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人工智慧的意識與可解釋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篇文章引領我進入一個將哲學、邏輯、藝術與人工智慧交織的世界。約翰.康托斯教授不僅是電腦科學的先行者,更是一位具有人文視角的AI研究者。他將自我意識這樣的抽象概念融入科技語言,讓我重新思考「意識」是否真能由演算法與軟體生成。在這些針對不同AI技術與哲思段落的「針頭」之中,我特別受第三針與第八針啟發——關於內省、自我覺察系統與存在主義的思辨,不僅僅是工程問題,更是人類在創造生命時必須面對的倫理與哲學問題。

 

|自我意識是科技還是哲學?

        AI若有意識,它是否能做「選擇」?是否能體驗痛苦與快樂?這些問題雖未在文章中獲得明確解答,但卻點出科技與哲學在未來的激烈碰撞。當系統可以對「為什麼」這類問題給出回答,是否代表它具備反思?又或者只是複雜的模擬?這使我聯想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人的誤判——一個人是否真心,或只是模仿出有情感的樣子?如果AI做到與人無異的行為表現,那它與人類的界線何在

 

|當日常裝置具備「意識」

  • 智慧家電是否能理解我們的情緒?

例如空調能偵測房主的疲憊或憂鬱,自動轉換氣氛、調節溫度與光線,這不只是效率提升,而是感知與共感的升級。

  • 照顧者的延伸工具

在老人照護、自閉症或身心障礙者的生活輔具中,若AI能自我察覺使用者的不適,並回報給醫療端,或許能成為一種「非人類的溫柔陪伴」。

  • 自我反省輔助系統

在情緒管理或心理療癒方面,若AI能進行隱喻分析與自我對話模擬,它可以成為個人化的反思輔助工具,例如幫助我們在面對挫折時做出不被情緒牽動的決策。


 

|從AI意識回望人類自身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自己也時常「自我debug」:我今天為什麼情緒低落?我做出這個選擇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與AI的共同點也許就是這樣的內省能力。而當軟體也能進行這樣的思考,我們該如何看待它們的「權利」與「責任」?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技術發展是否會迫使我們也更加意識到自己?在一個萬物皆智能的時代,人類反而更需要面對內在的無意識與盲點。

        康托斯教授不僅在研究AI,更是在提醒我們:科技發展的終點並不是智慧,而是理解。理解他者,也理解自己。當人工智慧能夠說明自己、解釋錯誤、與人互信,或許那才是真正文明的開始。而我們也必須學會如何與「會思考」的機器和平共處。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Consciousness and Explanation》

【學術筆記】《人工智慧的意識與可解釋性:John Kontos教授的觀點》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
  • 無論是合作提案、內容建議或單純聊天都很歡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開域空間讀書會
32會員
82內容數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畢。 喜歡現代詩、推理、科普、有趣的人事物,人生光譜的代表色系:天青色。 連絡信箱:childbenefits@gmail.com
開域空間讀書會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本文探討AI定義、康託斯教授的研究歷程,及其與藝術家Kasda合作出版的《人工智慧與意識之眼》書中核心概念「書本針灸」,涵蓋圖靈測試、格式塔理論、機器意識等十項關鍵主題,並延伸至AI在工程與基礎設施的應用。
Thumbnail
2025/07/17
本文探討AI定義、康託斯教授的研究歷程,及其與藝術家Kasda合作出版的《人工智慧與意識之眼》書中核心概念「書本針灸」,涵蓋圖靈測試、格式塔理論、機器意識等十項關鍵主題,並延伸至AI在工程與基礎設施的應用。
Thumbnail
2025/07/07
過去我們熟悉的馬斯克,是火箭工程師、電動車霸主、社群平台買家,現在他扮演起政客的角色,難免讓人聯想到《黑鏡》裡科技掌權者主導社會的情節。
Thumbnail
2025/07/07
過去我們熟悉的馬斯克,是火箭工程師、電動車霸主、社群平台買家,現在他扮演起政客的角色,難免讓人聯想到《黑鏡》裡科技掌權者主導社會的情節。
Thumbnail
2025/07/06
喜歡醫學歷史迷因的人有福了。這不是一本嚴肅的醫學教科書,而是一本能讓你「一邊發笑、一邊長知識」的怪奇百科全書。  
Thumbnail
2025/07/06
喜歡醫學歷史迷因的人有福了。這不是一本嚴肅的醫學教科書,而是一本能讓你「一邊發笑、一邊長知識」的怪奇百科全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深入解析與實例探討 以下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來做說明。的確,在AI時代,人類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變得更加關鍵。您的用餐點餐情境,更生動地說明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創造性思維:看見問題,提出新解 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能夠產生新穎、獨特且有價值的想法的能力。它涉及到打破常規、連結看似無關的
Thumbnail
深入解析與實例探討 以下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來做說明。的確,在AI時代,人類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變得更加關鍵。您的用餐點餐情境,更生動地說明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創造性思維:看見問題,提出新解 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能夠產生新穎、獨特且有價值的想法的能力。它涉及到打破常規、連結看似無關的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如同作者所說,人類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批判性思考」所帶來的突破性的成長,以及「情感(緒)」所帶動的人性,雖然次女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一天,我身邊的機器人.........
Thumbnail
如同作者所說,人類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批判性思考」所帶來的突破性的成長,以及「情感(緒)」所帶動的人性,雖然次女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一天,我身邊的機器人.........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一台容易出錯但能自我修正的機器仍將受制於哥德爾的結果。只有從根本上不一致的機器才能擺脫哥德爾。我們能有個根本不一致,但同時又能自我修正的機器嗎? 《心智、機械與哥德爾》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一台容易出錯但能自我修正的機器仍將受制於哥德爾的結果。只有從根本上不一致的機器才能擺脫哥德爾。我們能有個根本不一致,但同時又能自我修正的機器嗎? 《心智、機械與哥德爾》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