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錢真的在對的年齡花對地方了嗎?
前言:保養品市場的「階級遊戲」
你是不是至今都還不知道怎麼挑選護膚品,雖然你可能有已經習慣用的品牌,但你總是有機會被其他吸引人的廣告給帶走,忠誠度始終沒有下限,其實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大環境的護膚品市場的「階級遊戲」現況
本篇的內容透過從價格選品,年齡選品,再到教會你如何從眾多的廣告訊息當中,去理解真正有用的護膚品必備條件,讓你提升購買判斷,也理解從產品研發端的視角,是如何製作出真正符合價格的商品,而不是品牌溢價
這篇文章將帶你揭開保養品市場的「等級秘密」,讓你學會:
✅ 不同年齡層該投資的保養品等級
✅ 如何辨別廣告真假,辨別真實有效的產品
✅ 為什麼「數據報告」比網紅推薦更重要?
再開始看前,一定要有耐心,因為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耐心閱讀也無法幫助日後在選品上有所提升認知,從研發者的角度去挑選出真正的好品牌與好產品,同時可以快速判斷這個新產品的真實性🥰
1. 保養品的「市場等級」劃分:從開架到頂奢,差在哪?
認真地看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錢花下去一切有價值❤️❤️❤️
(1) 開架級(NT$100-1,000)
適合:學生、預算有限、基礎保濕需求
- 優勢:價格親民,成分單純(如玻尿酸、甘油)。
- 劣勢:活性成分濃度低,滲透技術較弱,效果有限。
為了達到在這個年齡層段(多數為學生)的經濟考量,「最低有效濃度」就是開架最適合的護膚配方比例原則,標榜成分,但實際濃度不需要真正達到高效抗老效果
POV 因為你的膠原蛋白還在長......
常見陷阱:
例如宣稱「平價版SK-II」,但實際成分天差地遠,20歲以後膠原蛋白就開始流失,千萬不能再用這種宣稱型保養,而是要找專櫃以上的品牌
靠酒精、香料製造「瞬間吸收與緊緻」假象。(又或者大量矽靈、卡波姆在表面成膜,長期下來會阻礙真正活性成分吸收,讓肌膚陷入「越擦越渴」的惡性循環
POV 那種一擦就見效的商品我連碰都不會碰
(2) 專櫃級(NT$1,000-5,000)
適合:20-25歲以上(依照作息來判斷XD),開始抗初老、追求穩定膚況
你的膠原蛋白都已經開始流失了,要是選錯可能到了衰老年紀就發現回不去了>"<,只能尋求醫美用侵入式,風險更高
買專櫃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行銷成本是否包含「品牌溢價」,而判斷的方式有以下三點:
專櫃必須要有的三大條件:全成分分析、第三方數據報告、包覆體技術
🔷全成分分析:拿起你的手機拍攝想買的商品的全成分(通常都會貼在包裝上),挑選專櫃的重點在於看懂全成分表,越寫在前面的配方表示比例添加的越多(這是法規規定),可以透過手機搜尋cosDNA並將拍攝好的商品全成分表上傳網站


💡只要你願意花上1分鐘拍照查詢,你會發現你可以掌握的事情變更多了!從成分、特性有沒有符合自身所需,經常在用到的配方還會貼心的判斷消費者是否經常致粉刺或過度刺激,全部都看的到!
而安心度測試,有些產品安心度亮紅燈表示有危險性,但建議點入這項成分內看詳細說明會發現,只要濃度不超標,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所以建議大家查詢的時候,不要只是看到安心度亮紅燈就不購買,很有可能會錯失掉一個很好的產品體驗
🔷 第三方實驗測試與濃度數據相關報告:最好是用圖表加上數字化,一目瞭然
像我們家本身就是在做奈米技術的護膚品,因此測試奈米的大小就非常重要,以食用胜肽來說,可以透過質譜儀與電泳法等,來測試大小,現在中國大陸因為商品眾多,過多的資訊讓消費者更難挑選,也因此那些榜上有名的都是能夠提供這些專業數據的大企業

透過數據檢驗可以得出我們的大小平均分子量約在1000道爾頓左右
🔷 包覆體是一切抗老的根本:
很重要!!!要知道我們為什麼不會因為跳入泳池起來後吸收到全部泳池的水⁉️正是因為我們肌膚屏障本身就有防禦機制,而包覆體的發明就是讓肌膚誤以為是同類而開放通過
掌握市場上幾個特定專有名詞,微脂囊、Liposome、脂質體、微囊體、奈米包覆、緩釋,近期網紅Grace的A醇商品就是有添加微脂囊包覆,才能讓精華有效的使肌膚利用,這項技術就是開架與專櫃的分水嶺
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是否含有包覆體,可以詢問專櫃人員,要求他給出成分名稱,再透過搜尋引擎找尋關鍵字,確認實際功能
我很想向各位展示範例品牌,但涉及台灣衛生局的法令(好的跟不好的統一管理的方式就是全部都禁止,才能確保消費者不再受騙),建議大家挑選的時候,一定要問關於載體(包覆)技術方面的問題
緩釋的功用:相對的越高濃度的護膚配方,就需要透過緩釋的技術
❓相信許多人一定都聽過酸類造成臉過敏甚至毀容,絕多數都是因為濃度過高,但濃度過低就不具抗老效果,到底該怎麼辦?
這也就是緩釋技術的重要性,透過緩慢釋放精華就能確保肌膚不會一下受到太大刺激導致失衡,同時也能使精華利用率提升,加速抗老的效果,所以也記得要詢問服務人員是否含有緩釋
緩釋技術例如Sisley 的「夜間緩釋三重賦活因子」,標榜獨特技術,必須說這項技術真的有資格將產品價位拉高,因為同樣是台灣先進研發技術的我們,同時也做出這項技術,研發8年,耗資巨大
(3) 醫美級/高端機能型(NT$5,000-15,000+)
適合:30歲以上,有明顯老化問題(細紋、鬆弛)
部分專櫃標榜形象而非實力,高端與專櫃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前面敘述的三大項目(全成分分析、第三方數據報告、包覆體技術)都有包含在內
都會採用高濃度活性成分抗老(如1% A醇、20%維C)。幾乎都使用先進遞送技術(脂質體、奈米包裹),確保成分直達肌底。(唯有到達基底才能抗老,衛生局禁止這樣的宣稱是方便統一管理,並不代表高端護膚不具有這樣的實力)
(4) 頂級奢華級(NT$15,000+)
適合:追求極致護膚體驗的高端消費者
- 優勢:稀有成分(如幹細胞萃取、珍稀植萃)、客製化服務。
真相:
效果未必比醫美級更好,但包裝、儀式感滿分。適合預算無上限者,但CP值不一定最高。
2. 不同年齡層,保養品該怎麼選?
◼ 20歲以下:基礎清潔 + 保濕防曬
- 重點:預防痘痘、維持水油平衡。
- 推薦:開架級溫和胺基酸或胜肽系列潔面乳、玻尿酸精華、清爽防曬。
- 不必投資:抗老精華、頂級乳霜。
年輕肌膚膠原蛋白的再生速度大於流失速度,基本上只需要維持肌膚的防曬、乾淨清爽與不過度破壞即可,但隨著生活作息規律與外食習慣的文化,膠原蛋白流失的年紀比例有逐年下滑趨勢。
◼ 20-35歲:抗初老 + 抗氧化
- 重點:預防細紋、加強修護。
- 推薦:專櫃級維C精華、胜肽乳霜。
- 進階選擇:醫美級A醇(夜間抗皺)。
早C晚A的簡單保養,或部分採用先進技術製成的奈米產品(騙過肌膚進入深層),從濃度最低逐漸提高,依照肌膚狀況做調整(可依照肌膚細胞代謝週期),可延緩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
騙過肌膚進入深層非常重要!這是劃分高端與一般的重要分水嶺
◼ 35歲以上:深層抗老 + 細胞修護
- 重點:刺激膠原蛋白、改善鬆弛。
- 必備:醫美級生長因子精華、高濃度抗老成分(如補骨脂酚)。
- 陷阱:避免「瞬間拉提」產品(通常含膠質填補,無實際抗老效果)。
唯有進入肌膚深層才有抗老效果,因為表皮肌膚的水分也是會從深層取出(水通道蛋白AQP3),選購都要選擇能進入深層的產品,先進的技術如微脂體Liposome、微脂囊、奈米包覆或其他載體技術,能夠完全騙過肌膚進入的高端技術。
要知道護膚品的功能不能取代我們喝水所能提供給身體的水分,但卻能夠讓水維持在內更持久,護膚+養身,內外補充缺一不可
3. 如何識破保養品行銷話術?
珀莱雅,來自大陸第一名銷量的護膚品牌,之所以站穩第一除了行銷內容扎實,其實真正驅使人們願意購買的動力是他背後龐大的實驗團隊,用公信力與完善實驗化數據呈現,再次向世界證明,護膚品的市場,未來不再是行銷,而是科學數據
✖ 話術1:「一夜回春」、「3天見效」
- 真相:皮膚代謝週期至少28天,快速見效通常靠「成膜劑」製造假滑嫩。
✖ 話術2:「濃度越高越好」、「業界最高濃度」
- 真相:1% A醇已足夠抗老,10%可能爛臉!藍銅胜肽也是同樣道理,關鍵在「滲透率」,而非單純濃度。
✖ 話術3:「明星/網紅同款」
- 真相:明星的完美膚質可能靠醫美,而非那罐保養品。
✔ 該相信什麼?
- 第三方實驗報告(如期刊發表、臨床測試)。
- 成分表前5名是否為有效活性物?(可以上cosDNA網站拍照上傳快速查詢)
- 品牌是否公開技術細節(如包覆體、滲透率數據)。

實驗可以參考我們研發團隊的公開佐證方式:
保養品的滲透實驗通常都用螢光劑測試實驗
原文摘要出自NIH學術報告: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452309/
科學期刊引用3.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8493115302393
4. 結論:保養品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越適合越好」
- 20歲不必追求萬元面霜,做好清潔防曬更重要。
- 30歲後可投資醫美級抗老,但優先選「有數據背書」的產品。
- 頂級奢華品適合追求儀式感者,但效果未必勝過專業醫美品牌。
記住:
🔍 看懂成分表比跟風買更重要。
📊 數據報告比網紅推薦更可靠。
💡 把錢花在「真正有效的活性成分」上,而非華麗包裝!
希望這篇解析能幫助你避開行銷陷阱,聰明投資你的肌膚未來!
我們是MARINE C. , 一個專注在高端先進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已實驗數據與報告為證的護膚品牌,想知道更多實驗室裡面的秘辛,歡迎訂閱追蹤我們的方格子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