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歲的阿碰嬤住在台南市東區,住家附近都是商家,入夜後很是熱鬧,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十八年前,阿碰嬤的孩子陸續成家搬出去,她一個人在家無所事事,在小女兒的影響下,挽起袖子做垃圾分類,每天撿回來的紙箱、瓶瓶罐罐不是隨意亂疊,而是先在門外的水籠頭洗乾淨瀝乾才放進大麻袋,紙箱也是疊得整整齊齊綑好,所以她的住家很清爽,一點味道也沒有。
凌晨一點多的街道,阿碰嬤一家收過一家,全部收完回到家已經凌晨兩點多,這時的阿碰嬤精神正好,一個人蹲在屋外的水籠頭下,將方才撿回來的瓶罐一個一個沖洗乾淨,全部做好已經天露白肚,上早班的人正準備出門工作。曾有鄰居問阿碰嬤為什麼要把垃圾處理得這麼乾淨,阿碰嬤說,「那些做分類的人年紀都很大了,八十多歲九十歲的很多,我們收回來先洗乾淨,他們做分類的時候比較沒有味道,就是多一點體諒。」
其實阿碰嬤做資源回收的原因跟小女兒有關。那一年,阿碰嬤的小女兒身體出問題,打針吃藥只是治標無法痊癒,後來聽見有人說要做一點善事對身體比較好,於是開始做資源回收,搬上搬下,運動量很大,經常滿身大汗,也許是毒排出來了,身體也就越來越穩定。阿碰嬤看女兒做得法喜充滿,身體也健康了,索性就跟著做,一做就是十八年。
彎得下腰的人,不容易與人起衝突,因為他們天天都在跟垃圾打交道,天天修忍辱廣結善緣,又有什麼過不去的。有時候,我們容易與人起衝突,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挑戰,或是自尊被賤踏,如果事事心寬念純,便不會覺得對方有挑釁的意圖,也就沒有所謂的衝突,他是他,我是我,火花點不著,天下太平。修身養性就是涵養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言行,就像老智者說的,做好事廣結善緣,最先淨化受益的一定是自己。
#修身養性
#修忍辱
#淨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