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台北市立美術館,真的是一次令人驚喜的美感體驗!一進門,一樓大走廊的展區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是一座由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片白色積木堆砌而成的「創作樂園」。整個空間像一座白色迷宮,高度自由,讓大小朋友都能自由創作、隨心堆疊。有些人坐在地上專心搭建,有些人則一邊合作一邊笑聲連連,甚至還能看到高達三公尺的建築模型,令人讚嘆。這裡的積木不提供外帶,但你可以盡情地發揮創意,很多人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完全不想離開。

走下地下一樓,中央展區展示了一系列以動物為主題的雕塑。


再往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前進,則會發現另一種驚喜。這裡的展覽不只是「看」,而是讓孩子們親身參與藝術。這是畫家張萬傳的作品吉他。

像是「靜.物」這個主題展,就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創作媒材與互動裝置:孩子們可以用白色積木拼出自己心中的城市地景、用布料組合成動物造型,或用磁鐵片拼貼出花朵、人像與抽象的圖形。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學習如何觀察、思考與實踐想像力,這些看似遊戲的活動,其實正是藝術美感的訓練。這是郭柏川的作品,蘋果與花布。

整個空間設計充滿巧思,不強調「正確答案」,而是鼓勵每位參與者發掘個人獨特的創造語言。無論是用紙張摺出翅膀的形狀,還是用光影裝置觀察不同形體投射出的變化,每一項設計都在啟動孩子的好奇心與感官。

許多小朋友在這裡靜靜地投入創作,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也有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動手,親子間的互動因此變得更加緊密與自然。

更難得的是,這裡的引導方式十分溫和,不會有壓力感,也沒有標準範本。展場中設有許多小標語與圖示,引導孩子去觀察形狀、顏色與組合邏輯,這種「從做中學」的方式,讓人感受到教育可以很溫柔,也可以很有力量。在這裡,美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術語,而是可以用手感、用遊戲、用心體會的生活經驗。

整體而言,台北市立美術館這次的展覽與空間設計,不僅讓大人小孩都能盡情玩樂,更從中激發了對創造、對美的感知與喜愛。非常推薦帶孩子來這裡走一趟,這裡不只是展覽館,更像是一座會讓人發亮的藝術遊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