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替人數錢的過往|觀點小品 Ep.6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小時候多的是辦法逃避作業

每個禮拜都被老師寫聯絡簿說:又不交「週記」。

有趣的是每次家長簽名我都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不想寫啊,認真寫整頁就隨便評,人家半面你倒是洋洋灑灑的聊;安親班也是,但確實我的作業本不知什麼時候就消失了,老師也找不出來說:我找到以前你就先不用寫了。(爽)

想做的事不用鞭策我也會自己動起來,囉嗦二句就進冷卻甩態

自從高中畢業近 10 年,教改頻率還滿恐怖的,在我這個階段頂多是基測要改會考,現在則是學習歷程、特殊選才,外加雙語教學;欸不是,國家要是真想教出一堆奴工效勞,好歹給人顧顧肝的機會吧,幹什麼「吃乾抹淨」。

管那麼多,我就想休養生息,不把這些標準當回事的話就拿我沒轍了對吧

raw-image


...


教育?

太好了終於講到這題,說說這制度很值得詬病的地方。

raw-image


前陣子 (2023.09) 有新聞在抨擊現在的雙語政策四不像。

從前在「讀懂原文書有多浮誇」的原文、改作,都有提到學習門檻的問題:不外乎我們當前的母語就不是英文,加上台灣沒有那個語境的使用空間,最後我們的 conversation 就會 become 很 weird。

看著小學生 communication 簿上「math 習題 p.50」真的 unbelievable。

之前有門課對系上老師很不好意思,原先到期末有份論文報告,因為前面看同學都是全英文在走,我最後是直接揚長而去,爾後還是隔一整年才看到老師寄信問說:你真的不要成績了嗎;完全是落荒而逃,原先這個課之涼啊。

大人們很奇怪,重要的事情自己不學,什麼意思



值得煩躁的是:從制度就看的出來,社會結構很不把人的時間當一回事

放眼學生圈,不也是很多冗長無意義的會議進行著。

這種習慣其實已經把現在的大學生荼毒的很深,靜下來、慢下來就有一種無聲的壓力,好像有罪,要不斷 keep going,要做很多看起來是有產值的東西,體現出來就可能爭個 GPA、實習、開創個什麼幹部頭銜。

做一件事情裡面沒有「自己」,就只是為了聽到「好厲害」嗎

然後為了不讓過去白活,有很多人會基於「懂英文」的底去做選擇,可是這些時間他原本是不是還有其他發展的可能性;而且放在義務教育就表示,框架裡的所有努力都在追求「你應該」。

社會畸形的要求你做完人,習慣的你還會替他們想好理由,那不坑你坑誰呢


...


創作約定

用舊作改造迎接全年的豐盛吧

用舊作改造迎接全年的豐盛吧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

  • 追蹤我」或「加入沙龍」,即時收信閱讀出爐創作
  • 點「愛心」或下方「留言」,討論供應更多寫作靈感
  • 提供外部平台「內容轉載」,下方資訊欄來信再授權,引用內文請註明出處
avatar-img
23會員
325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你運氣之好,因為我不是什麼狹路小人,沒這麼無聊搞設局報復。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人生活前進不了是有原因的:長年為惡絕對是自願,從不存在不得已。
鍘刀鍘不在自己頭上,所以過一天算一天這種事,就從收入滲透到人際觀來了嗎。
如果收受別人的金錢支助,就要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著,是把家裡當公司嗎,有錢最大。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你運氣之好,因為我不是什麼狹路小人,沒這麼無聊搞設局報復。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人生活前進不了是有原因的:長年為惡絕對是自願,從不存在不得已。
鍘刀鍘不在自己頭上,所以過一天算一天這種事,就從收入滲透到人際觀來了嗎。
如果收受別人的金錢支助,就要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著,是把家裡當公司嗎,有錢最大。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其實這個問題時常發生,尤其身邊的人包含我自己都發生過幾次,但是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撇除對方刻意貼近的利用,若是我自己貼過去被利用,坦白說真是無言以對,因為說對方不是好像也不對吧?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百日百字計畫 #4 一百天一百字的紀錄,練習覺察的百日紀錄。
Thumbnail
從小就有翹課、遇事逃避的習慣,完成作業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一直到青少年期也成了習性的一部份。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待作業和功課的心境轉變,從避免到認真對待。通過個人成長的轉變,作者體悟到作業不再只是為了分數,而是人生的課題和成長的反映。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國中生和我一樣,對於高中的生活有許多的憧憬。不管是參加社團活動成為受人景仰的幹部;或是成為人氣王,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這些畫面肯定在不少人幻想的青春裡出現過。 然而,一旦真正踏入高中生活,就會發現現實與幻想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各種大小報告、段考接踵而來;更糟糕的是,不再有人無時無刻提醒你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其實這個問題時常發生,尤其身邊的人包含我自己都發生過幾次,但是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撇除對方刻意貼近的利用,若是我自己貼過去被利用,坦白說真是無言以對,因為說對方不是好像也不對吧?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百日百字計畫 #4 一百天一百字的紀錄,練習覺察的百日紀錄。
Thumbnail
從小就有翹課、遇事逃避的習慣,完成作業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一直到青少年期也成了習性的一部份。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待作業和功課的心境轉變,從避免到認真對待。通過個人成長的轉變,作者體悟到作業不再只是為了分數,而是人生的課題和成長的反映。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國中生和我一樣,對於高中的生活有許多的憧憬。不管是參加社團活動成為受人景仰的幹部;或是成為人氣王,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這些畫面肯定在不少人幻想的青春裡出現過。 然而,一旦真正踏入高中生活,就會發現現實與幻想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各種大小報告、段考接踵而來;更糟糕的是,不再有人無時無刻提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