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許多難以掌握的變數,即使做了萬全的研究,市場都可能不如預期的發展,除了盡量提高做出正確決定的機率,還要避免因為錯誤決定而造成大幅虧損,股價可能花很長的時間上漲,但是在短時間內就跌掉長期多頭的漲幅,在長期高檔區追價,以及在大跌後的低檔殺低,都是致命危險,不論先前有多少獲利都可能在一波修正就完全損失,避開足以造成重大損失的危險和創造獲利一樣重要。
造成重大損失的危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市場因素,所有股票包括績優股一起大跌,投資人因為市場恐慌而殺低賣出績優股,除了當下的損失,還會錯失後續績優股上漲回復到原本價位或更高價的利益,另一種情況則是買了經營績效不佳的企業股票,尤其是在市場熱絡繁榮時期,有許多經營績效平凡的企業藉著各種樂觀夢想,炒作題材拉高股價,這類股票在市場情勢轉變之後,股價總是跌回起點或更低。
避免造成重大損失的方法之一,是必須判斷甚麼樣的股票適合中長期持有,甚麼價位適合投資?另一個方法則是判斷時機風險,甚麼情況可能出現市場風險讓所有股票一起大跌?是否出現產業發展的轉變、成長率降低或主流方向調整等造成股價大跌的因素。
適合中長期持有的股票必須從企業基本面評估,絕不是產業前景樂觀、想像未來有多大的商機就可以長期持有,例如在智慧手機剛上市初期,想像這產業未來必然是樂觀的、商機無可限量,台股裡有許多蘋果供應鏈概念股,還有曾經的股王宏達電,許多企業當時的成長快速,股價表現強勢,但是現在回頭看可以清楚知道當時認為前景樂觀的股票,多數個股在長時間的考驗之下都不如預期的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