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自我實現還是名利追求?

更新於 2024/03/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在方格子讀到好幾篇關於出書的文章,留言區格友們討論熱烈,浮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1)既然想要出書,就是為了名利,應該追求賣得愈多愈好,不過在短影音世代,紙本書巿場萎縮,與其出書只有舒適圈朋友友情支持,倒不如放棄這個不實際的念頭,以免勞民傷財。

(2)出書是一種自我實現,是完成願望清單的圓夢過程,作者只要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專心寫作,寫出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文字,至於出書賺不賺錢,有沒有銷量,不用多想。

不過既然要寫這個題目,有件事情不得不說一下,不充分揭露好像刻意隱藏,還是說出來比較心安。

其實,好多年前我曾經出版過一本書。



前同事兼好友J小姐工作之餘勤於筆耕,幾年來J小姐寫了好多本關於投資理財書籍,每本銷路都不錯。

有一次J小姐和我聊到出書這個話題,她對我說:「你要不要寫一本書呢?以你在業界經驗,不出書太可惜了。」

我笑著對她說:「我不太想寫跟投資相關的書,你的書肯定更有賣點。」

J小姐微笑回應我:「我和K先生提過你好幾次,他很有興趣和你談一下呢!」K先生是幫J小姐出書的出版社老闆,J小姐肯定為我說了不少好話。

那段時間我在香港工作,經常來往臺港之間,某次出差回臺,我和J小姐一起去出版社拜訪K先生。那次見面相談甚歡,除了K先生之外還有編輯S小姐在場,我們談妥由我寫一本關於生活勵志方面的新書,當場就在出版社提供的定型化契約上簽字。

小時候寫作文曾被老師誇獎過幾次,不經意間種下作家夢的種子,大學時期系刊寫過小說,後來出國讀書工作就完全擱下夢想。如今出版社主動願意出書,我實在找不到說不的理由。

出書圓夢 週末振筆疾書

我清楚記得接下來三個月的週末我是如何度過的:

那時正值春暖花開時節,我在香港居住的大樓靠近淺水灣海邊,週末一大早我會把一張小桌子和椅子搬到公寓小陽台上,一邊看著海邊戲水人們,一邊在六百字綠色方格稿紙振筆疾書,為新書累積稿件。文章大致輪廓已於週間構思出來,一個週末可以寫滿五、六頁稿紙。

我沒有學過中文電腦輸入法,當年在職場工作語言用的是英文,從無使用電腦書寫中文需求,我只能用最原始的手寫方式爬格子寫文章。

幾個禮拜過去,剛開始的興奮漸漸消退,慢慢感受到交稿壓力,週末文字產量下降到三、四頁稿紙,體會到做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不易。

當初K先生跟我約定,每篇文章以2000-2500字為宜,整本書加上序言預計6-7萬字,三個月之後我終於累積了一大疊稿紙,算一算字數總算達標,我可以鬆一口氣。

趁著某次回臺我當面把稿件交給S小姐,接下來兩三個月,我們透過電話或郵件來回溝通。我十分信任專業,從書名、封面設計、內頁標題、繪圖插畫等一系列細節工作,全權委託出版社負責,沒有參與過問。

那年夏天某日,我收到了從臺北郵寄到香港的包裹,裡面有20本出版社提供作者的新書。翻閱自己手寫文章,撫摸一行行鉛字印刷紙張,心想:原來這就是出書的感覺啊!




當年不流行新書發表會這種行銷方式,只能仰賴出版社現有通路銷售,回臺北逛書店,看到自己寫的書靜靜躺在書檯上,不禁感到一絲光榮感。

那20本書大多數分贈親朋好友,得到一些友善的回應:「啊!你怎麼想要寫書啊!」、「沒有想到你還喜歡寫文章啊!」、「真厲害,回家找時間好好讀一下喔!」等等。

親友們個性善良實際,平常不見得有讀書習慣,我不敢想像我的作品被帶回家之後的命運。

出書之後,我迅速發現自己個性一大弱點:我不太好意思向同事、老同學、客戶們主動推銷自己的新書,更確切的說,在日常生活中,我絕口不對任何人提起我寫了一本書。

不過紙包不住火,公司同事們逐漸聽說我出了新書,很多同事熱心購買新書拿給我簽名,就算這樣,我還是維持著不主動提及出書的原則,甚至有點後悔當初沒有用筆名發表。




我記得總共收過兩次稿費支票,我和出版社之間後來沒有太多互動,不太清楚存書銷量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初版一刷之後沒有二刷,出版社倒底是賠是賺不得而知。

至於我的20本贈書,現在書架上還剩下3冊,它們像是三名認真盡責的衛兵一直靜靜站崗,提醒書架主人那段歲月的痕跡。


許多年過去了,看到格友們熱烈討論關於出書的種種觀點,現在我究竟怎麼想呢?

老實說,在這事上我有點人格分裂,態度搖擺沒有定論:一方面感性的我腦海中還殘存著過去的作家夢,而另一方面理性的我告訴自己,我已經出過書了,現在繼續在方格子寫作非常滿足,不必再度出書自找麻煩。




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第三幕哈姆雷特王子獨白那句話「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此刻深得我心,我可以體會王子那種舉棋不定的心態。

對我來說,出書,還是不出書,那是個大問題。


[中年文青文筆和熟齡文青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呢?我有點好奇大家怎麼想,歡迎分享。]

avatar-img
8.7K會員
158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青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推行量化寬鬆政策,2010年美元大幅貶值,多數外幣對美元升值,澳元升勢尤為凶猛。一名在金融業多年的業界人士,堅信市場危機就是入市良機,聽信銀行理專不斷鼓吹,投資美元澳元匯率掛鉤產品,利用匯差賺取高利,起初獲利一如預期,不料巿場反轉,產品開始虧損,美元本金全數換為弱勢
在這個3C時代,大家都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寫字,愈來愈沒有機會用筆寫字,你上次收到別人給你手寫的字條是什麼時候? 上個月我收到了一張字條。我想一直保留著。 2月。大阪梅田。Uniqlo。 這天晚餐後閒逛,經過一間Uniqlo,店面總樓層共有四層,心想沒事就進去看看,沒想到男裝部占據一整層空
任何城市都有它獨有的特色,做為一名旅行者,就算只有幾天浮光掠影式的觀察,往往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這次在日本關西停留了四個城市,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它們在我心中獨特之處,我會說:「京都古雅,奈良清幽,神戶洋氣」,那麼大阪呢? 浮誇。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大阪人和其他日本人的不同,最常看到的形容會是大
這次過年期間重訪日本關西地區八天,回來後親友們見面都問我玩了些什麼,我回答吃吃喝喝逛街購物覺得理直氣壯,知道這樣的回答符合大家期待,但是有一個私心行程,我倒是一直不好意思說出來,說了擔心引發親友們訕笑不解。 我其實想回奈良再看看鹿。 我第一次在奈良看到一群群的鹿是在小學六年級畢業那年的夏天。那時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幾年前我下定決心從壓力山大的職場退下來,許多好友聽了之後非常反對。 「你會每天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過不久就會百病叢生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保證你不用幾個禮拜就會覺得無聊,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 「你不需要退出職場,你只是需要一個假期,趕快買機票去某個小島度假一個禮拜,回到公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推行量化寬鬆政策,2010年美元大幅貶值,多數外幣對美元升值,澳元升勢尤為凶猛。一名在金融業多年的業界人士,堅信市場危機就是入市良機,聽信銀行理專不斷鼓吹,投資美元澳元匯率掛鉤產品,利用匯差賺取高利,起初獲利一如預期,不料巿場反轉,產品開始虧損,美元本金全數換為弱勢
在這個3C時代,大家都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寫字,愈來愈沒有機會用筆寫字,你上次收到別人給你手寫的字條是什麼時候? 上個月我收到了一張字條。我想一直保留著。 2月。大阪梅田。Uniqlo。 這天晚餐後閒逛,經過一間Uniqlo,店面總樓層共有四層,心想沒事就進去看看,沒想到男裝部占據一整層空
任何城市都有它獨有的特色,做為一名旅行者,就算只有幾天浮光掠影式的觀察,往往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這次在日本關西停留了四個城市,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它們在我心中獨特之處,我會說:「京都古雅,奈良清幽,神戶洋氣」,那麼大阪呢? 浮誇。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大阪人和其他日本人的不同,最常看到的形容會是大
這次過年期間重訪日本關西地區八天,回來後親友們見面都問我玩了些什麼,我回答吃吃喝喝逛街購物覺得理直氣壯,知道這樣的回答符合大家期待,但是有一個私心行程,我倒是一直不好意思說出來,說了擔心引發親友們訕笑不解。 我其實想回奈良再看看鹿。 我第一次在奈良看到一群群的鹿是在小學六年級畢業那年的夏天。那時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幾年前我下定決心從壓力山大的職場退下來,許多好友聽了之後非常反對。 「你會每天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過不久就會百病叢生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保證你不用幾個禮拜就會覺得無聊,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 「你不需要退出職場,你只是需要一個假期,趕快買機票去某個小島度假一個禮拜,回到公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可以想像情緒價值是一個流動的能量,因此會有輸出與入侵的兩種作用,兩種作用力的互相的牽引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看似有形的能量流動,卻是無形的情感羈絆,要如何學會平衡相處與處理四面八方所襲來的情緒與自己內在小孩的溝通,是始終的課題。
Thumbnail
也許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但你真的學進去了嗎?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達成目標呢?真的有辦法運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嗎? 看到很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輸出」妙用,也讓我思考這樣真的可行嗎? 輸出能鞏固學習的知識、輸出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因為想要很好的輸出是需要「長期」花額外時間去練習
Thumbnail
想透過進階的學習策略進行自我提升的你,會從這篇文章中獲得寶貴的見解。 這種行動學習術可以解決你在吸收新知識時的注意力分散問題,並提升你的學習效率。 同時,這種學習策略也將引領你探索深層次的自我實現之路,並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節奏。 以下是我在用1.5倍速聽3分鐘內容後用Obsidian大
Thumbnail
本文為 vocus 創作者 Tera,參與「職場職涯創作」有獎徵文獲獎作品。 他從個人品牌角度的定義出發,分享打造要點與自身學習經驗,相信能為創作者帶來不少實際啟發與幫助,一起來閱讀!
Thumbnail
自我成長跟『輸出』,而非輸入量成正比。大部分人是輸入過剩,輸出不足,這是學習無成的最大原因。輸入跟輸出的時間佔比,應該是3:7。 樺澤紫苑:只有透過無止盡的輸入,累積形成多元而充滿自我風格的知性世界,才有辦法源源不絕的輸出。
Thumbnail
「比起昨天之前,今天的行為變得不一樣,這才叫自我成長。」~樺澤紫苑 書裡告訴我,我們不能重復做一樣的事情而不去檢討,更不能在檢討之後而不去行動。例如我們發現自己運動量不足,但始終沒有行動,那這發現一點意義也沒有。 如果,少了針對反思的實踐,那就無法自我成長。
Thumbnail
如果說水瓶鯨魚的《 原來, 我那麼喜歡你》讓我對「都市愛情的虛與實、性與愛」有不同的想法跟感受,那曹又方老師的《活出真情自我》是讓我對「關係與認識自我」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簡介 曹又方,本名曹履銘,有筆名蘇玄玄、金名、光虹等。1942年生於上海,1949年隨雙親赴台灣,在文壇上有「張愛玲第二」的封
Thumbnail
文 / Truetrue 先說重點:這五本書都是跟情商、人際相關的。 我會盡量把書中值得分享的乾貨+知識點寫出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可以想像情緒價值是一個流動的能量,因此會有輸出與入侵的兩種作用,兩種作用力的互相的牽引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看似有形的能量流動,卻是無形的情感羈絆,要如何學會平衡相處與處理四面八方所襲來的情緒與自己內在小孩的溝通,是始終的課題。
Thumbnail
也許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但你真的學進去了嗎?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達成目標呢?真的有辦法運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嗎? 看到很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輸出」妙用,也讓我思考這樣真的可行嗎? 輸出能鞏固學習的知識、輸出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因為想要很好的輸出是需要「長期」花額外時間去練習
Thumbnail
想透過進階的學習策略進行自我提升的你,會從這篇文章中獲得寶貴的見解。 這種行動學習術可以解決你在吸收新知識時的注意力分散問題,並提升你的學習效率。 同時,這種學習策略也將引領你探索深層次的自我實現之路,並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節奏。 以下是我在用1.5倍速聽3分鐘內容後用Obsidian大
Thumbnail
本文為 vocus 創作者 Tera,參與「職場職涯創作」有獎徵文獲獎作品。 他從個人品牌角度的定義出發,分享打造要點與自身學習經驗,相信能為創作者帶來不少實際啟發與幫助,一起來閱讀!
Thumbnail
自我成長跟『輸出』,而非輸入量成正比。大部分人是輸入過剩,輸出不足,這是學習無成的最大原因。輸入跟輸出的時間佔比,應該是3:7。 樺澤紫苑:只有透過無止盡的輸入,累積形成多元而充滿自我風格的知性世界,才有辦法源源不絕的輸出。
Thumbnail
「比起昨天之前,今天的行為變得不一樣,這才叫自我成長。」~樺澤紫苑 書裡告訴我,我們不能重復做一樣的事情而不去檢討,更不能在檢討之後而不去行動。例如我們發現自己運動量不足,但始終沒有行動,那這發現一點意義也沒有。 如果,少了針對反思的實踐,那就無法自我成長。
Thumbnail
如果說水瓶鯨魚的《 原來, 我那麼喜歡你》讓我對「都市愛情的虛與實、性與愛」有不同的想法跟感受,那曹又方老師的《活出真情自我》是讓我對「關係與認識自我」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簡介 曹又方,本名曹履銘,有筆名蘇玄玄、金名、光虹等。1942年生於上海,1949年隨雙親赴台灣,在文壇上有「張愛玲第二」的封
Thumbnail
文 / Truetrue 先說重點:這五本書都是跟情商、人際相關的。 我會盡量把書中值得分享的乾貨+知識點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