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洲美國小, 1966-2013|台北北投|因北士科而廢校|即將重生的小學校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今年(2025)六月,北市蔣市長宣佈成立洲美國小籌備處,委由北投國小籌辦,並公佈籌備處主任甄選事項,讓這所已經消失在北士科基地下12年的國小,又萌芽重生。

洲美,是洲尾美名而來,一如內湖的潭美,是外雙溪匯入基隆河凹岸處沙洲堆積的土地,學校正位於此處,原址是185號。

檢定地圖,原址旁還有座高爾夫球場,因為是沙洲地,地勢低窪,即使到拍照時的2005年,這邊還是低矮民居,荒地甚多,所以學校的娃也不甚多,廢校前102學年有58人。

當年台北市啟動北投士林科學園區計畫,以承德路為軸,分東西兩區,西區的洲美國小也認列廢校,學生安置到文昌、文林國小。學校廢去後,政府填平了地基,現在學校附近也興建了一批高樓層的洲美國宅。

學校原址在現今福國高架旁,尋訪幾次,地貌改變也找不到真正的原址了。

raw-image

2005年拍的這校門,純白雙進三柱,左雙柱以花朵為意象,像是百合承天;右柱接牆,有風琴折門。校名全銜嵌於高柱上。

附近有一家屈原廟,是士林地區端午節的龍舟活動中心,這應該也是全台唯一供奉屈原信仰的廟宇。

乘著AI的大浪,這邊往後應該會聚集高科技人才,未來可為新興的社區寵地,瞧週邊房價已近80萬每坪,難以想像當初所見的景象。

@台北,北投,洲美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8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月眉,名字挺美的。全國有五所月眉小,分別在基隆、台中后里、嘉義新港、台東關山和花蓮壽豐。 基隆月眉在2021年吹熄燈,當年含畢業生仍有45娃,市府依據不知道怎樣訂定標準的50人以下,就在當年2月草草通過廢校,並將33名娃分送附近的中興、東光、信義三小安置。 是啦,距離這些學校不遠,距中興0.8k
Thumbnail
2025/08/02
月眉,名字挺美的。全國有五所月眉小,分別在基隆、台中后里、嘉義新港、台東關山和花蓮壽豐。 基隆月眉在2021年吹熄燈,當年含畢業生仍有45娃,市府依據不知道怎樣訂定標準的50人以下,就在當年2月草草通過廢校,並將33名娃分送附近的中興、東光、信義三小安置。 是啦,距離這些學校不遠,距中興0.8k
Thumbnail
2025/08/02
想都沒想,來這學校是因為要去隔一條街的石頭火鍋店,更可笑的是,這是歸仁耶,這可是台南耶,某孩卻是帶我來吃嘉義石頭火鍋! 我說,咱想吃的是牛肉鍋,你這是哪種操作?某孩說,我來過,不想讓你沒吃到,所以...... 我還是來了,一路從永康殺過來,就先到文化國小瞧瞧。 有著牌樓立面的的三進們,貼上
Thumbnail
2025/08/02
想都沒想,來這學校是因為要去隔一條街的石頭火鍋店,更可笑的是,這是歸仁耶,這可是台南耶,某孩卻是帶我來吃嘉義石頭火鍋! 我說,咱想吃的是牛肉鍋,你這是哪種操作?某孩說,我來過,不想讓你沒吃到,所以...... 我還是來了,一路從永康殺過來,就先到文化國小瞧瞧。 有著牌樓立面的的三進們,貼上
Thumbnail
2025/07/31
我是趕在廢校前特地到訪。 學校在1994年降格為龍崎國小分校,2023年,雖然家長、小娃們都反對,市府仍要求當時仍在學的16位小娃回本校上學,果然,隔年就宣佈廢校,建校百餘年的龍船國小走入歷史。 學校曾經因為竹編產業有過上千小娃,一如許多山區學校,都是因為產業沒落、居民外移而走上廢校命運。 學
Thumbnail
2025/07/31
我是趕在廢校前特地到訪。 學校在1994年降格為龍崎國小分校,2023年,雖然家長、小娃們都反對,市府仍要求當時仍在學的16位小娃回本校上學,果然,隔年就宣佈廢校,建校百餘年的龍船國小走入歷史。 學校曾經因為竹編產業有過上千小娃,一如許多山區學校,都是因為產業沒落、居民外移而走上廢校命運。 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內湖區「湖」字輩大校,也是趕在內湖人口大潮的80年代後出現的新學校,目前有千五百娃,54班,校地面積2.5公頃。 學校位在東湖地區的商業中心,旁邊是哈拉影城,內湖僅有的一家綜合商城電影院,另一邊緊靠著捷運東湖站,斜對面是東湖路,整個街廓雖然繁亂,但是街屋密集。 南湖國小 . 門口的路是康寧路
Thumbnail
內湖區「湖」字輩大校,也是趕在內湖人口大潮的80年代後出現的新學校,目前有千五百娃,54班,校地面積2.5公頃。 學校位在東湖地區的商業中心,旁邊是哈拉影城,內湖僅有的一家綜合商城電影院,另一邊緊靠著捷運東湖站,斜對面是東湖路,整個街廓雖然繁亂,但是街屋密集。 南湖國小 . 門口的路是康寧路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西湖國小位於環山路,鄰西湖國中一個巷道,校地2公頃,但目前學生只有5百位,每生用地相當寬廣。 校門短牆雙矮柱配警衛室二進門,入門後就是教學大樓,再後邊則是操場,校舍左側也有教室和活動中心,並設有泳池。 學校後邊是內湖路285巷,這巷子從南側內湖路口開始左側分別是捷運大樓、西湖國小、西湖國中,接北
Thumbnail
西湖國小位於環山路,鄰西湖國中一個巷道,校地2公頃,但目前學生只有5百位,每生用地相當寬廣。 校門短牆雙矮柱配警衛室二進門,入門後就是教學大樓,再後邊則是操場,校舍左側也有教室和活動中心,並設有泳池。 學校後邊是內湖路285巷,這巷子從南側內湖路口開始左側分別是捷運大樓、西湖國小、西湖國中,接北
Thumbnail
作為天龍國人口外溢區,新店土地面積大、人口也多,一共有14所公立和1所高收費的私小,北新小是其中班級、學生數最大的,80多班超過2千娃口,娃口昌盛;2.5公頃數字看起來大,其實配合這樣的娃口,算是擁擠。 另外一所也是同等級規模的是安坑小,不過安坑地區不意外,這區是近年新開發,外來移民眾多,在新店老
Thumbnail
作為天龍國人口外溢區,新店土地面積大、人口也多,一共有14所公立和1所高收費的私小,北新小是其中班級、學生數最大的,80多班超過2千娃口,娃口昌盛;2.5公頃數字看起來大,其實配合這樣的娃口,算是擁擠。 另外一所也是同等級規模的是安坑小,不過安坑地區不意外,這區是近年新開發,外來移民眾多,在新店老
Thumbnail
雖然處在北投區邊緣的山腳下,學校規模卻是非常的大,近千四的娃,59班,在北投諸小中排行老三,但校地只有1.7公頃多,有點擁擠,不過這又比老二的文化國小好多了,文小只有1公頃大啊。.根據校史記載,成立初只是北投公學校分離教室,設址靈山宮,這和台灣許多小學的起源類似--先成立、設校再建築校舍,校舍未成之
Thumbnail
雖然處在北投區邊緣的山腳下,學校規模卻是非常的大,近千四的娃,59班,在北投諸小中排行老三,但校地只有1.7公頃多,有點擁擠,不過這又比老二的文化國小好多了,文小只有1公頃大啊。.根據校史記載,成立初只是北投公學校分離教室,設址靈山宮,這和台灣許多小學的起源類似--先成立、設校再建築校舍,校舍未成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