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人觀察到「網軍帳號」正在附和「支持大罷免」的輿論,進行滲透。
綜合各家AI分析,刪去判斷為不可能的情況後,網軍可能存在以下幾套劇本:
一、分化與內鬥製造在支持罷免的群組中挑起派系爭議,製造「純度檢驗」衝突
故意提出極端主張引發內部辯論,消耗組織能量
積極討論補選人選、造謠利益交換
二、士氣打擊戰術
散布「罷免必敗」的悲觀情緒和假民調數據
強調罷免程序複雜、投票率門檻過高等負面訊息
渲染投票無用論: 不斷強調罷免門檻很高,即使努力投票也難以成功,製造「努力也白費」的悲觀氛圍,讓支持者認為投票是浪費時間精力。
偽造支持者聲量:開設大量假帳號,以「我只好放棄投票了」或「我改投棄權/不連署」的語氣,營造支持者轉向氛圍。
用集中帳號輪替推文,塑造「多數人都不看好罷免」的錯覺,觸發跟風效應。
三、資訊混淆操作
散布關於罷免法規的錯誤解讀
混淆選票填寫方式,增加廢票可能性
宣稱「必須同時攜帶雙證件」、「沒通知單不能投」、「只能用特定方式簽名」等複雜流程,增加投票心理門檻。
四、焦點轉移策略
炒作與罷免無關的爭議話題分散注意力
製造假新聞或假爭議占據輿論版面
引導討論偏向情緒化而非實質議題
結合政治對立議題,將罷免案掛勾到更極端化的立場戰,誘使支持者陷入激辯而忘記投票本質。
五、組織破壞手段
在活動群組中散布不實謠言製造互不信任
故意洩露或扭曲內部討論內容
冒充志工身份散布負面訊息影響團隊合作
質疑核心人物: 針對罷免運動中的關鍵人物或意見領袖進行人身攻擊、抹黑,或捏造其不法行為,動搖支持者對其的信任。
六、選民動員干擾
在動員訊息中夾帶錯誤資訊
強調「反正會過」或「反正不會過」: 散佈「罷免一定會過」或「罷免一定不會過」的兩極化言論,讓支持者產生懈怠心理,覺得自己的一票不重要,進而降低投票意願。
針對特定族群散布恐嚇或誤導訊息
虛假承諾:網軍可能散佈反對方已做出讓步或妥協的假消息,暗示罷免已無必要,讓支持者誤以為目標已達成而放棄投票。
原稿:建立於20250715
#情報操作 - 網軍帳號的可能劇本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X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X平台,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