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位於東亞和東南亞之間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南海的海域面積有3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超過200個無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運輸航線外,南海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牽涉到許多周邊國家的利益。( 資料來源 : https://www.wikiwand.com/zh-tw/articles/%E5%8D%97%E6%B5%B7 )
以前的地理課本在國立編譯館出版的年代,中華民國法定疆域是秋海棠版的地圖,極南就是位於南海的曾母暗沙,而曾母暗沙則在馬來西亞的勢力範圍內。「暗沙」指的是在海平面以下覆蓋有碎屑沙粒的珊瑚礁體。
曾母暗沙的面積約2.12平方公里,距太平島750公里,其南方約4海里害有2個暗沙,分別是「八仙暗沙」與「立地暗沙」,而立地暗沙才是南沙群島的最南端。(頁34)如下圖 : 在南海東北方只有一個東沙環礁,西北方式海南島和西沙群島。11段
U型斷續的國界線內的島、沙洲、礁、暗沙和灘則共同構成了和稱為南沙的群島,被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尼以及越南所環伺。

( 圖片來源 :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6/07/15/phpPn3vww.jpg )
承上圖,合理的問題就產生了 ~ 到底為什麼我國的南疆是他國的門口 ?( 頁31 )本書從歷史爬梳了問題的根源以及法律依據,而現實則是地緣政治角力的結果,但持續改變中。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正式提出「南海的仲裁」要求。
2016年7月12日北京時間下午5時,仲裁庭通過常設仲裁法院公佈仲裁結果。仲裁庭認定,中國對九段線範圍內的資源擁有「歷史性權利」的主張,並無法律基礎,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此外,仲裁庭亦裁定中方在禮樂灘採集資源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中方對南沙群島的珊瑚礁生態系統構成永久而不可挽回的傷害,而中方漁民在南海採取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的方式,大規模撈捕瀕危的海龜、珊瑚等,中方皆明知卻沒有履行停止這類行為的責任,仲裁庭也認定包括由中華民國實際控制的、南沙群島自然面積最大的太平島在內的所有南沙群島的海上地物最多只是礁而非島,亦即其自然條件不足以支撐及維持常住人口,最多只能產生領海、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天然狀態下的黃岩島、美濟礁、仁愛礁和渚碧礁只是低潮高地,不能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界定大陸架,中國大陸在低潮高地建造人工島的行為被認為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權利。
2016年2月17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在回應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呼籲時表示,尊重也同意南海主權聲索方和平解決爭端,也支持各方經由公正、透明及對等原則下循協商或法律途徑解決分歧,但對於菲律賓提出的南中國海仲裁案,基於中華民國未被邀請加入仲裁程序、仲裁法庭也沒有徵詢中華民國的意見,在被排斥於仲裁案以外的情形下,政府「不能接受仲裁庭判決」。
2016年5月13日,外交部表示曾邀菲律賓及臨時仲裁庭派人實地參訪太平島,可是仲裁庭遲未正面回應,菲律賓則已回函拒絕邀請,還刻意重申太平島是「岩礁」非「島」。對於2016年7月12日的仲裁結果,總統府在結果出爐之後發表新聞稿,表示中華民國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並強調「絕不接受,對中華民國不具法律約束力」。國際法庭的仲裁結果對中華民國充滿歧視和不尊重,不僅不接受中華民國的說法,還以中國台灣當局稱呼,傷害了中華民國的主權以及經濟漁權。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李大維強調,政府絕不接受仲裁本文以「中國台灣當局」稱呼中華民國。
仲裁結論中,全面否定包括南沙群島面積最大的天然島嶼太平島(0.51平方公里)在內的所謂島礁為島的說法,這在台灣招致了極大的非議。
( 資料來源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B5%B7%E4%BB%B2%E8%A3%81%E6%A1%88 )
我記得那時候,南海議題吵得沸沸揚揚,而被仲裁為「太平礁」的太平島於是成了網路熱搜。
太平島可不是菲律賓所主張的那樣 ~ 太平島沒有淡水、也沒有可供農耕的土壤,食物飲水都從外地運來,人類無法在島上生活,因此太平島只是一個岩礁( rock ),不是島嶼( island ),故而無權主張大於12海裡的海洋區域權利。( 頁240 )
太平島是個「有天然淡水以及可栽種土壤的島嶼」,椰子、瓠瓜、苦瓜、南瓜、絲瓜與韭菜等,都是太平島栽種的蔬果。太平島上的主權象徵除了南沙郵政代辦所之外,還有國際的認定上具有人民在此生活意涵的廟宇( 觀音堂 )。
中華民國的最南端燈塔,於2015年9月從鵝鑾鼻燈塔向南延伸到太平島燈塔,其「公稱光程」為10海里,可以照射到7海浬外的敦謙沙洲,從此與越南的燈火較勁於海域夜空之中。
南海,很難吧 ! 難就難在地緣政治的激烈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