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機票怎麼那麼便宜?」
「你們行程排得好順喔,是怎麼安排的?」
「住的那家超美的!怎麼找到的?」
每次旅行回來,身邊總會被朋友一連串提問。於是,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分享我自己是如何一步步開始規劃一趟旅行,從無到有、從夢想到現實。這篇文章能提供給你一個可複製的邏輯與順序,讓你更有效率地開啟每一段旅程。
一、出發前,你得先想清楚這些事
自由行最難的,其實是「決定去」,接下來才是怎麼去。
1. 你有幾天假?想去哪裡?
行程長短會影響你能去的國家或城市範圍。比如:三天連假不太可能去歐洲,但可以飛沖繩或韓國釜山。若還沒確定地點,可以先翻翻自己的旅行願望清單,看看哪裡最近在心裡出現的頻率最高;如果地點早有定案,那就來回推時間看看能不能排假去成。
2. 跟誰去?風格怎麼走?
一個人的旅行你可以說走就走;但如果是兩人以上的同行,就請先「喬好人」!
是閨蜜閒晃、情侶放鬆、還是家族深度旅遊?不同人會有不同旅遊步調與期待,影響的不只是行程排法,還有住宿選擇、交通預算,甚至你整趟旅行的氛圍感。
3. 預算是多少?
你想豪華入住五星、還是走精省路線?
一趟自由行花費通常包含機票、住宿、交通、門票、美食、購物預留等六大類,先抓出一個總額,再細分每類花多少。這能幫助你在查機票或住宿時更快做出取捨。
▍規劃順序小提醒
我個人建議順序是:「先找旅伴 → 確定地點 → 選時間」
比起一直等朋友回你能不能去,不如先找有意願的人討論起來,比較容易敲定。
二、開始動手規劃旅程!
前面決定好基本條件後,就可以開始著手規劃囉!
1. 機票是關鍵
便宜的機票往往決定你能不能成行。
建議可提早4~6個月開始比價,使用 SkyScanner、Google Flights 等工具,同時設定價格提醒,搶早鳥或特價票才是精打細算的第一步。
2. 安排住宿的四大考量
選住宿除了「好看」與「便宜」,更重要的是:
- 交通是否方便?(離車站近,還是得轉公車?)
- 治安是否安全?
- 生活機能?(有便利商店、餐廳嗎?)
- 行程動線?(會不會住在景點相反方向)
3. 城市景點研究
可以先查:「城市名稱+推薦景點」、「必吃美食」、「在地小眾景點」
用 Google Maps 或自己的筆記本做標記,幫助之後串成動線。
4. 串連路線&交通安排
根據景點位置排出路線,搭配當地交通工具(JR、地鐵、一日券、自駕等),再思考是否需要提早買票或申請交通票券。
三、有捨才有得:學會割捨,是旅行的一部分
在自由行安排中,最難的往往是「選擇」。
有時行程會有時間衝突、有時兩個餐廳只能選一間吃,有時某景點太遠來不及去那也沒關係。不可能把一座城市一口氣全吃透,學會取捨,才能走得更輕鬆,也為下一趟旅行留下念想。
結語|旅行的起點,是給自己一個理由出發
自由行不是一天完成的,但它從來也沒你想得那麼難。只要釐清目標,按照順序慢慢規劃,你會發現,規劃的過程就像旅行的前菜,一樣令人興奮又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