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夢想出書,並不單純是為了「出書」本身。
真正吸引人的,是出書背後的通路、宣傳、與名氣帶來的效應。
因為一本書,能讓你:被媒體看見、建立專業品牌、
獲得講座與合作機會、成為社群中的信任核心、接觸原本難以接近的人脈。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現在自己出版、印書、出電子書都很方便,
卻還是很多人一心想被「出版社」青睞。
一本書如果搭上對的通路,就像一張快速進入舞台中央的門票。
所以說夢想出書,不是只是想出書,
而是希望書能成為自己影響力擴張的跳板。
續:
其實有些人真的是地利之便。也沒有不對,
有些人真的單純想要出一本自己的書,我就是這樣。
但:就是覺得很多人說夢想是出書,
只是沒說穿的是~其實他們想要的,是後面那塊大餅。
書名之下的名氣、曝光帶來的機會;
以及那種「你終於被看見了」的感覺。
如果真的只是想出書,
現在的時代,自己出很容易。
就算現實中,出版社不接受你的作品,
花幾十塊,格式自己搞定,
不願意花錢的人,用點心力,弄一弄電子書上架也行。
不是沒門路,是你根本不願意走那條路,
要的不是書本身,而是別人替你抬進舞台中央。
我不是說那樣有錯,我只是覺得,至少要誠實。
別再說什麼「我只是想把作品留下來」了,
那樣的人,早就默默去做了。
我出的每一本書,
都是自己生出來的,
能上架就上架,能排版就自己學。
能發光的時候當然會高興,
但沒光的時候,我也從來沒停下來。
你有多想被世界聽見,
就該有多少願意自己發聲的力氣,
而不是什麼都要靠别人;
也可能我一路都靠自己,
所以有人說到想出書時,在不被出版社的認可下,
我有方法我就提供;
但那是我以為人家不知道,才給的方式
不過,沒想到人家要的,不單單只是出書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