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學習思維訓練攢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聊書

關於寒假的聊書單,終於有時間找到彼此聆聽回饋的機會,同一本書的交流,你看的和我讀的大有不同,因為你的願意我的沈浸再透過你我的紀錄閱讀的記憶就這樣被驚喜的留下

A:我發現他很注重學習課業以及學生本分,所以在他的紀錄裡有很多學習需要態度,我也要向他學習。  B:我發現他在55頁的紀錄裡提到當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全世界都會幫你。他認真的寫下這本書裡關於自己經歷的事情。

A:我發現他很注重學習課業以及學生本分,所以在他的紀錄裡有很多學習需要態度,我也要向他學習。 B:我發現他在55頁的紀錄裡提到當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全世界都會幫你。他認真的寫下這本書裡關於自己經歷的事情。

對方在講金句或收穫時,語氣平淡,而我自己聆聽的態度是用心的聽。我喜歡他寫的:「現實會讓你失去夢想,但別讓他抹殺你所有的夢想。」

對方在講金句或收穫時,語氣平淡,而我自己聆聽的態度是用心的聽。我喜歡他寫的:「現實會讓你失去夢想,但別讓他抹殺你所有的夢想。」

聽別人講完之後,發現有些一樣,有些卻差很多,所以本書可以帶給每個人的感覺真的不同,現在才感受到。(這真的是一種對學習道理的「已知」和「親身經歷」,最大的差異性)

聽別人講完之後,發現有些一樣,有些卻差很多,所以本書可以帶給每個人的感覺真的不同,現在才感受到。(這真的是一種對學習道理的「已知」和「親身經歷」,最大的差異性)

圖解人生

水龍頭思維

轉折思維

✎生活的水龍頭,是歷程的梳理源頭,可以用來反思,也可以用來規劃,我們用來反思後,發現知易行難,規劃的部分,還在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策略思維。

✎簡單的期待、轉折與結果,從課堂發現到生活小事,看似平凡的架構,卻在每天的紀錄裡,我自己刻劃印象最深刻的思路

有覺察,並沒有代表會有行動。但如果完全沒有覺察,那麼要行動更是難上加難。😌

有覺察,並沒有代表會有行動。但如果完全沒有覺察,那麼要行動更是難上加難。😌

生活當中常常不如期待,但能轉念重新看待當下,讓情緒由負轉正,是需要刻意學習的。

生活當中常常不如期待,但能轉念重新看待當下,讓情緒由負轉正,是需要刻意學習的。

不只英文課,很多課堂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有這種狀況,包含我自己的課堂,也還沒有做到完全的差異化教學。

不只英文課,很多課堂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有這種狀況,包含我自己的課堂,也還沒有做到完全的差異化教學。

青春期的孩子,「討厭」的情緒,佔生活中的80%,因為荷爾蒙裡有太多對他人的期待,而忽略自己可以再多一些些成長挑戰

青春期的孩子,「討厭」的情緒,佔生活中的80%,因為荷爾蒙裡有太多對他人的期待,而忽略自己可以再多一些些成長挑戰

晨讀

談S D G 16 ,聊公民公平正義,紀念228 的求公平對待~從自身不公平感受的生活情境聊起,有趣的發現班上對於這四種類型不公平的情境分析,是平均分布的,也就是說,在孩子們生活當中從面對責任分擔與需求滿足的底線裡對於利益分配下的同等收穫以及同等付出相當在乎

從情境到結果,孩子內在的不公平並沒有被全然傾聽,只能慶幸大人沒有將孩子的付出行動是為理所當然,能適時地給予讚美與關心,即使不公平的現象並沒有解決,但覺得不公平的內在是被部分承接了。

從情境到結果,孩子內在的不公平並沒有被全然傾聽,只能慶幸大人沒有將孩子的付出行動是為理所當然,能適時地給予讚美與關心,即使不公平的現象並沒有解決,但覺得不公平的內在是被部分承接了。

公平的定義:「大家做的事都一樣」,看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讓我很有感觸~因為在教育現場裡,每個孩子學習的東西都一樣,分數標準都一樣,評量內容都一樣,因為要求公平,在大多的情境裡,無法因應各自的不同,設計適性的教與學,於是學習者也就不明白這齊頭式平等的學習下,自己可以長成什麼樣的獨特。諷刺的是,我們卻試圖從這樣的學習機制過程,要他們找出自己的獨特。

公平的定義:「大家做的事都一樣」,看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讓我很有感觸~因為在教育現場裡,每個孩子學習的東西都一樣,分數標準都一樣,評量內容都一樣,因為要求公平,在大多的情境裡,無法因應各自的不同,設計適性的教與學,於是學習者也就不明白這齊頭式平等的學習下,自己可以長成什麼樣的獨特。諷刺的是,我們卻試圖從這樣的學習機制過程,要他們找出自己的獨特。

帶公平議題的時候,時間內如果不允許實作體驗,讓孩子們看公平課的影片(連結在第一則留言),透過紙墨老師的情境呈現和敘述引導,孩子可以有不一樣的思維重建和解讀面向。例如:孩子記錄裡的「調整」與「輪流」,就符應影片中老師提到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所應得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抵達自己成為想要的樣子」

帶公平議題的時候,時間內如果不允許實作體驗,讓孩子們看公平課的影片(連結在第一則留言),透過紙墨老師的情境呈現和敘述引導,孩子可以有不一樣的思維重建和解讀面向。例如:孩子記錄裡的「調整」與「輪流」,就符應影片中老師提到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所應得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抵達自己成為想要的樣子」

於是,今日再以貍想大貍的公平課影片,帶著孩子思考自己的公平為何,再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方式可以讓彼此覺得是公平的,就他們現在的情境共論交流,其中的發現:

1.同工同酬是必要的。

2.放棄所有資源也是選擇。

3.共識下進行工作分配也是選擇-量增加,但任務簡單;量減少,但任務艱難。

4.依據能力來分配(我就好奇~你能接受能力強的人多做一點事,能力不足的人少做一些事,那麼你要成為哪一種人呢?)

網路詐騙

搭配學校宣傳反詐騙影片,延伸提供網路詐騙影片

〈螢幕背後的人是誰?〉

即時感知自己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從記錄裡,發現孩子對於遊戲交友利誘和個資外洩,特別在乎,原因是,多有類似的經驗與曾有的擔憂(很推這部影片)

開始記錄的這個資外洩內容,我也非常有感。原來一個「名字」,就可以透過Google,調出高達14件你以為別人不知道,但別人卻清楚明白的個人資料,只要他層層搜索,對我們「有心詐騙」,真的很恐怖額

開始記錄的這個資外洩內容,我也非常有感。原來一個「名字」,就可以透過Google,調出高達14件你以為別人不知道,但別人卻清楚明白的個人資料,只要他層層搜索,對我們「有心詐騙」,真的很恐怖額

利誘對於青少年真的很有用,因為對他們來說,有錢可以買很多自己想買的「欲望」,完成很多自己想完成的「夢想」

利誘對於青少年真的很有用,因為對他們來說,有錢可以買很多自己想買的「欲望」,完成很多自己想完成的「夢想」

圖表解讀

意外讀到國三第三次模擬考的寫作題目,剛好拿來給孩子們訓練圖表閱讀,先不用寫出整篇文章,但求理解圖表後,結合自己生活經驗,試著輸出自己的想法。

在沒有完整時間引導的情境下,開放式的讓他們看圖說話,常常收到的是語無倫次的紀錄內容。這回,以封閉式的提問讓他們看圖說話,是我選擇的聚焦式分析理解訓練。(在此感謝模擬考寫作分析內容,提供教學現場老師一個「短交付,快迭代」的引導提問)

在沒有完整時間引導的情境下,開放式的讓他們看圖說話,常常收到的是語無倫次的紀錄內容。這回,以封閉式的提問讓他們看圖說話,是我選擇的聚焦式分析理解訓練。(在此感謝模擬考寫作分析內容,提供教學現場老師一個「短交付,快迭代」的引導提問)

分析圖表的說理成份先小試大腦(先來個100個字),更重視的是結合經驗或見聞之後的比較。(兩個提問,各100個字。)

分析圖表的說理成份先小試大腦(先來個100個字),更重視的是結合經驗或見聞之後的比較。(兩個提問,各100個字。)

✎後記~各種學習任務的看待歷程

發派各種學習任務,除了發派前要時刻釐清自己想要訓練的目的之外,最地雷的大概就是解說時,少數孩子的不專心以及催繳學習輸出的過程了

催繳輸出的身心損耗,讓我想起曾經聽過培佑老師的閱讀筆記Podcast,他說過的一句話:「為什麼自律?因為貪心!」

其實,現場教學各種學習任務的制度,大多不是孩子的選擇,既然不是,就沒了那份貪心,當然就沒有那份學習的自律,也就不會有那份用心,更不會關心任務是否有完成。

不在乎,就不自律;不自律,就很難教育;難教育,就很難建立信任以及彼此情感的交托,那麼連結就會變得很焦慮。

不過,目前,是還沒想放棄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侑來了 教享閱
3會員
193內容數
熱愛閱讀與記錄生活,校內擔任SDGs晨間閱讀主編,曾獲微笑台灣二次創意教案獎。 透過個人成長、教學實踐及生活發現的紀錄,期望激盪更多教學與學習的火花。
侑來了 教享閱的其他內容
2025/07/18
妙語說書人 奇思繆想 自己走過2023年的反思,當然也要帶著孩子在學期末的時刻,為自己在聯絡簿裡記錄最後一面的覺察與反思。 內容引導如圖 小國一的初次學期末反思記 看著這群「二字」特調,學習與人際v.s自我與他人,就是13-15歲的二大「生活」需求啊!(啟動生存模式,活出期待青春)
2025/07/18
妙語說書人 奇思繆想 自己走過2023年的反思,當然也要帶著孩子在學期末的時刻,為自己在聯絡簿裡記錄最後一面的覺察與反思。 內容引導如圖 小國一的初次學期末反思記 看著這群「二字」特調,學習與人際v.s自我與他人,就是13-15歲的二大「生活」需求啊!(啟動生存模式,活出期待青春)
2025/07/17
提供下學期導生們的服務定位 倒數第三天 關於事務服務 1.請給分:評估這學期,自己在掃地工作上的態度與執行狀況,一到10分你會給幾分? 2.你覺得這份工作適合你嗎? 請說明原因 3.下學期有機會換工作,你會想換嗎?如果想換工作,你想換什麼工作? 關於角色服務 1.請給分:評估這學期,
2025/07/17
提供下學期導生們的服務定位 倒數第三天 關於事務服務 1.請給分:評估這學期,自己在掃地工作上的態度與執行狀況,一到10分你會給幾分? 2.你覺得這份工作適合你嗎? 請說明原因 3.下學期有機會換工作,你會想換嗎?如果想換工作,你想換什麼工作? 關於角色服務 1.請給分:評估這學期,
2025/07/17
學習資源 反應我學習態度的詞彙是 段考前一週,聯絡簿能記錄的是什麼呢?期末之前,邀請孩子們看看這半年所擁有的外在人力資源以及自己內在能量強弱的型態 邱奕霖 感謝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老師設立的群組,常常可以從中獲得視覺生活的靈感,讓我有機會看到孩子們各種生活樣貌,也讓聯絡簿的日記裡存下了202
2025/07/17
學習資源 反應我學習態度的詞彙是 段考前一週,聯絡簿能記錄的是什麼呢?期末之前,邀請孩子們看看這半年所擁有的外在人力資源以及自己內在能量強弱的型態 邱奕霖 感謝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老師設立的群組,常常可以從中獲得視覺生活的靈感,讓我有機會看到孩子們各種生活樣貌,也讓聯絡簿的日記裡存下了202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