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益|第二章:動詞與語態精修[3]:假設語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7. 假設語氣 (Conditional Mood)

假設語氣是用來表達非真實、假設、與事實相反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它在多益考試中是一個重要的考點,特別是第二和第三條件句,以及其倒裝句型。

理解假設語氣的關鍵在於判斷:

  1. 假設的時間點: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
  2. 假設的真實性:是真實的條件(可能發生),還是非真實的假設(與事實相反或不可能發生)?

7.1 假設語氣的種類

我們主要將假設語氣分為四種類型,以及混合假設語氣。

7.1.1 零條件句 (Zero Conditional)

  • 用途: 表達事實、習慣、科學真理普遍情況,即在特定條件下總是會發生的結果。
  • 結構: If + 現在簡單式, 現在簡單式
  • 範例:
    • If you heat water to 100 degrees Celsius, it boils. (如果你把水加熱到攝氏100度,它就會沸騰。- 科學事實)
    • If the system crashes, the data is lost. (如果系統當機,數據就會丟失。- 普遍情況)


7.1.2 第一條件句 (First Conditional)

  • 用途: 表達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及其結果。條件句中的動作是真實且有可能發生的。
  • 結構: If + 現在簡單式, will/can/may/should + 動詞原形
  • 範例:
    • If it rains tomorrow, we will postpone the outdoor event. (如果明天會下雨,我們將延期戶外活動。)
    • If you complete the training, you can apply for the promotion. (如果你完成培訓,你就可以申請升職。)


7.1.3 第二條件句 (Second Conditional)

  • 用途: 表達與現在事實相反未來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
  • 結構: If + 過去簡單式, would/could/might + 動詞原形
    • 注意:be 動詞在假設語氣中,不論主詞單複數,通常用 were。
  • 範例:
    • If I were you, I would accept the offer. (如果我是你,我會接受這個提議。- 與現在事實相反:我不是你)
    • If we had more time, we could review the proposal again. (如果我們有更多時間,我們就能再審閱一次提案。- 與現在事實相反:現在沒有更多時間)
    • If the company offered flexible hours, more employees might stay. (如果公司提供彈性工時,更多員工可能會留下來。- 與現在事實相反或可能性低)


7.1.4 第三條件句 (Third Conditional)

  • 用途: 表達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情況,通常帶有後悔或假設過去不同結果的意味。
  • 結構: If + 過去完成式, would/could/might + have + 過去分詞
  • 範例:
    • If you had arrived earlier, you would have met the CEO. (如果你早點到,你就會見到執行長了。- 與過去事實相反:你沒有早到,所以沒見到)
    • If we had implemented the strategy, we could have avoided the loss. (如果我們當時實施了這個策略,我們就能避免損失了。- 與過去事實相反:沒有實施,所以有損失)


7.2 混合假設語氣 (Mixed Conditionals)

  • 用途: 結合第二和第三條件句,表達不同時間點的假設。
  • 多益考點: 較常見的是「對過去的假設條件,造成對現在的結果」。
  • 常見類型: If + 過去完成式 (過去的假設條件), would/could/might + 動詞原形 (對現在的結果)
  • 範例:
    • If I had studied harder (過去), I would be a doctor now (現在). (如果我過去有更努力學習,我現在就會是個醫生了。)
    • If they had completed the project on time (過去), they would not be facing penalties now (現在). (如果他們過去有準時完成專案,他們現在就不會面臨罰款了。)


7.3 假設語氣的倒裝 (Inversion in Conditionals)

在正式語境中,特別是書面語,當省略 if 時,句子會出現主詞和動詞的倒裝。這在多益中是常考的句型。

  • 第二條件句倒裝: 省略 if,將 were 移到句首。
    • 原句:If I were you, I would accept the offer.
    • 倒裝:Were I you, I would accept the offer.
    • 原句:If he were to arrive late, please inform me.
    • 倒裝:Were he to arrive late, please inform me.
  • 第三條件句倒裝: 省略 if,將 had 移到句首。
    • 原句:If you had arrived earlier, you would have met the CEO.
    • 倒裝:Had you arrived earlier, you would have met the CEO.
  • 第一條件句倒裝 (較少見,但可能出現): 省略 if,將 should 移到句首。
    • 原句:If you should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倒裝: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7.4 其他表達假設的句型

除了 if 條件句,還有一些詞語和片語也能表達假設或與事實相反的語氣。

  • wish (希望與事實相反):
    • wish + S + 過去簡單式 (與現在事實相反的願望)I wish I had more time. (我希望我有更多時間。- 但事實是現在沒有)
    • wish + S + 過去完成式 (與過去事實相反的願望/後悔)I wish I had studied harder. (我希望我當時有更努力學習。- 但事實是過去沒有)
  • as if / as though (好像...一樣): 後面接的時態與假設語氣類似。
    • He talks as if he knew everything. (他講話好像他什麼都知道一樣。- 但事實是他可能不知道)
  • It's time (that) S + 過去式 (是時候該...了):
    • It's time that we left. (是時候我們該走了。)
  • If only (要是...就好了): 語氣比 wish 更強烈。
    • If only I knew the answer! (要是我知道答案就好了!)
  • but for / without (要不是...的話): 後面接名詞或代名詞,表示「若沒有...」
    • But for your help, I would have failed. (要不是你的幫助,我就失敗了。- 實際有幫助)
    • Without water, plants would not grow. (沒有水,植物就不會生長。)
  • otherwise (否則):
    • You must work hard; otherwise, you will not succeed. (你必須努力工作;否則,你不會成功。)


7.5 多益假設語氣考點與解題策略

  1. 辨識條件句類型: 根據 if 子句和主要子句的時態組合,判斷是哪種類型的條件句(零、一、二、三、混合)。
  2. 判斷真實性與時間點:
    • 真實/可能發生 (未來) → 第一條件句 (If 現在, will V)
    • 與現在事實相反 / 不太可能發生 (現在/未來) → 第二條件句 (If 過去, would V)
    • 與過去事實相反 (過去) → 第三條件句 (If 過去完成, would have Vpp)
  3. 注意倒裝句型: 如果選項中沒有 if 但有 Were, Had, Should 開頭的句子,且後面接主詞和動詞,則可能是假設語氣的倒裝。
  4. 區分其他表示條件或讓步的詞語: 例如 unless, provided that, as long as (條件);despite, although (讓步),這些詞的語法結構與假設語氣不同。

[補充]區分「條件」與「讓步」的連接詞與介系詞片語

雖然「假設語氣」本身表達的是「非真實」的條件,但英文中還有許多詞語用來表達真實或可能發生的條件,以及表示讓步(儘管、雖然)的語氣。它們與假設語氣最大的不同,在於後面所接的語法結構

1. 表示「條件」的詞語

這些詞引導一個條件子句,說明某個結果發生的前提。

*Unless (除非)

    • 用法: 從屬連接詞,後面接完整子句 (Subject + Verb)。unless = if ... not。
    • 語氣: 排除某種情況,否則主要子句的動作就會發生。
    • 範例:
      • You won't get a raise unless you improve your performance. (除非你提升績效,否則你不會加薪。)
      • Unless there is an emergency, the meeting will proceed as scheduled. (除非有緊急情況,否則會議將按計劃進行。)

*Provided (that) / Providing (that) (如果,假如)

    • 用法: 從屬連接詞,後面接完整子句 (Subject + Verb)。
    • 語氣: 強調在特定條件「被提供」或「被滿足」的情況下。
    • 範例:
      • You can attend the seminar provided that you register by Friday. (只要你在週五前註冊,你就可以參加研討會。)
      • The project will succeed providing the team collaborates effectively. (假如團隊有效協作,專案就會成功。)

*As long as / So long as (只要)

    • 用法: 從屬連接詞,後面接完整子句 (Subject + Verb)。
    • 語氣: 強調某個條件是唯一的限制。
    • 範例:
      • You can use the company car as long as you cover the fuel costs. (只要你支付燃料費,你就可以使用公司車輛。)
      • We will support your proposal so long as it aligns with our objectives. (只要它符合我們的目標,我們就會支持你的提案。)

*On condition (that) (在...條件下)

    • 用法: 從屬連接詞,後面接完整子句 (Subject + Verb)。
    • 語氣: 更正式地說明條件。
    • 範例:
      • They agreed to the terms on condition that their concerns were addressed. (他們同意這些條款,前提是他們的疑慮得到解決。)


2. 表示「讓步」的詞語

這些詞用來連接兩個有對比、出乎意料或「儘管如此」關係的句子或片語。

*Although / Though / Even though (儘管,雖然)

    • 用法: 從屬連接詞,後面接完整子句 (Subject + Verb)。
    • 語氣: 引入一個事實,儘管這個事實,主要子句的內容仍然成立。
    • 範例:
      • Although the weather was bad, we still managed to complete the outdoor shoot. (儘管天氣不好,我們還是設法完成了外景拍攝。)
      • Even though he lacked experience, he was hired for the position. (即使他缺乏經驗,他還是被錄用了這個職位。)

*Despite / In spite of (儘管,雖然)

    • 用法: 介系詞片語,後面接名詞 (Noun) 或 動名詞 (Gerund / V-ing)。
    • 語氣: 強調「不顧」某個情況或困難,主要子句的內容仍然成立。
    • 範例:
      • Despite the heavy rain, the event attracted a large crowd. (儘管下著大雨,活動還是吸引了大量人群。)
      • In spite of fa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he company decided to expand. (儘管面臨財務困難,公司還是決定擴張。)
      •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face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he company decided to expand. (儘管他們面臨財務困難,公司還是決定擴張。- 較正式,使用 the fact that 轉換為子句)

關鍵區別總結

raw-image

多益考點精華:

  1. 結構匹配: 空格後是子句還是名詞/V-ing?這決定了選 although / unless 還是 despite / in spite of
  2. 語意判斷: 句子之間是「條件」關係還是「讓步」關係?這決定了選 unless / provided that 還是 although / despite
  3. 避免重複: 例如,Although 後面不能再接 but
  4. 與假設語氣的區分: 假設語氣特別在於時態的「後推」或「與事實相反」,而上述這些詞語通常是表達真實條件或事實,它們後面的時態遵循正常的時態一致性原則,除非語意本身就是指未來或普遍事實。

7.6 練習題詳解

練習1 (第二條件句)

"If I ______ a larger budget, I would invest more in marketing." (A) had (B) have (C) will have (D) had had


正確答案:(A) had

分析:

  • 主要子句是 I would invest more in marketing (would + 動詞原形),這是第二條件句的結果句結構。
  • 因此,if 子句需要用過去簡單式。
  • hadhave 的過去簡單式。
  • 語意:如果我現在有更大的預算(但事實上沒有),我會投資更多在行銷上。


練習2 (第三條件句)

"Had the company ______ the new software earlier, they could have avoided the system crash." (A) adopted (B) adopts (C) adopt (D) to adopt


正確答案:(A) adopted

分析:

  • 句子以 Had 開頭,且主要子句是 they could have avoided (could have + 過去分詞),這是第三條件句的倒裝結構。
  • 第三條件句的 if 子句(倒裝後)需要用過去完成式 (had + 過去分詞)。
  • 因此,空格處需要 adopt 的過去分詞 adopted
  • 語意:如果公司當時早點採用新軟體(但事實上沒有),他們就能避免系統當機了。


練習3 (混合假設語氣)

"If she ______ the job offer last year, she would be managing a team now." (A) accepted (B) had accepted (C) accepts (D) would accept


正確答案:(B) had accepted

分析:

  • 主要子句是 she would be managing a team now (would + 動詞原形 + now),表示對現在的結果。
  • if 子句的時間是 last year (去年),表示對過去的假設條件。
  • 這種「對過去的假設條件,造成對現在的結果」是典型的混合假設語氣,if 子句用過去完成式。
  • 語意:如果她去年接受了那份工作(但事實上沒有),她現在就會是一個團隊經理了。


練習4 (零條件句)

"If you ______ the 'Print' button, the document ______ immediately." (A) press, prints (B) pressed, printed (C) will press, will print (D) press, will print


正確答案:(A) press, prints

分析:

  • 這句話描述的是一個普遍的事實或操作流程:只要按下按鈕,文件就會立即列印。
  • 因此,條件句和結果句都使用現在簡單式,符合零條件句的結構。

7.7 總結假設語氣的判斷關鍵

  • 判斷時間點: 假設的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
  • 判斷真實性: 是真實可能發生,還是與事實相反?
  • 記住核心結構:
    • 零條件:If 現在, 現在
    • 第一條件:If 現在, will V
    • 第二條件:If 過去, would V
    • 第三條件:If 過去完成, would have Vpp
  • 注意倒裝句型: Were S (to V), Had S Vpp, Should S V
  • 留意其他表達假設的詞語:wish, as if, but for 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lly的奇妙育兒之旅
14會員
119內容數
Dolly 是個家有亞斯哥和過動妹的媽媽 為了記得那些奇妙的育兒真實故事 決定把我(Dolly)和大亞(爸爸)、端端(亞斯哥)和波妞(過動妹)那些日子發生的事寫成部落格 一串感恩又心累、感謝又荒謬的心路歷程紀錄
2025/07/29
5. 多益常見動詞陷阱和易錯點 5.1 時態一致性原則 5.2 主詞動詞一致性 5.3 易混淆動詞三態變化 5.4 感官動詞和使役動詞特殊用法 6. 動詞判斷的六大關鍵步驟 7. 綜合練習題詳解
Thumbnail
2025/07/29
5. 多益常見動詞陷阱和易錯點 5.1 時態一致性原則 5.2 主詞動詞一致性 5.3 易混淆動詞三態變化 5.4 感官動詞和使役動詞特殊用法 6. 動詞判斷的六大關鍵步驟 7. 綜合練習題詳解
Thumbnail
2025/07/28
1.3 冠詞 (Articles) 冠詞是限定詞的一種,用來限定名詞,說明名詞是特指還是泛指。英文中只有兩種冠詞:不定冠詞 (a/an) 和 定冠詞 (the)。 1.3.1 不定冠詞 (Indefinite Articles): a / an 用途: 用於單數可數名詞之前,表示泛指、不確定或
Thumbnail
2025/07/28
1.3 冠詞 (Articles) 冠詞是限定詞的一種,用來限定名詞,說明名詞是特指還是泛指。英文中只有兩種冠詞:不定冠詞 (a/an) 和 定冠詞 (the)。 1.3.1 不定冠詞 (Indefinite Articles): a / an 用途: 用於單數可數名詞之前,表示泛指、不確定或
Thumbnail
2025/07/27
動詞是句子的核心,表示主詞的動作、行為或狀態。它是構成完整句子的必要元素。動詞的變化非常豐富,包括時態、語態、語氣等,這些都是多益文法常考的重點。 1. 動詞種類: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 動詞根據其後是否需要接受詞,可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理解這兩者的區別,是判斷動詞結構正確性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25/07/27
動詞是句子的核心,表示主詞的動作、行為或狀態。它是構成完整句子的必要元素。動詞的變化非常豐富,包括時態、語態、語氣等,這些都是多益文法常考的重點。 1. 動詞種類: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 動詞根據其後是否需要接受詞,可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理解這兩者的區別,是判斷動詞結構正確性的第一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3.1.15 設x求一個未知,有兩個就加y。
Thumbnail
2023.1.15 設x求一個未知,有兩個就加y。
Thumbnail
if 條件式
Thumbnail
if 條件式
Thumbnail
  本假工具書之所以叫假,是因為非傳統理論工具書,基本不會有假大空的理論知識,更注重於「實作」。   多為個人多年接觸寫作的觀察與經驗、心得。以「中文」為主。   文中若有提及科普,即為撰寫當下查過資料、進行統整,請以最新資料為主。   若無提及,即為我個人腦中原有的「概念」。
Thumbnail
  本假工具書之所以叫假,是因為非傳統理論工具書,基本不會有假大空的理論知識,更注重於「實作」。   多為個人多年接觸寫作的觀察與經驗、心得。以「中文」為主。   文中若有提及科普,即為撰寫當下查過資料、進行統整,請以最新資料為主。   若無提及,即為我個人腦中原有的「概念」。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文法篇的部分,希望大家瞭解有關語言使用的規則,讓大家能夠更輕鬆地去學習一個語言。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文法篇的部分,希望大家瞭解有關語言使用的規則,讓大家能夠更輕鬆地去學習一個語言。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日常使用」詞語意義與定義的文章,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定義的來源、日常使用詞語的定義及解釋力等議題。文章中提到了詞語定義的主觀性,以及透過不同詮釋方式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日常使用」詞語意義與定義的文章,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定義的來源、日常使用詞語的定義及解釋力等議題。文章中提到了詞語定義的主觀性,以及透過不同詮釋方式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長期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重要了。如果結果是好的,方向正確,那麼短期間「約略正確」即可;如果結果是壞的,方向錯誤,短期間猜得再準確都沒有用,仍然是個「精準的錯誤」。
Thumbnail
長期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重要了。如果結果是好的,方向正確,那麼短期間「約略正確」即可;如果結果是壞的,方向錯誤,短期間猜得再準確都沒有用,仍然是個「精準的錯誤」。
Thumbnail
被動語態是多益必考的重點之一,算是相對好拿分的題型,同學們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被動語態是多益必考的重點之一,算是相對好拿分的題型,同學們要好好把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