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自我實現還是名利追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在方格子讀到好幾篇關於出書的文章,留言區格友們討論熱烈,浮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1)既然想要出書,就是為了名利,應該追求賣得愈多愈好,不過在短影音世代,紙本書巿場萎縮,與其出書只有舒適圈朋友友情支持,倒不如放棄這個不實際的念頭,以免勞民傷財。

(2)出書是一種自我實現,是完成願望清單的圓夢過程,作者只要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專心寫作,寫出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文字,至於出書賺不賺錢,有沒有銷量,不用多想。

不過既然要寫這個題目,有件事情不得不說一下,不充分揭露好像刻意隱藏,還是說出來比較心安。

其實,好多年前我曾經出版過一本書。



前同事兼好友J小姐工作之餘勤於筆耕,幾年來J小姐寫了好多本關於投資理財書籍,每本銷路都不錯。

有一次J小姐和我聊到出書這個話題,她對我說:「你要不要寫一本書呢?以你在業界經驗,不出書太可惜了。」

我笑著對她說:「我不太想寫跟投資相關的書,你的書肯定更有賣點。」

J小姐微笑回應我:「我和K先生提過你好幾次,他很有興趣和你談一下呢!」K先生是幫J小姐出書的出版社老闆,J小姐肯定為我說了不少好話。

那段時間我在香港工作,經常來往臺港之間,某次出差回臺,我和J小姐一起去出版社拜訪K先生。那次見面相談甚歡,除了K先生之外還有編輯S小姐在場,我們談妥由我寫一本關於生活勵志方面的新書,當場就在出版社提供的定型化契約上簽字。

小時候寫作文曾被老師誇獎過幾次,不經意間種下作家夢的種子,大學時期系刊寫過小說,後來出國讀書工作就完全擱下夢想。如今出版社主動願意出書,我實在找不到說不的理由。

出書圓夢 週末振筆疾書

我清楚記得接下來三個月的週末我是如何度過的:

那時正值春暖花開時節,我在香港居住的大樓靠近淺水灣海邊,週末一大早我會把一張小桌子和椅子搬到公寓小陽台上,一邊看著海邊戲水人們,一邊在六百字綠色方格稿紙振筆疾書,為新書累積稿件。文章大致輪廓已於週間構思出來,一個週末可以寫滿五、六頁稿紙。

我沒有學過中文電腦輸入法,當年在職場工作語言用的是英文,從無使用電腦書寫中文需求,我只能用最原始的手寫方式爬格子寫文章。

幾個禮拜過去,剛開始的興奮漸漸消退,慢慢感受到交稿壓力,週末文字產量下降到三、四頁稿紙,體會到做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不易。

當初K先生跟我約定,每篇文章以2000-2500字為宜,整本書加上序言預計6-7萬字,三個月之後我終於累積了一大疊稿紙,算一算字數總算達標,我可以鬆一口氣。

趁著某次回臺我當面把稿件交給S小姐,接下來兩三個月,我們透過電話或郵件來回溝通。我十分信任專業,從書名、封面設計、內頁標題、繪圖插畫等一系列細節工作,全權委託出版社負責,沒有參與過問。

那年夏天某日,我收到了從臺北郵寄到香港的包裹,裡面有20本出版社提供作者的新書。翻閱自己手寫文章,撫摸一行行鉛字印刷紙張,心想:原來這就是出書的感覺啊!




當年不流行新書發表會這種行銷方式,只能仰賴出版社現有通路銷售,回臺北逛書店,看到自己寫的書靜靜躺在書檯上,不禁感到一絲光榮感。

那20本書大多數分贈親朋好友,得到一些友善的回應:「啊!你怎麼想要寫書啊!」、「沒有想到你還喜歡寫文章啊!」、「真厲害,回家找時間好好讀一下喔!」等等。

親友們個性善良實際,平常不見得有讀書習慣,我不敢想像我的作品被帶回家之後的命運。

出書之後,我迅速發現自己個性一大弱點:我不太好意思向同事、老同學、客戶們主動推銷自己的新書,更確切的說,在日常生活中,我絕口不對任何人提起我寫了一本書。

不過紙包不住火,公司同事們逐漸聽說我出了新書,很多同事熱心購買新書拿給我簽名,就算這樣,我還是維持著不主動提及出書的原則,甚至有點後悔當初沒有用筆名發表。




我記得總共收過兩次稿費支票,我和出版社之間後來沒有太多互動,不太清楚存書銷量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初版一刷之後沒有二刷,出版社倒底是賠是賺不得而知。

至於我的20本贈書,現在書架上還剩下3冊,它們像是三名認真盡責的衛兵一直靜靜站崗,提醒書架主人那段歲月的痕跡。


許多年過去了,看到格友們熱烈討論關於出書的種種觀點,現在我究竟怎麼想呢?

老實說,在這事上我有點人格分裂,態度搖擺沒有定論:一方面感性的我腦海中還殘存著過去的作家夢,而另一方面理性的我告訴自己,我已經出過書了,現在繼續在方格子寫作非常滿足,不必再度出書自找麻煩。




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第三幕哈姆雷特王子獨白那句話「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此刻深得我心,我可以體會王子那種舉棋不定的心態。

對我來說,出書,還是不出書,那是個大問題。


[中年文青文筆和熟齡文青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呢?我有點好奇大家怎麼想,歡迎分享。]

avatar-img
9.3K會員
160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青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推行量化寬鬆政策,2010年美元大幅貶值,多數外幣對美元升值,澳元升勢尤為凶猛。一名在金融業多年的業界人士,堅信市場危機就是入市良機,聽信銀行理專不斷鼓吹,投資美元澳元匯率掛鉤產品,利用匯差賺取高利,起初獲利一如預期,不料巿場反轉,產品開始虧損,美元本金全數換為弱勢
在這個3C時代,大家都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寫字,愈來愈沒有機會用筆寫字,你上次收到別人給你手寫的字條是什麼時候? 上個月我收到了一張字條。我想一直保留著。 2月。大阪梅田。Uniqlo。 這天晚餐後閒逛,經過一間Uniqlo,店面總樓層共有四層,心想沒事就進去看看,沒想到男裝部占據一整層空
任何城市都有它獨有的特色,做為一名旅行者,就算只有幾天浮光掠影式的觀察,往往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這次在日本關西停留了四個城市,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它們在我心中獨特之處,我會說:「京都古雅,奈良清幽,神戶洋氣」,那麼大阪呢? 浮誇。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大阪人和其他日本人的不同,最常看到的形容會是大
這次過年期間重訪日本關西地區八天,回來後親友們見面都問我玩了些什麼,我回答吃吃喝喝逛街購物覺得理直氣壯,知道這樣的回答符合大家期待,但是有一個私心行程,我倒是一直不好意思說出來,說了擔心引發親友們訕笑不解。 我其實想回奈良再看看鹿。 我第一次在奈良看到一群群的鹿是在小學六年級畢業那年的夏天。那時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幾年前我下定決心從壓力山大的職場退下來,許多好友聽了之後非常反對。 「你會每天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過不久就會百病叢生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保證你不用幾個禮拜就會覺得無聊,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 「你不需要退出職場,你只是需要一個假期,趕快買機票去某個小島度假一個禮拜,回到公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推行量化寬鬆政策,2010年美元大幅貶值,多數外幣對美元升值,澳元升勢尤為凶猛。一名在金融業多年的業界人士,堅信市場危機就是入市良機,聽信銀行理專不斷鼓吹,投資美元澳元匯率掛鉤產品,利用匯差賺取高利,起初獲利一如預期,不料巿場反轉,產品開始虧損,美元本金全數換為弱勢
在這個3C時代,大家都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寫字,愈來愈沒有機會用筆寫字,你上次收到別人給你手寫的字條是什麼時候? 上個月我收到了一張字條。我想一直保留著。 2月。大阪梅田。Uniqlo。 這天晚餐後閒逛,經過一間Uniqlo,店面總樓層共有四層,心想沒事就進去看看,沒想到男裝部占據一整層空
任何城市都有它獨有的特色,做為一名旅行者,就算只有幾天浮光掠影式的觀察,往往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這次在日本關西停留了四個城市,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它們在我心中獨特之處,我會說:「京都古雅,奈良清幽,神戶洋氣」,那麼大阪呢? 浮誇。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大阪人和其他日本人的不同,最常看到的形容會是大
這次過年期間重訪日本關西地區八天,回來後親友們見面都問我玩了些什麼,我回答吃吃喝喝逛街購物覺得理直氣壯,知道這樣的回答符合大家期待,但是有一個私心行程,我倒是一直不好意思說出來,說了擔心引發親友們訕笑不解。 我其實想回奈良再看看鹿。 我第一次在奈良看到一群群的鹿是在小學六年級畢業那年的夏天。那時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幾年前我下定決心從壓力山大的職場退下來,許多好友聽了之後非常反對。 「你會每天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過不久就會百病叢生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保證你不用幾個禮拜就會覺得無聊,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 「你不需要退出職場,你只是需要一個假期,趕快買機票去某個小島度假一個禮拜,回到公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續前一集〈多方比較後,我最後選擇了獨立出版----要找出版社還是幫我一路用到好的自費出版商?〉的內容 這篇來詳細說明當時自己做的販售功課與如何敲定這些決定,還有實際做了的經驗分享 其中,我想過幾種方式
Thumbnail
任何想要寫書的新作者、小作者,都可以嘗試自學做電子書、發行、出版,從編輯開始。文字世界的有趣不亞於任何影音、圖文的創作。若是已經具備影音和圖文創作能力的創作者,再把文字加進自己的創作,肯定是更精采、更多元的作品。
Thumbnail
我想讓這本書自己說話,種子自己開花,讓文字去觸動靈魂有共鳴的人,也許某時某刻某個人,翻閱了它, 而得到一股剛剛好的力量,發自內心的感動進而自發性地去分享、去溫暖更多人。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最終極的夢想可能就是將文字真正付梓,以實體書的方式陪伴讀者。 在出版的形式上有多種選擇,包括投稿到出版社、參加補助計畫,或者選擇獨資獨立出版。 本文分享了書籍《隔間無神/暗裏有光》的獨立出版過程,以及出版前的掙扎、準備、行銷與販售等各個階段的經驗與心得。
Thumbnail
在你想要完成的那件事上(哪怕只是糊口飯吃/把工作當工作,它也是你想要完成的事)拿出你的熱情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什麼事方格子? https://vocus.cc/ 想不到,小弟的網頁直接擺第一頁,值得留念,截圖! 讀者請直接加入,我來教你如何無風險套利!賺大錢!一起加油,每天寫文章給你看 什麼是出版業?就是書本、報紙、竹子、紙張的組合。現在的人不看書了。根本都在滑手機,沒天裹著無所事事的一天?有夠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其實我兩年前已經留意到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過那時自覺文筆不夠好,所以下不了決心。透過自身的磨練以及友人的提點,漸漸找到自己喜愛的風格。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續前一集〈多方比較後,我最後選擇了獨立出版----要找出版社還是幫我一路用到好的自費出版商?〉的內容 這篇來詳細說明當時自己做的販售功課與如何敲定這些決定,還有實際做了的經驗分享 其中,我想過幾種方式
Thumbnail
任何想要寫書的新作者、小作者,都可以嘗試自學做電子書、發行、出版,從編輯開始。文字世界的有趣不亞於任何影音、圖文的創作。若是已經具備影音和圖文創作能力的創作者,再把文字加進自己的創作,肯定是更精采、更多元的作品。
Thumbnail
我想讓這本書自己說話,種子自己開花,讓文字去觸動靈魂有共鳴的人,也許某時某刻某個人,翻閱了它, 而得到一股剛剛好的力量,發自內心的感動進而自發性地去分享、去溫暖更多人。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最終極的夢想可能就是將文字真正付梓,以實體書的方式陪伴讀者。 在出版的形式上有多種選擇,包括投稿到出版社、參加補助計畫,或者選擇獨資獨立出版。 本文分享了書籍《隔間無神/暗裏有光》的獨立出版過程,以及出版前的掙扎、準備、行銷與販售等各個階段的經驗與心得。
Thumbnail
在你想要完成的那件事上(哪怕只是糊口飯吃/把工作當工作,它也是你想要完成的事)拿出你的熱情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什麼事方格子? https://vocus.cc/ 想不到,小弟的網頁直接擺第一頁,值得留念,截圖! 讀者請直接加入,我來教你如何無風險套利!賺大錢!一起加油,每天寫文章給你看 什麼是出版業?就是書本、報紙、竹子、紙張的組合。現在的人不看書了。根本都在滑手機,沒天裹著無所事事的一天?有夠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其實我兩年前已經留意到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過那時自覺文筆不夠好,所以下不了決心。透過自身的磨練以及友人的提點,漸漸找到自己喜愛的風格。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