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宮大都會名作展出來,搭公車到達捷運士林站的時候,天邊響起隱隱的雷聲。
要下雨了….
我往捷運站方向走,想找一家可以久坐的咖啡店。
捷運出口很密集的泡沫紅茶店,雖然是工作日,人潮還是很多,也許是暑假的緣故?再往後走,看到一個咖啡烘豆店的三角窗。
感覺主要賣咖啡豆?但可能也可以坐一下?
我 : 「老闆,這裡可內用嗎?」
老闆 (戴眼鏡感覺有點文藝氣質的中年男子)): 一個人? 座位很少比較擠喔!
看了一下就兩個圓桌,四張凳子,其中一個圓桌上還有咖啡豆的袋子。可以,剛好一個人坐。翻了翻menu,果不其然很多單品咖啡,第一頁有少少義式品項。
我:「有甜點嗎? (這種眼看著要雷雨的下午,就很需要甜點安撫)
老闆:「只有肉桂捲和可麗露!」
加上甜點的預算只可以點美式….但這種感覺咖啡很厲害的店,應該就算美式也差不了吧呵呵!
果不其然冰美式不酸不苦很順口,可麗露外脆內軟可以看到香草籽!
暴雨下來了…我把手機立起來看劇。其實是一個已經追完的陸劇,在B站刷一個喜歡的up主的reaction。(興趣可以看我的劇評,有人看我就再更😊)
呵呵呵怎麼說天下的文藝少女都是這樣….劇情走到了男主泡澡意圖言語攏絡主家公子。UP主開始「啊!!我看到了什麼……」;「所以說,後面還會有是嗎?」彈幕一直跑:「有…..後面還有喔……….」
老闆看到我杯子要空了,遞上一小杯試喝的單品咖啡:「試試看今天烘的豆子?花香比較重的!」
哇開心居然有招待!
我:「這是甚麼花香?」
老闆:玉蘭花。
我:其實我最近去台東旅遊才買了朋友推薦咖啡店的咖啡豆。也是花香味很重耶!這到底是薰的還是豆子本身的呢?
老闆:「其實是豆子本身帶的風味。最近都是比較流行的花香味。」
雨聲越來越大。
老闆: 「一下子天就黑了!今天休假嗎?」
我 :「其實快要不用上班了!」
老闆:「喔!開除公司了?」
我:「對啊!休息一下。」(之後打算展開說說,關於「非自願?離職」。40 +中年朋友們有興趣歡迎追蹤分享喔!)
此時拉門開了,暴雨中來了一個常客,騎機車來的年輕男子。
老闆:「最近有一款新的咖啡,我叫它泡泡馬特!要試試看嗎?最近已經賣出很多包!」
顧客:「好喔!就試試看這個!」
我:「為什麼叫泡泡馬特這麼可愛?」
老闆:「 因為這款有草莓香氣,所以我就給它取這個名字。」
顧客自己清出另一張桌子,老闆上了全套手沖,這個小小空間全滿了。窗口吧檯是老闆和咖啡機、料理台。後面是烘豆設備,還有一袋又一袋的咖啡豆。常客和老闆閒聊,開玩笑說他現在賣的豆子是台北第一貴(不開玩笑半磅標價像別家一磅!),又說到某家天母的咖啡店要收起來的事情。還有某家市場內的手沖店,經營很辛苦因為位置太裡面座位又少,內用翻桌率還很低。老闆就問有沒有賣豆子?認為豆子是進的只靠賣單杯不容易提高客單。老闆很自豪自己烘豆機是天天開的,提到某些店可能機器只是裝飾都不開的,但他期許自己時常蒐羅不同口味的豆子,然後天天都要烘,賣的豆子日期都是最新鮮!
雨勢沒有減緩的意思,常客喝完咖啡買了咖啡豆走了。滿有意思,不知道這個雨中也有閒情出來喝杯手沖買咖啡豆的年輕人,又是什麼職業呢!而我只要平常日出現在咖啡廳或者百貨專櫃、賣店,店員問我的一定是:「今天休假嗎?因為我就是一個滿身「班味」,沒有人會錯認的「上班族」!
我:「老闆以前也上班嗎?」
老闆:「我?我以前是做餐飲業的,後來決定自己出來做。」然後老闆講到自己之前在幫人開店培訓員工,但嗜好一直是烘咖啡,在自家陽台烘。因為客戶反饋問他怎麼不自己開店,才終於決心試試看。疫情期間,逆向選擇,別人收店他開業,所以當時的店面和設備等等成本都比較低。目前開店也4年了呢!
老闆:「其實開店首先要找定位,我當時就在想要做哪一種咖啡店!」
我:「就是面向哪種客戶對嗎?價位等等!」
老闆:「對壓!因為怎麼定位就決定了要服務哪一種客戶啊!後來我決定要賣我自己感興趣的!」
我:「就是自己也想喝的?」
老闆:「對!所以客戶買的時候我也可以很清楚解說每一款豆子,因為都是我自己感興趣的,我是最懂的!客戶也可以感受到我的熱情!」
老闆:「我也是挑客戶的!」
接著提到菜單本來有其他飲品,點心自己也做過巴斯克蛋糕。但後來決定飲品只有咖啡,點心和朋友的店進就好。主要就是手沖和賣豆子。一人的店,夏季算是淡季,每日營業額也還可以,只休周日。聽起來比起受雇,確實不管情緒還是經濟都更自由呢!
應該說目前的我很期望聽到更多這類的分享。受雇者就是相對輕鬆,但是受到的限制很多。大公司分工細,面子有了但是其實每個員工專注的工作面很窄,如果到中小企就不夠全能。中小型公司環境沒那麼舒適要求還高,福利相對差,而且很難交朋友(新來的融不進舊圈子)。外商敢給但翻臉時很無情。台味重的,給薪資福利的時候摳摳嗖嗖,分手時一樣沒啥人情味!如今最低時薪翻了幾番,正職工作都不香了!一直埋頭在框框裡幾十年的中年上班族,抬起頭來看這個新職場生態,還是挺新鮮的!
有預感快要離開工作之前,家庭小旅行在台東買了咖啡豆,回來第一次搞了一套手沖設備。老公覺得矯情,拿起我新買的磨豆機說:「這個是手磨的還很有設計感嘛!但是機器磨輕輕鬆鬆還很便宜!」但其實偷懶如我,就是隨便搜了公司附近有賣手沖咖啡工具的地點,還特地挑了比較經濟適用的價位。誰知那就是一個設計精品咖啡品牌的手沖暨咖啡沖泡工具店,怎麼挑都是設計精品哈哈!
如果不上班,時間多出來,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時間相對舒適愉快地用掉,不是嗎?
手沖咖啡,也是其中一項!
這個老闆的豆子進入口袋名單!家裡的喝完,再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