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龍船國小, 1918-2024|台南龍崎|廢校|竹編產業沒落而廢校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是趕在廢校前特地到訪。

學校在1994年降格為龍崎國小分校,2023年,雖然家長、小娃們都反對,市府仍要求當時仍在學的16位小娃回本校上學,果然,隔年就宣佈廢校,建校百餘年的龍船國小走入歷史。

學校曾經因為竹編產業有過上千小娃,一如許多山區學校,都是因為產業沒落、居民外移而走上廢校命運。

學校位在182縣道(南屏路)邊山坡上,這邊風光秀麗、交通方便,南182縣道從安平區出台南東向,一路可達內門接台3入旗山,許是如此方便,也讓這邊人口迅速的外移而造成如今此景。


校地面積挺大,目測約有1.2公頃,校門樸素二柱二進,地勢居高,路邊駁崁上圍牆上有連串的竹林寫意壁畫,到校門附近乃有龍船塗飾。

raw-image
龍船地名取地形來,附近山形環繞,狀似大船,先民(客家人)來墾居其中,乃取龍船窩為名,客語「窩」者,盆地意思;附近有崎頂庄,龍崎區就是取這兩大村落字首而來。
校園井然,入內後兩棟校舍,附有風雨球場,左,有操場,四周都是綠蔭無限。
難以想像,學校在1960年代,還曾設有兩所分校,石嘈(1960-1995)和大坪(1962-2001),不過先後裁撤廢校。

@台南龍崎,龍船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6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0
學校的這個門位在集集大眾爺廟對面,一棵超大的樟木在門前攬著青天。 其實轉個彎,在初中一街上還有個校門,更是壯觀開拓,應該就是目前的大門。 不過我喜歡這個門,因為一入門就迎來一大片的草坪,而且,這個方向瞧過去,集集大山就巍然矗立在校舍屋頂上,與校舍黑瓦層迭而上,甚是漂亮。 校地2.6
Thumbnail
2025/07/20
學校的這個門位在集集大眾爺廟對面,一棵超大的樟木在門前攬著青天。 其實轉個彎,在初中一街上還有個校門,更是壯觀開拓,應該就是目前的大門。 不過我喜歡這個門,因為一入門就迎來一大片的草坪,而且,這個方向瞧過去,集集大山就巍然矗立在校舍屋頂上,與校舍黑瓦層迭而上,甚是漂亮。 校地2.6
Thumbnail
2025/07/07
離開斗六工業區的千層蛋糕工廠後,走213縣道往東和村,目的是東和國小以及對面的舊東和派出所日式建築。 這日式建築只有單棟,是1929年建築的「溪邊厝警察官吏派出所」,正廳是辦公廳,左右是所長和職員宿舍。 原以近乎頃圮,2019年政府開始翻新,2022年給怪獸文創公司經營至今。內邊保有廳舍原貌,里
Thumbnail
2025/07/07
離開斗六工業區的千層蛋糕工廠後,走213縣道往東和村,目的是東和國小以及對面的舊東和派出所日式建築。 這日式建築只有單棟,是1929年建築的「溪邊厝警察官吏派出所」,正廳是辦公廳,左右是所長和職員宿舍。 原以近乎頃圮,2019年政府開始翻新,2022年給怪獸文創公司經營至今。內邊保有廳舍原貌,里
Thumbnail
2025/07/03
拜訪華南國小不是為了古坑的咖啡(拜訪咖啡是去#659的華山國小),完全是衝著手上的一份名單而來,這名單就是教育部在2009年評選出的「十大經典特色國民中小學」。 根據官方說法,這些學校是以「活化教室」、「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等指標所評選,獲選的學校在雲林縣境內就有華南和成功二所。 是
Thumbnail
2025/07/03
拜訪華南國小不是為了古坑的咖啡(拜訪咖啡是去#659的華山國小),完全是衝著手上的一份名單而來,這名單就是教育部在2009年評選出的「十大經典特色國民中小學」。 根據官方說法,這些學校是以「活化教室」、「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等指標所評選,獲選的學校在雲林縣境內就有華南和成功二所。 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學校在濱海公路台15線旁,對面是這兩年赫赫有名,且議題躍上2021年第20號公投案的大潭電廠和藻礁保護區。 學校其實沒有緊貼大馬路,是一條十餘公尺的巷子上坡後才看到真正校門,不過在北上同邊側牆上有標示學校名銜。巷子一邊是牆,一邊則是竹子。 上坡後,大門呈現「ㄇ字」狀,四柱三進,大門配兩小門的
Thumbnail
學校在濱海公路台15線旁,對面是這兩年赫赫有名,且議題躍上2021年第20號公投案的大潭電廠和藻礁保護區。 學校其實沒有緊貼大馬路,是一條十餘公尺的巷子上坡後才看到真正校門,不過在北上同邊側牆上有標示學校名銜。巷子一邊是牆,一邊則是竹子。 上坡後,大門呈現「ㄇ字」狀,四柱三進,大門配兩小門的
Thumbnail
因為附近龍潭國小飽和的娃,設定的龍字新學校。不過,不知道怎樣,看到學校門口四個字,就想到九品芝麻官..... 學校挺大有2.2公頃,而且娃口和班級數也是龍潭第一,達到一千一百娃之多,根據資料,龍潭就只有這校達到一千人。 校門呈現客家伙房的門面,以紅磚為意念,伙房屋造型的紅磚黑瓦在兩旁引導直入
Thumbnail
因為附近龍潭國小飽和的娃,設定的龍字新學校。不過,不知道怎樣,看到學校門口四個字,就想到九品芝麻官..... 學校挺大有2.2公頃,而且娃口和班級數也是龍潭第一,達到一千一百娃之多,根據資料,龍潭就只有這校達到一千人。 校門呈現客家伙房的門面,以紅磚為意念,伙房屋造型的紅磚黑瓦在兩旁引導直入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2024.03.14 苗栗縣政府 三義鄉鯉魚國小校舍老舊,為「老揹少」的建築結構,安全性急需改善,苗栗縣政府以9275萬元執行老舊校舍改建工程,3月14日苗栗縣長鍾東錦持鏟動土並焚香祝禱工程順利,全案預計114年11月底完工,將為全校師生打造安全優質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在舒適空間快樂學習、成長。
Thumbnail
2024.03.14 苗栗縣政府 三義鄉鯉魚國小校舍老舊,為「老揹少」的建築結構,安全性急需改善,苗栗縣政府以9275萬元執行老舊校舍改建工程,3月14日苗栗縣長鍾東錦持鏟動土並焚香祝禱工程順利,全案預計114年11月底完工,將為全校師生打造安全優質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在舒適空間快樂學習、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