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打電動,會被爸媽罵是在浪費人生、玩物喪志;若干年後的現在卻不一樣了,遊戲變成顯學,變成巨大商業利益產業,甚至可以「拯救人生」。不管是日本的「轉生系」動漫作品、中國起點晉江等網文站大量的「玩家流」小說、還是韓國熱門動漫小說《我獨自升級》等等作品裡,都有魯蛇主角眼前赫然出現遊戲系統,然後靠著系統在異世界重啟新人生的劇情。現在又有一部新「遊戲玩家轉生系」電影要與台灣觀眾見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全知讀者視角》。
劇情大綱:
平凡上班族金獨子(安孝燮飾演),唯一嗜好是閱讀網路小說《在滅亡的世界中存活的三種方法》(簡稱《滅活法》)。不過在長達十年的連載期間,他卻成為小說最後的唯一讀者。當金獨子在地鐵車廂讀完小說最終話時,小說中的場景卻轉瞬成為現實。地鐵車廂彷彿成為人間煉獄,巨大怪物正踐踏著這座城市,以及憑空出現在眼前的訊息--「您收到了第一個主線任務。」
緊接著,熟悉的小說角色紛紛登場,而那位無比強大、牽動著整個世界命運的小說主角劉眾赫(李敏鎬飾演),開始照著劇情一一行動。眼看熟悉的世界將不復返,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在誕生,身為唯一知曉這個新世界結局的金獨子,將在升級自身能力的同時,與夥伴們打造出跟原本小說截然不同的結局…。
簡單說,在玩家流作品裡,通常只有主角能「獨享」系統,操作系統並享受系統帶來的好處。但《全知讀者視角》不太一樣,主角金獨子是一本小說的最後唯一讀者,而這本小說裡介紹了一套異世界生存系統。當我們的世界進入小說以後,世界裡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這個系統升級、選擇如守護神一般的「星座」給予自己特殊能力、還能擁有系統貨幣等等……
這聽來已經跟一般的玩家流作品不太一樣,但更不一樣的是,唯有主角金獨子讀完過這本小說,因此,他不但早就熟悉這套系統,他還知道這個異世界的未來走向,知道書中主角的命運下場。想當然耳,其他角色會覺得金獨子有預知能力,但這不是重點,金獨子最特殊之處,是他的讀者身份:他是全世界唯一讀完《滅活法》的讀者,因此他知道故事結局,所以他理解這本小說想要傳達的主旨……而他不認同作者的想法。
金獨子不認同作者最終讓男主角劉眾赫捨棄一切只求獨活的態度,如今他也來到了劉眾赫的世界,那麼,不滿意原作者安排的讀者,會想出更好的結局嗎?

《全知讀者視角》
我想你如果去看其他人對於《全知讀者視角》的評論,可能很多人會說特效很酷、蔡秀彬很可愛NANA很帥氣Jisoo很萌之類,這些都沒錯。但《全知讀者視角》最打動我的,是金獨子作為讀者,對小說=《滅活法》世界的一種反動。作為主角,活到故事最後一秒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標。但是,獨善其身的處世之道是正確的嗎?金獨子並不認同。
玩家流轉生系作品成為這幾年亞洲娛樂文化主流之一,不是沒有原因,這是年輕人對現代世界的不平之鳴。現代已經不是愛拼才會贏的90年代,再如何努力都無法翻轉階級,出生就決定了人生(轉蛋系)。大人告訴你的生存之道,不是倖存者錯覺,就是早已不符現實,只是他們的當年勇。

《全知讀者視角》
那麼,假設有一套規格嚴謹的系統,如同RPG遊戲那樣的升級系統,只要你付出努力,就能得到相應成就,那生存是不是可以簡單一點?生存是不是可以不再只是「謀生」,而是「生活」?
但是,《全知讀者視角》還要更進一步質問:為什麼現代年輕人就是得選擇「狼性」,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夥伴、友情與合作就那麼不值一提嗎?拋棄與人的連結,獨自享受的勝利真的是幸福嗎?
《鏈鋸人》、《黑暗集會》、《鬼滅之刃》等等新世代作品,也都有類似的質疑。這與80年代日本漫畫「友情、努力、勝利」的黃金公式不同,那年代歌頌的是「友情+努力=勝利」,但現在這年代,別談勝利了,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或是「能吃一片塗上果醬的土司」(《鏈鋸人》)就好了。

《全知讀者視角》
金獨子的反抗是痛苦的,因為他有一個親身經歷的不堪創傷,他的反抗來自這道不會癒合的傷口。這讓金獨子的反抗具有說服力,觀眾會從《全知讀者視角》裡,理解金獨子的動機與創傷來源,進而理解明明清楚破關流程的他,為何要選擇最辛苦的通關路線?當然,這也才有更多好戲可看。
《全知讀者視角》的視覺效果是很驚人的,作為一部神魔亂舞的異次元冒險電影,當然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怪獸,與角色發功的特殊效果。但是,這部電影也有許多實物特效:例如列車遭到怪獸打翻時,你可以看到車廂裡的乘客,隨著車廂翻覆而真實地不斷翻滾。這些數位與實物特效,當然要在大銀幕上欣賞才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