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於2025/7/22)
寫作,與文化資產,看似距離遙遠,實則根源一致。它們都在保存某種「將消失之物」,不論是語言、建築、器物,或是聲音、習俗、風土人情。當我們以筆記錄那些被時間侵蝕的風景,其實正是一種保存的行動——保存一個世代的情感語彙,保存地方的語調與溫度。
那些即將遺忘的場景:老屋、街道、老人的口音、無人問津的地方故事……這些看似微小的線索,其實構成我們作為此地之人的深層認同。若沒有寫作,這些細節往往不會出現在官方的文化資產名錄中。但正因為文字能溫柔地包覆一切,它讓某些靜默的記憶得以被看見、被想念、被接住。每一個願意閱讀的人,都是文化延續的力量。也希望我們都能記得:在這個速度飛快、遺忘容易的年代裡,寫作,是一種抵抗遺忘的溫柔力量。
願寫作持續成為我們彼此相認的暗號。
在每一條通往記憶的小路上,願有人拾起語言的光,照見被遺忘的人與地方。願未來的創作者,仍能用筆溫柔地對抗風化、思想的腐朽,讓文字不只是說故事,更是一種保存靈魂的方式。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
- 無論是合作提案、內容建議或單純聊天都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