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說,「如果經濟一直都不好,那就要考慮不要生孩子,大人吃苦就好,不要再複製下一代貧窮階級。」美玉與先生都是頂級名牌大學畢業,領高薪的管理階層,孩子班上同學的爸爸媽媽也都差不多等級,家境富裕,出國旅遊或是購買奢侈品都像桌上取柑。
老大小學六年級那年,阿恭的先生明德被派到上海監督廠務,一去就是十七年,臨行前為了讓太太放心,也為了安自己的心,明德拜託工廠一位女同事帶太太去做志工,希望自己不在台灣的日子,太太有一個精神寄託不會胡思亂想,而他自己在上海也不會擔心太太誤交損友而棄家不顧。沒想到阿恭一做就停不下來,身兼工作、家務和孩子,時間調配得很好,「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還有餘力去照顧別人,我覺得在社會學到的勝過在學校所學。」
明德已經退休回台養老,而阿恭退休後依然忙碌,送孫女上下課、做志工,她自己做,也帶著兩個孫女一起做,從簡單的擦桌子、掃地、端水果、垃圾分類開始,希望孫女在善的環境下耳濡目染,孩子若品德端正,大人就會輕鬆很多。每個月有好幾天阿恭要煮一百多位志工的便當,也撥空關心婚姻不幸的朋友,她付出的對象不僅限於家人,還包括了陌生人。僅國中學歷的阿恭是很多人的貴人,引導他們走出迷霧與深淵,讓他們攀著陽光找到人生的光明。
窮人不要生孩子,生了孩子沒資源補習、上私立學校,勉強考上三四五流大學,畢業後做著一點都不重要的工作,隨隨便便就能被取代被淘汰,複製這樣的孩子一點意義都沒有。這是上述美玉的見解。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珍珠,他們的特質和珍貴之處需要高智慧的大人去挖掘。
貧苦家庭出生的孩子雖然在資源上相對缺乏,但是他們有吃苦受挫的能力,就算長大後當農夫、當抽糞水的工人、當清道夫,或是工廠作業員,都不能抹殺他們奉獻社會的能力,沒有種菜種稻種水果的他們,我們要吃什麼?沒有抽糞水的工人,我們如何優雅上廁所?沒有清道夫整理環境,我們必須跟垃圾一起成長。沒有工廠作業員做基本勞務,上層的人如何專心與客戶周旋爭取訂單。
許多志工的背景都不高大尚,學歷也不驚人,但是他們能給予人溫暖和力量,讓活不下去的人能繼續與生活拼搏,貧窮只是漫長人生中的一段考驗,通過考驗的人就會變得強壯,能照顧更多弱勢的人。 聰明跟智慧天差地遠,聰明的人懂得利用自身的優點讓自己爬得更高,賺得更多,獲得更多資源,卻看不見名聞利養以外的東西,比如知足、感恩、付出,心寬念純、愛人如己、施比受更有福的智慧。上述阿恭是有智慧的女人,貧困的家境沒有限制她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反而是加分,讓她懂得體恤可憐人、同理不幸者。
#智慧
#付出
#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