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都在拭目以待,規模最大罷免投票,只剩一日。
因為以下原因,投票日前的謠言只會滾雪球的變多:
1. 同樣的謠言,情報操作者會重複一千遍使之成為真理。敵國影音平台及敵國在地協力媒體、自媒體對觀眾狂洗選舉過程不公的謠言,就可以操弄那些人。
2. 國民黨將延續一套論述:罷免是由民進黨發起。
包含賴清德獨裁、賴清德要戒嚴,並在選後大喊「這是一場不公平的罷免!」。
3. 中共的其中一個長期戰略目標,是使台灣內部紛擾、人人之間敵視。
投放謠言的目的是使台灣越亂越好,謠言不會只影響對方陣營,也會對我方陣營投放適合的謠言影響我們,以造成台灣民眾之間的對立。
4. 中共及其在地協力者期望的短期目標,是發生選後暴動。
只要選後暴動發生,就能放上抖音等平台不斷宣傳,將輿論洗成全台灣都在選後暴動。
而選後暴動發生的基本條件是「選舉結果不如已意+選舉過程不公」,此時已被植入選舉過程不公的謠言的人,就會自動認為自己手握翻桌的正義理由。
個人預測,此次還會有假的停班停課公告,或是誇大颱風風雨的消息。
因為可預期的效果有二:
1. 降低罷免方的投票率,最好能低於25%。(對反罷方則無門檻因為只比大小,影響不大)
2. 輸不起的一方會說:都是這個假消息害我們沒有出來投票。
這種假消息不管怎樣都是對他們有利。
預測歸預測,鑑古知今。
回顧中選會2018年以來的闢謠,整理出幾種類型及謠言例子。
其中多種情況,估計近日還會再次看到:
A. 硬體或客觀條件的謠言
1. 票匭有夾層
2. 印泥發生可疑的變化
3. 投票所內有錄影監控
4. 選票上特定位置有薄膜或隱形墨水
B. 流程的謠言
1. 投票期間選務人員或監票人員回到戶籍地(投票),就是意圖作票
2. 太早去投票會被動手腳
3. 有作票、作弊程式在選票計算系統動手腳
4. 有選票外流
C. 行政機關不中立的謠言
1. 攻擊中選會、地方選委會人員(曾有選委會人員與名嘴只是打招呼,被中時報導成討論選務防疫政策)
2. 監票人員換成黨工
3. 選務人員全是對方的人
4. 2020高雄市長罷免,警政署長指揮警察護航做票
5. 數發部協助作票
D. 指對方有作票行動的謠言
1. 對方陣營票入夾層
2. 選票被故意弄髒
3. 選票作廢判斷雙重標準
4. 選票事先已蓋好章
E. 生安白造栩栩如生的謠言
1. 票數自己亂加再說有問題
2. 影片剪接,移花接木或者斷章取義
3. 編故事說誰早上幾點幾分就知道投票率
4. 才開始開票沒多久,四點X分就開了OOOO票
F. 牽拖美國的謠言
1. 美國責成OOO作票
2. 美國插手操縱選舉,派遣高科技團隊與中選會對接,通過選舉內部端接入中選會資料中心,以亡人投票、無中生票方式民進黨應得總統操控票箱
G. 缺乏常識的謠言
1. 票箱不透明就會被作票(常識:保密投票不公開)
2. 領票數未宣布、廢票數、無效票未公開(常識:目前流程都有做到)
3. 唱票不亮票(常識:都應做到,沒做到現場監察員一定會抗議)
4. 質疑紙製票匭(常識:2014年就開始使用)
H. 操弄無知者行動干擾選務的謠言
1. 說投票日當天可監控錄影選民的投票行為
2. 說投票所內人物來往,皆可隨時錄影
3. 說投票日當天8點前民眾即可進入投票所檢查
4. 建議公民自備透明封箱膠帶,在檢查空票匭過程中將夾層封條予以再次封死
面對這麼多種千變萬化的謠言,雖然有些事實查核小工具可以隨手查,但每查一個謠言看清楚後進行回應也要五分鐘,此時謠言早已經跑完全國。
我想到可用以下三個概念來處理回應,能夠在事件詳情與真假不明的情況下,協助觀眾們停一秒思考,不要照單全收或者無腦轉發,也有機會使發的人自行刪除:
1. 追溯來源
「你從哪裡看到這個消息?發生在哪個投開票所?」
「講都講了就講清楚,不講清楚也會被媒體找到。」
2. 強調雙方同時監督的公正性
「各投開票所都有正反方的監察員,你說的事情如果是真的一定當場會被抗議。」
3. 提醒責任並使對方刪除謠言以減少擴散
「公開發表的言論需負責,我已幫你備份。」
「如果你其實也不確定真假,來源也不是那麼可靠,在大量擴散前趕快刪除還可能減刑或不起訴處分。」
另外提醒大家,謠言備份後要謹慎考慮是否應傳出,有時即使加註是謠言,卻仍會成為傳播的幫手。
補充資料
四步驟一起動手反制選務錯假訊息!
https://www.cec.gov.tw/central/article/40657
原稿:建立於20250723
#反情報操作 - 抑制選務謠言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X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X平台,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