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那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努力壓抑悲傷的情緒,依然每天去學校上課、考試,表面過著如常的生活。我以為自己可以在沒有媽媽的世界裡繼續生活,我以為我夠堅強,能獨自面對這份絕望與失去。
於是,我把所有的痛苦都藏了起來,藏在最深的地方。
但我沒有察覺,自己的心已悄悄起了極大的變化。
接下來的兩年,我經歷了許多事情,也獨自面對了許多複雜與辛苦的課題。那些被壓抑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讓我的身心崩潰。
我生病了。
我變得無法說話,無法真正開心,需要靠藥物才能勉強維持生活。
但媽媽留下的勇氣與精神,從未真正離開我。正是那份力量,讓我沒有被徹底擊倒。
當我稍微好一點時,我開始寫作,也開始研究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的知識,努力尋找正確的資訊。因為我真的很想好起來。
當然,穩定服藥與擁有病識感非常重要,配合醫師的治療與協助,過了一段時間,我開始能運動、工作、正常生活。但我也明白,心理的缺口,並不是表面的康復就能彌補的。
我需要更深層、更穩定、也更長遠的療癒。
我花了五年時間,尋求專業協助,探索內心,也終於敢去直視那些被壓抑的情緒。慢慢地,我學會照顧自己,學會愛自己。
我終於明白,情緒不是可以被忽略的東西。它不會憑空消失。如果你選擇壓抑,它就會留在你的身體和心裡,變成無形的重量。壓抑多久,你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釋放它。
這條路很長,但也因此,我更懂得什麼叫做溫柔的堅強。(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