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常問:「我沒賺錢,也要報稅嗎?」
沒錯,就算你在法國沒收入,有些情況下還是建議報稅。尤其是想繼續待在法國的你,更不能錯過這篇。
報稅其實不只是交錢這麼簡單,背後還牽涉到拿稅號(Numéro fiscal)、申請補助的資格、未來行政文件準備等等。
總之,報稅是你走入「法國生活正規賽」的重要門票。今天這篇,就來分享我自己的報稅經歷以及遇到的鳥事!
剛來法國,誰管報稅啊?
還記得剛來法國時,那真是一個心高氣傲的我。查了好多資料、準備了滿滿行李,對「初到法國必辦行政攻略」做足了功課,感覺自己已經萬事俱備。
結果人一落地就完全放飛自我,開啟享樂模式,逮到機會就安排行程、規劃旅行,把行政這件事拋到腦後。
直到某天手機跳出提醒,我才意識到——欸,回台灣的日子剩沒幾天耶?!
這才開始手忙腳亂地處理各種解約、退稅、關帳戶。相信很多留學生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回國前的一兩週進入行政爆炸期,焦頭爛額又欲哭無淚。
網路文章一堆,但「回國前清單」總是少一項
很多行前準備的文章寫得非常完整,但真正要離開法國時該做什麼、怎麼做、要不要提早處理,相關資訊其實相對少得多。
就拿我來說,當時辦完一連串離境手續,心想「總算搞定了吧!」回到台灣後才在某篇文章裡看到關鍵字:「報稅」。 我才一個激靈:「欸等等,我是不是沒報稅?!」
整個人瞬間從放假模式切換成「怎麼辦我會不會被記上黑名單,會不會要繳罰款」的驚慌狀態。雖然有點誇張,但真的會讓人感到焦慮。
所以誰需要報稅?
先別緊張,如果你只是來交換短短一學期,或唸完書就打算直接回台發展,那恭喜你—可以安心關掉這篇文章了。
但如果你:
- 打算長期待在法國
- 未來有機會長期生活在法國
那我誠心建議你,在還沒離開法國之前就先報好稅。真的會省掉很多麻煩,也替未來鋪一條更順的路。
法國報稅須知
為什麼要報稅
對於身處在法國的外國人來說,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拿到稅號(Numéro fiscal) ,有了稅號有時可以幫助在行政流程上更順辦理,有時也可以幫助你能夠享有社會補助。有些社會福利的申請資料就會要求繳交稅單,此舉是為了了解申請人過往的收入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誰需要報稅
首先必須要確定的是稅務居住地。根據法國稅務局的網頁:如果法國為主要居住地(一年中居住超過183天),稅務機關就會認定稅務住所位於法國。無論是在法國學習、打工、工作,達到這個條件就會被視為法國稅務居民。
如果你只是短期交換(例如不到六個月),基本上就不需要報稅
報稅金額
拿法國長期學生簽的同學們可以在法國每年工作964小時,因此也要注意所獲工資是達到繳稅標準。根據法國2024年的規定,當學生年度收入超過5 318 歐元需要申報,學徒合約會實習則為21,273 歐元需要申報。
報稅 = 繳稅嗎?
當然不是!這裡是法國稅務局提供的級距:
這裡舉個例子,對單身者來說
-年收入11 497 歐元,稅率為0%
-年收入介於11 498 歐元 至 29 315 歐元,稅率為 11 %
-年收入介於29 316 歐元 至 30 000 歐元,稅率為 30 %
也就是說單身者,年收入11 497 歐元以下就不會被徵稅啦,但還是要記得報稅喔。也因此其實大部分的外國學生,收到的稅單應該也都是不用納稅,而是顯示0歐元。如果身為學生,收到要納税的通知且金額異常的嚇人,別猶豫,趕緊向稅務局問清楚。
法國如何報稅
報稅方式分為線上和線下,但是第一次報稅,一定要線下。法國行政一直不斷地在優化,說不定某一天可以改成線上,期待期待。
線下部分,需要三樣材料:所得稅申報單(Formulaire Déclaration de revenus_官網下載)、房租合約、基本證件。
申報單並不難寫,需填寫基本資料、家庭狀況、收入、不動產等資料。簡單來說,把所得的金額和收到補助的金額都寫上去後,系統會自動扣除不用申報的金額,根據個人狀況進行減免。我申報的前一年沒做過實習或打工,所以就寫上了好多個0。
我的報稅經驗...
看到許多人文章分享都現場排隊臨櫃處理,體驗過的人就知道,如果沒有預約,有時等上一小時都是家常便飯,更別說如果法文說的不好,還會跟裡面的工作人員雞同鴨講,搞了半天,其實還要跑第二趟。
當初第一年回台灣,發現沒報稅後,心裡一直有個疙瘩在,總覺得像是沒做作業的小孩,挺心虛的。於是第二次到法國時,雖然已經過了當年報稅時間,我還是預約了去諮詢。殊不知,這才是進入法國行政迷宮的起點。
法國行政迷宮
到了現場,我解釋想要補報稅,但對方就開始問了一堆問題:
「你去年在台灣有收入嗎?」
「你去年在台灣有報稅嗎?」
聊了15 分鐘,問了一堆問題後,對方也無法當下給我一個果斷的oui或non,換來的只是他的疑惑。
我心想:不就是在台灣工作那段時間在台灣報稅,而我人在法國這段時間就是在法國報稅。沒想到對方叫我回去申請台灣的報稅資料並翻成法文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因為我一下子在台灣,一下子在法國,太難定論了。
總而言之,這次的結論就是沒有結果,其實就算在法國補報稅成功了,多數學生最後收到的都是「0歐元」的稅單,當時我只是需要一個稅號才去預約詢問。
沒想到只是為了辦稅號,居然還得辦理跨國文件認證。這已經不是語言好不好、法語能不能溝通的問題了,是整個邏輯都讓人精神錯亂,於是決定先把這件事放著。
重新嘗試報稅
於是又等到了隔年報稅時間五月份,懶人如我,不想去現場排隊,我就把上述的線下辦理資料印下來,簡單的三份文件,裝在一個信封袋裡。原本有想過要郵寄,但法國的掛號信實在是貴,想省錢的我就去了現場,打算直接投進他們的信箱。
沒想到抵達時間晚了,大樓都關門了,在附近繞了繞,想看看信箱是不是在外面,但找了一大圈都沒有找到,實在是不想白費這趟路錢,硬著頭皮問了經過的一位女士,雖然早已抱著收到『不知道』的心態,但還是問了問,看她會不會湊巧知道稅務局的郵箱在哪。
法國天使降臨
萬萬沒想到,這位女士剛好就是大樓的員工。她表示稅務局的郵箱是在大樓內的,所以關門後就沒辦法投遞,雖然不是稅務部門的,但如果我願意信任她的話,可以把文件給她,隔天她可以轉交文件。
我站在原地掙扎了三秒,最後決定相信她,,心裡一邊祈禱她不是詐騙。就這樣,我膽顫心驚的把文件交給了一個陌生人。
終於收到稅號,感動落淚!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天天擔心著文件會不會被弄丟,又或著是他們會跟我說缺件,甚至文件根本就沒有遞交出去。就這樣一直等到了七月。某天打開我的郵箱時,竟然看到了我的稅務局寄來的信。
打開那封信的瞬間,真的感動到快要流淚,因為這張稅單的左邊,印上了我夢寐以求的:Numéro fiscal(稅號)!有了這個稅號,未來就可以網路報稅,而現在大部分的公司也會把員工的薪資上報,也就是說,只要沒有其他的收入,稅務局會有薪資的資料,自動更新上去,再也不用去把工資單找出來,一個一個輸入了,報稅流程會變得簡單很多。
這就是我申請稅號的血淚史。
雖然現在寫成故事可以自嘲幾句,但我知道當時那種焦慮、緊張、無助的感覺是真的。
所以,就借著本人經驗,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像曾經被法國行政搞瘋的我。
如果你也正在面對法國行政的各種魔王關,不妨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