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都在家受父母言教身教的影響,在學校受到同儕師長言行舉止的影響,出社會受到同事朋友習性價值觀的影響和灌輸,我們的心已經遠離原始面目很遠,差不多面目全非了。
有一天,玉菁先生同父異母的姊姊周玉從對岸來台灣探視,這位姊姊年長先生十來歲,已是屆六旬的老婦,兩人闊別多年,這也是她第一次出國。周玉為了那次探親,將自己收藏多年的紫色項鍊給玉菁當作見面禮,玉菁收到禮物的當下非常開心,拆開一看,竟是一條塑膠感很重的廉價項鍊,一股嫌棄感油然而生。玉菁道了謝,轉身隨即束之高閣,輾轉幾次搬家,那條項鍊也就不見蹤影了。
多年後,玉菁遭遇人生幾次生老病死的衝擊,以及生活的種種不順遂,她開始隨母親做志工,修身養性,本以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很苦,在見苦知福後,發現有人的生活是活著比死還難過,可是他們依然咬緊牙關,相較之下,玉菁覺得自己的苦日子好像沒那麼難捱。
老智者說,一個人能放下身段在垃圾堆中不嫌氣味不嫌髒的做分類,就已經贏了別人好大一段路,這段路叫「修福路」。每彎一次腰,就會發現驕傲不見了、貢高我慢不見了、計較心比較心不見了、貪婪也消失了,這些習氣一旦消失,日子就會無比順心,因為生活的諸多難關,很多都是源自於我們的執著、強求和愚癡。
每每想起多年前對大姊周玉的嫌棄,玉菁的內心就起了很大的懺悔。玉菁說,「那時年輕,自以為是,凡事都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別人,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同理心。姊姊在對岸的生活不容易,那條項鍊看在生活富庶的台灣人眼中是沒有多少價值,卻是姊姊用心珍藏的寶貝,她把最好的給我,我卻用分別心去度量她,我的修養不及格。」
玉菁生長在溫良恭儉讓的家庭,有著善良父母以身作則,仍然不免受到貪瞋癡慢疑五毒的侵蝕,學會了分別心和輕賤他人他物。倘若玉菁生長在暴力染毒不健全的家庭,那麼她的身心狀況和未來又將會是如何。老智者說,每一個人都要修身養性,都要時時擦拭心鏡,就像每天早上出門前照鏡子才知道臉上哪裡沒洗乾淨,衣服有沒有穿好,鈕扣有沒有扣上。心境清明,就不會做錯事,不會走錯路,知道誠正信實與行善積德的重要,人生會相對安穩踏實平安。
#分別心
#修身養性
#行善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