,因此在今年六月去上了綠角實體課程I全新債券啟示錄I,希望自己在投資這條路上,除了有穩定的心繼續向前,也有知識讓我更有系統地替自己打造資產。
Thumbnail
雖然課程已經講解得很棒,但我認為自己在債券上了解非常缺乏,因此在今年六月去上了綠角實體課程I全新債券啟示錄I,希望自己在投資這條路上,除了有穩定的心繼續向前,也有知識讓我更有系統地替自己打造資產。
Thumbnail
我在理財這條路上,走了一段時日,我之前最分享的的結論是要有理財的頭腦、思維,就能夠改變你的現況,讓你走過不一樣的路,現在看來,也是如此,在理財的課程上,你可以是一張很白很白的紙張,但經過琢磨與學習,你也能夠留下一筆屬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我在理財這條路上,走了一段時日,我之前最分享的的結論是要有理財的頭腦、思維,就能夠改變你的現況,讓你走過不一樣的路,現在看來,也是如此,在理財的課程上,你可以是一張很白很白的紙張,但經過琢磨與學習,你也能夠留下一筆屬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Thumbnail
投資隨記228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4.3 我建議的學習地圖_Part5
Thumbnail
投資隨記228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4.3 我建議的學習地圖_Part5
Thumbnail
投資隨記220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4.3 我建議的學習地圖_Part2 (1)
Thumbnail
投資隨記220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4.3 我建議的學習地圖_Part2 (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