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跑鞋,Asics 絕對是長跑者心中的經典品牌。從 Onitsuka Tiger 起家,到今日進化為全球領先的跑鞋品牌,Asics 超過 70 年的經驗,讓它在每一雙鞋中注入獨特的設計思維與功能細節。
近年來,Asics 積極更新設計與科技,不再只是「穩穩的選擇」,而是成為兼顧 舒適、穩定與速度 的全方位品牌。不論你是剛起步的新手,還是瞄準馬拉松紀錄的進階跑者,Asics 都有一雙為你量身打造的跑鞋。
本篇整理 2025 年 Asics 最值得入手的 10 雙跑鞋,包括高緩衝長跑款、碳板競速鞋、入門價位日常鞋款與越野高手選擇,讓你一次搞懂各鞋款定位與適合族群。Asics Gel-Cumulus 27
定位為 Nimbus 的平價版,維持穩定與緩衝表現,適合預算型入門跑者。
- 高低差:8mm
- 中底材質:FF Blast 泡棉
- 適合:日常跑步、輕鬆訓練
優點
- 價格平實,適合預算型跑者
- 輕量與簡潔設計
- 穩定且適合每日使用
缺點
- 缺乏彈性與推進感
- 不如 Novablast 在緩衝與舒適度上出色
Asics Gel-Kayano 31
穩定支撐結構搭配 PureGel 緩震,是過度內旋跑者的長跑首選。
- 高低差:10mm
- 中底:FFBlast+ Eco + PureGel
- 穩定系統:4D Guidance System
優點
- 穩定結構適合內旋跑者
- 中底腳感柔軟卻不失支撐性
- 適合長距離與日常訓練
缺點
- 鞋面透氣性稍嫌不足
- 相對厚重,不適合快跑節奏
Asics Gel-Nimbus 27
Asics 緩震代表款,結構穩固、包覆性高,提供穩定舒適的長距離慢跑體驗。
- 高低差:8mm
- 中底材質:FF Blast+ 泡棉
- 適合:初學者、休閒慢跑者
優點
- 緩衝佳,適合長距離與慢速訓練
- 穩定結構提升跑步安全感
- 鞋面舒適、耐穿性強
缺點
- 鞋重偏高,影響腳步節奏
- 較缺乏推進感
Asics Glideride Max
高緩衝與搖滾式推進設計,適合長距離與穩定節奏訓練。
- 高低差:6mm
- 中底:Flytefoam Blast Max + EVA 板
- 外底:Hybrid AsicsGrip
優點
- 超厚中底提供雲端般腳感
- 滾動感明顯,省力長跑
- 穩定性與緩震兼具
缺點
- 鞋款定位模糊,需依個人需求選購
- 體積較大,不適合快節奏訓練
Asics Magic Speed 4
實惠碳板鞋,適合半馬與節奏訓練,雙密度中底設計提供彈性腳感。
- 高低差:8mm
- 板材:碳樹脂板
- 中底:Flytefoam Blast Plus + Turbo(前掌)
優點
- 多功能性強,可訓練亦可比賽
- 價格親民,適合入門碳板鞋市場
- 推進感明顯,腳感扎實
缺點
- 與頂級碳板鞋相比略顯不足
- 某些跑者可能覺得前掌過硬
Asics Metafuji Trail
頂級碳板越野競賽鞋,適合乾燥硬地與技術路線,提供速度與緩震兼顧的表現。
- 高低差:5mm
- 中底材質:FF Turbo + FF Blast Plus
- 板材:碳纖維板
- 適合:越野賽事(乾地)
優點
- 碳板設計推進力佳
- 中底緩震出色,適合超馬越野
- 適應硬地與技術路段
缺點
- 泥濘地形抓地不足
- 價格高,較少人選擇作為日常越野鞋
Asics Metaspeed Edge Paris
適合高步頻跑者的碳板競速鞋,搭載 FF Turbo+ 與低位碳板設計。
- 高低差:5mm
- 板材:碳纖維板(低位)
- 適合:高步頻型競賽跑者
優點
- 平衡穩定與推進性
- 同樣輕量與高回彈
- 舒適度佳,適合長時間穿著
缺點
- 較不適合延伸步伐型跑者
- 性能與 Sky 相近,選擇上需試穿比較
Asics Metaspeed Sky Paris
Asics 頂尖競速碳板鞋,搭配 FF Turbo+ 中底與輕量化鞋身,強調步幅延展與回彈力。
- 高低差:5mm
- 板材:碳纖維板
- 適合:5K 至馬拉松賽事
優點
- 超輕重量與高能量回饋
- 適合延展步伐跑者
- 穩定性出色,即使在高速也安心
缺點
- 外底後跟無橡膠包覆,易磨損
- 適用族群受限於跑姿特性
Asics Novablast 5
採用 Flytefoam Blast Max 中底,輕量且柔軟,適合中長距離日常訓練。
- 高低差:8mm
- 中底:Flytefoam Blast Max
- 外底:耐磨橡膠
優點
- 緩震柔軟,適合恢復跑與長距離
- 輕量設計,腳感靈活
- 價格實惠,性價比高
缺點
- 鞋面包覆性對窄腳者略顯不足
- 不建議用於速度訓練
Asics Superblast 2
高緩衝雙層中底設計,適合全方位訓練與比賽,兼具舒適與回彈力。
- 高低差:8mm
- 中底材質:Flytefoam Turbo Plus + Flytefoam Blast Plus Eco
- 外底材質:AsicsGrip 橡膠
優點
- 緩震出色,適合長距離使用
- 適用範圍廣,從日常跑到馬拉松皆可
- 改良鞋面,透氣且更服貼
- 抓地力良好,適合各種路面
缺點
- 無碳板設計,對於追求極致推進感的跑者可能不夠
- 價格略高,不利入門跑者入手
結論
在眾多 Asics 跑鞋中,每款都有其專屬使用情境與設計重點,選購前建議依以下步驟評估:
- 初學者入門推薦:想以輕鬆日常跑步為目標的使用者,Gel-Cumulus 27 與 Novablast 5 是高 CP 值首選,價格平實又具備基本緩衝。
- 內旋控制需求者:若你有過度內旋問題,Gel-Kayano 31 提供穩定支撐結構,適合長時間訓練。
- 追求高緩震舒適感:不追速度但重視腳感,可考慮 Gel-Nimbus 27 或 Glideride Max,雲感腳感適合慢跑愛好者。
- 進階訓練與競速族群:如你想要提升表現,Superblast 2(無碳板但彈力出色)與入門碳板鞋 Magic Speed 4 是不錯選擇。
- 頂尖比賽跑者:針對高強度競賽,建議選擇 Metaspeed Sky Paris 或 Edge Paris,視你的步態決定最合腳的碳板鞋。
- 越野賽愛好者:挑戰山林硬地路線,就靠碳板越野競賽鞋 Metafuji Trail 提供速度與穩定兼顧的表現。
小提醒:購買前建議試穿,確認尺寸、腳型包覆與實際腳感,才能真正找到你的「命定跑鞋」。
延伸閱讀
Hoka Clifton 9 vs On Cloudmonster:哪雙跑鞋更適合你?
Tracksmith Eliot Racer 評測|競速與風格兼具的高階跑鞋
ASICS Metaspeed Edge Tokyo 亮相,FF Leap 中底與碳板更新,頂尖競速跑鞋進化再臨
參考資料
The Best Asics Running Shoes 2025. The Run Testers
Best Asics Running Shoes Right Now | 2025 Guide. Believe in the Run. January 14, 2025.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