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走,也有人留。從高一認識到現在的J,就一直維持著這樣的模式跟我相處著。幾位高中認識的學長姐也是,不遠不近的距離,珍惜一年少數幾次相聚的時光。現在這個年紀,對於朋友來去已經看很淡了,從來沒有想過還會再認識新的朋友。認識新的人當然還是有可能的,畢竟只要外出就可能接觸到新的人事物。但認識新朋友,對我來說真的蠻難得的。因為新房子買在同一處,所以先成為網友。幾次愉快地聊天後,成了朋友。新厝邊很有趣,有太多跟我相似的想法。我們偶爾會詢問對方跟新家裝潢相關的問題,或是交流一下喜歡的餐廳。甚至在裝潢期間還會彼此提醒颱風來了要記得關門窗,搞得好像已經入住似的。完全就是守望相助的好夥伴啊!!!聽說「千金買房,萬金買鄰」,我一直有很深的體悟。除非你住在甚麼田中央或深山,那鄰居就沒這麼重要。要不然,一般人無論住別墅、透天還是社區大樓,總是比鄰而居的,鄰居的素質很重要啊!自己想當個好鄰居,也要看看對方是否跟你有相同想法。開開心心、辛辛苦苦買了房子,卻因為惡鄰居而萌生搬家的情況為數不少。我家就曾經遇過,因為鄰居實在太過無理,最後還是尋了一處新房子搬家了。(很有趣的是,惡鄰居通常都能在原地待很久。)而我這位新厝邊雖然不住我家隔壁,但同一個社區有這樣能夠相處愉快的住戶,還是很值得慶祝的。
這年紀交朋友已經不是很想遮醜,有甚麼缺點或是稜角都不會加以修飾,就是坦然地讓對方知道,若是彼此能接受就繼續往來,不能接受的話就不勉強了。年輕時多少會討好對方,希望得到對方更多喜愛。現在已經不這麼做了,雖然我還是很珍惜身邊的朋友,卻不再帶有一絲討好。不會因為對方興沖沖邀約續攤就答應,想結束約會就直接告訴對方想離開了。旅遊時寄明信片不是因為想收到對方回覆,只是想讓對方知道,我想和你分享這片風景。最近一位故友聯絡了我,說希望有空可以相約吃飯聊天。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會積極促成約會,即使這個約會帶給我壓力和焦慮,但因為對方邀約我就應該積極配合才不會讓他失望,我希望他因為我的配合而開心。現在的我會先評估自己身心狀況,若是沒有餘力社交,我會直接婉拒對方。我以為人年紀越大就能承受越多事情,但我好像年紀越大越不想忍耐。很多會讓心裡不舒服的事情,我都不想委屈了自己,不想自我消耗。你們也會這樣嗎?雖然我也知道人不可能事事順心意,但我就是會最大限度讓自己順心,避免自己落入凡事忍耐的情況。無疑的,我也是室內植物。(笑)
本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