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修正三業之行(象山慶25.7.19)
佛法存在每個人的佛性/心識中,所謂的法界/眾生心,心能生一切世出世間諸法,故以心為法界,法界能生諸如來相好身,此法界身入於一切衆生心想中。
多劫來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身心,或應於經常性的定靜、反觀中,發現並承認:「我可能錯了!」「我再也不輕信我的念頭與見聞!」「在是非/對錯之外,另有一片淨土,我將往生那裡,與佛相遇。 」那麼,何所謂修行?有人說,修行就是"修正"不如法的"行為"。這要有基本的定力與知見--在日常生活中淡定的觀察一切起滅的心念,言語,動作, 並對照於佛法的六度,四攝, 若有違背了解脫與利他的方向, 就隨即停止-修改-轉向,乃至於懺悔,發願之後,重新出發。這是一個認識個人業習 而除舊佈新的過程,一輩子無休止的反覆: 止-觀-修-決定, 以此累積足夠的福德與智慧, 一世又一世的投生於更適合修行的環境,跟隨更慈悲權巧的善知識, 繼續三大阿僧祇劫/52位階的精進,直到成佛。
對這樣的修行方式與進程,若無足夠的勇猛與把握, 又怕出世未成身先墮,畏難且怕死,那就承認自己是「懧弱怯劣,無有大心,非丈夫志幹」之人, 放下自力的矜持與辛苦, 轉向彌陀淨土法門,以信佛,願生,稱名為日常,成佛願力而生極樂吧。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