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米騷動:解讀日本米價飆漲背後的真相與投資機會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近日來,美日關稅持續在川普政府及石破茂政府的強硬態度中進行角力,其中日本稻米進口議題,以及汽車關稅被視為達成關稅協議的最大爭議點,當然,近在咫尺的日本參議院改選可能也是日本態度如此強硬的原因之一。

月初川普公布的兩波關稅名單中,日本被課徵25%的關稅,甚至比4月份的看板關稅高1%……沒想到在4月份最被看好的日本會落入這步田地。

而身為一個投資人,當然是想在其中尋找能夠獲利的機會,於是,我看到了「日本米高漲」這個議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研究日本米高漲的背後原因。

【日本政府的公開聲明】

這波日本米價的波動,或稱「令和米騷動」,其實自2023年就有了苗頭。

2023年創紀錄的高溫致使日本米產量下降,造成收穫的稻米無法支撐市場需求至隔年收穫,於是米價開始波動,而2024年同樣因高溫致使收穫量持續降低,最終造成我們所看到的「日本米價高漲」。

根據日本政府公開的資訊,這波米價上漲是許多原因疊加的結果:

  1. 高溫→稻米產量下降
  2. 疫後旅遊復甦→稻米需求量增加
  3. 烏俄戰爭使小麥價格攀升→稻米需求量增加
  4. 南海地區地震預警使民眾囤積糧食→稻米需求量增加
  5. 有心人士高價向農民收購再轉賣→流通至零售端的稻米減少

每個原因都有其道理,但我們不妨可以思考一下,米食作為日本的主食,為何會輕易地受到不同因素而大幅波動?顯然背後有其他的原因。

【日本米波動主因:「減反政策」造成的緊張供需】

1960年代初期,日本引進麵包、義大利麵等小麥製品,增加了日本民眾的主食選擇性,同時日本也漸漸地朝著高齡化社會發展,老人比例增加、糧食需求量降低,日本國內對稻米的需求量達到頂峰後漸漸下落。

1970年代,日本米的產量穩定高於需求量,米價緩緩下滑。

為避免米價下跌對農民造成傷害,日本政府推出「減反政策」,設定每年稻米生產量,並將產量分配給各地農民,以限制耕種數量的方式,降低稻米產量;另設定「轉作補助金」,鼓勵農民轉作其他農作物,就在這樣的政策下,稻米產量開始下降,近一步避免了供過於求產生的價格暴跌。

減反政策一直實施到2018年,由安倍晉三政府取消,相較於全盛時期,稻米耕種面積已降低50%以上,日本米的產量僅略高於國內需求,同時轉作補助金仍持續發放,至今日本稻米的生產目標,仍維持略高於國內需求。

綜上所述,可想而知如果出現了稻米產量不足預期時,將會破壞供需平衡,造成米價大幅波動。

那麼有沒有這樣的狀況可以借鏡呢?答案是有的!

1993年日本遭逢80年一遇的冷夏,稻米產量減少30%,以致稻米數量不足以供應到來年收成,造成米價大幅上漲,史稱「平成米荒」,而隔年稻米的大豐收,填補了米荒缺口,才使得稻米價格回落。

raw-image

【日本米的定價方式】

了解日本米價波動的主因後,我原以為只要來個豐收年,就能抵銷米價產生的波動!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就得談談日本米的定價方式。

日本農產耕種、收成、收購、定價一直到消費者手上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組織,叫做「日本農協(JA)」,而這個組織對於農產品的定價具有實質的影響力。

以稻米為例,JA會根據當年度的生產預期及銷售前景,估算出「概算金」,以「概算金」向農民收購農作物,依照「概算金」定價後將商品流通到零售市場,最終再根據銷售情形回饋給農民,所以,「概算金」對零售價格的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raw-image

為保障農民、JA的收入,且近年來耕種成本不斷上揚,JA所決定的概算金經常「就高不就低」,即使供過於求,如果降低概算金意謂著來年的概算金基礎也會降低,於是,稻米價格的緩升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面對高米價,日本政府的作為】

誠如日本政府所述,「令和米騷動」是來自氣候異常高溫、疫後旅遊復甦、烏俄戰爭小麥價格上揚、民眾囤糧及有心人士收購等原因造成的供需失衡,但歸究其根本原因,是來自減反政策造成的緊張供需。

而本次騷亂日本政府也不是沒有做出應對之策。

2025年4月起,日本宣布每月將投放一定數量的儲備米,以其儲備米能夠減緩供不應求的價格上漲,但讓日本政府大跌眼鏡的是,米價仍然持續上漲,儲備米的功效甚微。

為什麼會這樣呢?

觀察幾個月以來日本政府投放儲備米的方式,採用「競標制」,那麼儲備米失效的原因顯而易見,當多數儲備米被JA、有心人士拍走時,根本起不了降低米價的功能…根據統計,約只有7%的儲備米真正投放到零售市場彌補稻米供給,正因如此,日本政府於幾個月後一改儲備米投放方式,以「簽約制」實施,對象也以零售商為限,以期能真正緩解市場需求。

但回過頭來,這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要想真正解決米價波動,還得從擴大耕種面積、增加產量下手。

【投資機會】

談到這裡,我想我們可以用兩個指標來判斷當年的稻米供給是否能滿足需求,近一步推斷米價是否會上揚:

  1. 每年6月份民間稻米庫存量
  2. 每年7~9月氣溫

經查2025年5月民間稻米庫存量只有148萬噸,根據過去數字的統計,6月民間庫存量在180~200噸,米價較不容易發生大幅波動,如果5月只剩下148萬噸,那麼也不用談6月了。

raw-image

而氣溫的部分,2023、2024年7~8月日本米主要產地的最高氣溫都達到33度以上,顯見2023、2024年的稻米收成量都比預期低,更可以預見2025的米價會隨之上漲。

既然我們握有這兩個關鍵數據,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能夠先買入日本米期貨,再等著他上漲呢?甚至,我們可以在收成前做空,吃到供給補上時米價回落的波動?

很可惜的,我們沒辦法…

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消息,日本米期貨因JA嚴厲反對、流通性不足等因素,已於2021年終止交易…

可以想像我當時查到這個訊息時有多失落!!!!!!!

日本不行那總可以看國際稻米吧?

2025年日本國內對稻米的需求約在每年700萬噸左右,假設日本國內需求的10%改採進口方式,也僅僅是全球稻米出口量的1.4%,無法造成全球稻米價格的波動。

意即,日本米對投資者而言,除非在日本國內成立公司直接購買稻米,否則是沒有投資機會的…

【總結】

  1. 日本米價波動表面原因是多重因素引發的供需不平衡,深層原因是來自長達50年的減反政策造成的緊張供需。
  2. 日本政府若想改善米價波動問題,可以從增加耕種面積、降低JA壟斷米價方面著手。
  3. 日本米價觀察指標:6月份民間稻米庫存量、7~9月氣溫
  4. 投資機會:目前暫時沒有適當投資機會


研究至此算是告一個段落了,第一次做這樣期貨的研究,有些資料真的很難找…比如上述兩個指標得去農林水產省、氣象廳的網站翻找,那個google翻譯的精準度,以及圖表無法翻譯的窘境真的大大影響資料搜尋的體驗,推薦大家如果想要找類似的資料可以善用AI!

至於本次的研究,雖然沒有找到什麼投資的機會,但對我來說,算是一個相對容易入手的商品,這個沙龍未來也會不定時分享各種投資商品的分析,歡迎大家挑選有興趣的商品查看,也可以在我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另外,如果我的研究有錯誤、寫得不好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線上決策
5會員
99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期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創下34年來新低,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擔憂。本文將深入分析日元貶值和美元走強背後的複雜原因,以及這一趨勢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近期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創下34年來新低,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擔憂。本文將深入分析日元貶值和美元走強背後的複雜原因,以及這一趨勢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鉅亨網> 植田和男:升息與縮減購債是兩件事 日本央行7月仍可能升息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周二 (18 日) 表示,央行可能根據當前的經濟數據,在下個月做出升息決策。 他周二向國會表示,雖然日元疲軟帶來的進口成本上升,可能會給家庭支出帶來壓力,但薪資上漲將支撐消費,並使經濟走上溫和復甦的軌道
Thumbnail
<鉅亨網> 植田和男:升息與縮減購債是兩件事 日本央行7月仍可能升息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周二 (18 日) 表示,央行可能根據當前的經濟數據,在下個月做出升息決策。 他周二向國會表示,雖然日元疲軟帶來的進口成本上升,可能會給家庭支出帶來壓力,但薪資上漲將支撐消費,並使經濟走上溫和復甦的軌道
Thumbnail
本想著跟美國大哥一起吃肉,誰知道日本自己變成餐盤上的肉...
Thumbnail
本想著跟美國大哥一起吃肉,誰知道日本自己變成餐盤上的肉...
Thumbnail
升息循環通常會與通膨習習相關 國際情勢 1.美國GDP價格漲幅超於預期,核心PCE也是超乎預期->Fed可能重新升息?(市場可能定價降息一碼?) 2.美債殖利率走揚,美元並未走低? 3.美日利差擴大,葉倫發表談話(算是明示日本央行不能干預日圓走勢)。 4.Meta上修資本支出,帶動半導體科
Thumbnail
升息循環通常會與通膨習習相關 國際情勢 1.美國GDP價格漲幅超於預期,核心PCE也是超乎預期->Fed可能重新升息?(市場可能定價降息一碼?) 2.美債殖利率走揚,美元並未走低? 3.美日利差擴大,葉倫發表談話(算是明示日本央行不能干預日圓走勢)。 4.Meta上修資本支出,帶動半導體科
Thumbnail
今年第一季國際新聞的熱點之一是日本經濟持續有好消息,日本央行更是在17年來首度調升利率,並結束8年以來的負利率政策,日本經濟接下來展望如何,在金融市場火熱之下要如何克服其他經濟基本面問題的挑戰讓日本經濟重回正軌,再度成為經濟強權呢?從《日經亞洲》和《金融時報》的兩篇日本經濟專題報導可看出全貌
Thumbnail
今年第一季國際新聞的熱點之一是日本經濟持續有好消息,日本央行更是在17年來首度調升利率,並結束8年以來的負利率政策,日本經濟接下來展望如何,在金融市場火熱之下要如何克服其他經濟基本面問題的挑戰讓日本經濟重回正軌,再度成為經濟強權呢?從《日經亞洲》和《金融時報》的兩篇日本經濟專題報導可看出全貌
Thumbnail
繼前一篇美元匯率狂漲!想投資美股我該等一等還是直接換匯? 我的好友炭吉將繼續為我們解答有關日圓的問題! 日圓走勢分析 為什麼過去大多時候日圓匯率下跌而日股表現強勢呢? 接下來是否看好日圓走勢? 今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利率會議決策宣布升息,這是17年來首次升息,正式結束
Thumbnail
繼前一篇美元匯率狂漲!想投資美股我該等一等還是直接換匯? 我的好友炭吉將繼續為我們解答有關日圓的問題! 日圓走勢分析 為什麼過去大多時候日圓匯率下跌而日股表現強勢呢? 接下來是否看好日圓走勢? 今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利率會議決策宣布升息,這是17年來首次升息,正式結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本取消負利率政策後的經濟前景及投資建議。 包括近期日本經濟狀況、預期下半年的產業表現以及負利率政策終止後的市場反應。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本取消負利率政策後的經濟前景及投資建議。 包括近期日本經濟狀況、預期下半年的產業表現以及負利率政策終止後的市場反應。
Thumbnail
上週漲幅最大的的是日經指數上漲5.63%,關鍵日央在3/19取消連續17年的負利率政策後,而日央仍保持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日圓持續走貶,激勵日本出口相關股漲勢,而半導體相關股也持續走揚,22日跳空開高後,最高漲至41,087點,為史上首度攻上4.1萬點關卡.....
Thumbnail
上週漲幅最大的的是日經指數上漲5.63%,關鍵日央在3/19取消連續17年的負利率政策後,而日央仍保持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日圓持續走貶,激勵日本出口相關股漲勢,而半導體相關股也持續走揚,22日跳空開高後,最高漲至41,087點,為史上首度攻上4.1萬點關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